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玉石傳說:人養玉玉養人

 新浪收藏

冰種飄花帶紫佛牌(對)冰種飄花帶紫佛牌(對)人生(參)如意人生(參)如意
引語
何為玉? 石之美者即為玉。 何為美? 心有所儀即是美。 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玉的解釋是:“玉,石之美者。”這一解釋從物質上(石)和藝術上(美)兩個方面科學地闡述了“玉”字的概念。 在寶石學概念中這樣描述:天然玉石指由自然界產出的,具有美觀、耐久、稀少性和工藝價值的礦物集合體,少數為非晶質體。 具體品種主要根據構成礦物集合體的主要礦物成分來劃分,也有一些根據產地和傳統的名稱來命名。 故“玉”與“石”,切不可分開來討論。 玉石包括了翡翠、軟玉、岫玉、孔雀石、青金石、瑪瑙等等。 其中,國際上公認的最為珍貴的玉石品種是翡翠和軟玉。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說的“玉”,指的是在玉石行業根據商業習慣所分類的高檔玉石即翡翠和軟玉(和田玉)。
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人養玉,玉養人”的說法,傳聞中所說的寶玉石本身散發的能量對人身體影響很大,然而事實上這種觀點尚無確鑿的科學依據。 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以生活中常見的翡翠進行簡單地探討。
首先我們看一下翡翠的礦物組成。 翡翠是以硬玉為主的由多種細小礦物組成的礦物集合體。 主要組成礦物是硬玉,次要礦物有綠輝石、鈉鉻輝石、鈉長石、角閃石、透閃石、透輝石、霓石等。 一般來說,組成翡翠的礦物成分極為複雜,但無色翡翠的礦物成分硬玉含量在90%以上。實驗室研究表明硬玉是一個低溫高壓礦物,在200-300℃,約10000個大氣壓下形成硬玉。 硬玉是一種他色礦物,也就是說純淨的硬玉是無色的。 那麼翡翠的顏色又是哪裡來的呢? 這是因為硬玉礦物中的Al3+、Cr3+、Na+、Fe2+、Fe3+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類質同像替代,但這種替代是有限的,否則將破壞硬玉的晶體結構。 研究表明翡翠中的綠色和Cr3+、Fe2+有關,硬玉在常溫常壓下是一個穩定的礦物相,在常溫常壓下不會發生礦物相的轉變。 其次,我們看看翡翠的結構,翡翠的結構比較複雜,常見的有纖維交織結構、粒狀纖維交織結構、斑狀變晶結構等等。種質好的翡翠一般是纖維交織結構和細粒狀結構;種質差的翡翠一般是中粒變晶結構,或者粗粒狀變晶結構。 翡翠的結構決定了翡翠的質地、透明度和光澤。 一般來講,礦物顆粒粗,翡翠質地就粗糙鬆散,透明度和光澤也差;相反,礦物顆粒細者,則翡翠質地細膩緻密,透明度好,光澤也強。 纖維交織結構者韌性好,而粒狀結構者韌性差。 三是翡翠的形成及保存條件,一般認為翡翠礦床形成於低溫高壓環境中。 緬甸翡翠礦床的形成和它所處的特殊地質構造環境有關,翡翠礦床形成以後就經歷漫長的風化過程,並且都是在潮濕的環境下保存。 翡翠是玉石,同種礦物顆粒之間,不同種礦物顆粒之間都有非常發育的程度不等的裂隙,這種裂隙體系中保存有一定量的吸附水,這種水的存在和變化會引起一些翡翠種水的變化。 從以上幾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翡翠的種水、顏色與其自生的成礦作用密切相關,且此類礦物集合體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日常佩戴中並不宜與人體發生物質交換,也就是說對於民間流傳的說法,如玉石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鋅、鎂、鐵、銅、硒、鉻、錳、鈷等,佩戴玉石可使微量元素被人體皮膚吸收,活化細胞組織,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或者又有人說,翡翠含有三氧化二鉻,對身體並非有益,甚至可能致癌等等諸如此類的說法並不科學。 雖然翡翠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氧化鈉、氧化鋁和氧化矽,還有鉻、鐵等其他微量元素,但這些元素不會被人吸收。 翡翠的確含有三氧化二鉻,但三氧化二鉻結合在晶體之中,結構穩定,是不會跑出來對身體產生影響的。 同理,由於經常佩戴使翡翠變得更加通透甚至“長出綠”來的說法也是不成立的。
那麼“人養玉、玉養人”的說法就不成立了麼? 曾經有專家舉例,說古人身上係了一塊玉佩,對自己的走姿就有要求了,像撒腿狂跑、搖搖晃晃等動作就不合適;而且玉佩和其他飾物碰撞產生悅耳的叮噹聲,很優雅,這樣一來潛移默化地對人的儀態姿勢都有了提高。 因此,個人覺得我們所謂的“玉養人”,其實主要指的是養心、養德。
我國擁有著幾千年的玉文化,早在原始社會,玉石因為其純潔性,常常用來敬天;到了夏商周開始成為王權的象徵,直到被青銅鼎替代以後,玉石文化開始進入精神層面,但也是王公貴族的專利。 一般認為唐宋時期玉才開始流入民間,從清朝中期開始,翡翠開始受到大眾喜愛。
“謙謙君子,比德於玉”,千百年來一直成為文人雅士潔身自好的追求。 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被賦予了吉祥如意、祈福驅邪、幸福長壽,並帶來福祉等多重美好的寓意。 再者,由於玉器不朽,雖經雕琢、打磨、入土、受沁、改制、盤養等歲月的磨練,仍能保持其溫潤堅實的質地,發散它永恆的光輝,故而古人喜歡把這種溫潤堅實的玉石比作君子而崇拜。 古人佩玉,是在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做人要注重道德,講究情操。 現代人擁有並佩戴美玉更多地被視為一種文化,一種時尚,一種生活態度,一種高貴的情操。 玉滿足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寄託著對自然的嚮往。 佩玉能夠潛移默化地,修身養性,可求得心靈深處的寄託和人格上的嚮往與滿足。
所以“人養玉、玉養人”更多的是說人佩以玉,玉養之人,玉養之德;心中有玉,身上無玉,以玉養心,淡然知足。
(作者係貴州省黃金珠寶檢測中心工程師)
鏈接
翡翠的興起
和田玉作為本土玉的代表,在中國流行了近五千年,到了明晚期,翡翠進入+中國。 當初,它只不過是被認為是一種有顏色的石頭,只在雲南民間流傳,雲南人發現了這種石頭,並按雲南人的風俗習慣將其製作成帽花、珠子、鈕扣、小孩的咬牙棒以及手鐲在民間出售。 直到清廷派採辦太監到騰沖,將這種溫潤而具九種色彩(紅、橙、黃、綠、青、蘭、紫、黑、白)的美玉進奉到朝廷宮用開始,加上慈禧太后對翡翠喜愛有加,大力推崇,於是從皇家到一般官員甚而富有人家都一改往日崇尚白玉的風尚,使得翡翠一時間在全國走紅,身價馬上幾倍、幾十倍、幾百倍地上升,直至今日,翡翠真正成了瘋狂的石頭。
來源:多彩貴州網-貴州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