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詩丹頓:腕上藝術的瑰寶
撰文:朱倩圖片提供:香港蘇富比中國嘉德北京保利香港佳士得 鐘錶拍賣專場上,功能複雜的機械表總是外形嚴肅,讓人倍感冰冷,偶爾出現的造型出眾,引人青睞的江詩丹頓表,總是能在瞬間抓住人們最驚於新奇的心理,成為拍場上的點睛之作,亦創下專場中的最高價。
享悠遠之傳統
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鐘錶製造廠,它成立於1755年,總部設置在日內瓦,兩百多年來一直傳承著瑞士最精湛的製表技藝,從未間斷過生產,為世界各地輸送了不勝枚舉的腕上精品。
自創立以來,江詩丹頓就因其精美絕倫的表形修飾一直在製表界獨領風騷,其對工藝的追求鍥而不捨。 從1840年始,江詩丹頓將每隻手錶的生產圖紙、記錄、銷售日期以及機芯錶殼編號等資料都完整無缺地保留在公司的檔案櫃中,做到精細有序。
江詩丹頓用“最小批量,最優質量,最高賣價”的經營戰略打造出一個聞名遐邇的鐘錶王朝。 而“創意”正是這個王朝一直保有的內在價值和指導多項活動的原則。 在江詩丹頓,每個階段的工作都高度崇尚創意表現。 就生產層面而言,創意理念使江詩丹頓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從而製造出高度複雜的腕錶機芯,創意理念也激發出美學設計上的前瞻性風格,在江詩丹頓風格多變的腕錶已有2000多種記載,在內外兼修的同時,更精益求精。
1755年,在經歷了10年的鐘錶學徒生涯後,創始人Jean-Marc Vacheron成立了第一家工作室(Cabinotier workshop),這一率先的舉動,成就了江詩丹頓最初的雛形。 當時的歐洲正值動盪時期,Jean-Marc Vacheron在工作室裡招收新人,培育出一批鐘錶能將,人們稱呼他為“閣樓工匠”,但是極劇變動的資產階級革命(尤其是1789年到1799年的法國大革命),使得大量的法國貴族客戶流失,工作室經營面臨巨大壓力。 1803年Jean-Marc Vacheron去世,他的二兒子Abraham Vacheron成為他的接任者,Abraham Vacheron的潛心經營將工作室慢慢擴大。 經 濟開始好轉,工作室逐步與寶璣(Breguet)、利賓娜(Lepine)等公司合作,1814年,Abraham Vacheron之子Jaques-Barthelemy Vacheron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面對公司日益繁忙的管理業務和海外推銷的雙重壓力,1819年,他成功引進了資歷豐厚的商人Francois Constantin成為其合作夥伴。 Francois Constantin的出現成功為江詩丹頓打開了廣闊的世界市場,在公司裡Francois Constantin主要負責銷售,他為江詩丹頓創作了“悉力以赴,精益求精”的品牌座右銘,至今沿用。 Francois Constantin自信樂觀,他為公司構建了一個大規模的銷售網絡,並且將江詩丹頓打造成第一個走出日內瓦的手錶品牌,其卓越的市場銷售能力,受到公司 內外的一致褒獎,而Francois Constantin的名字也進入到手錶的品牌中,錶廠正式更名為Vacheron Constantin,即我們現在所稱的“江詩丹頓”。
在江詩丹頓還有一位傑出的人物Georges-Auguste Leschot,它才華橫溢,於1938年加入江詩丹頓,成為技術總監,帶來了精良的技藝和改寫整個鐘錶界歷史的非凡才智。 Georges-Auguste Leschot是機械方面的天才,豐富的想像力加上過人的遠見,讓他不斷設計出極富靈感和精準高效的機器配件。 首 部可以重複大量生產多種鐘錶零件的儀器—Pantograph就是他的作品,而這一作品為當時整個瑞士的製表工業帶來了突破性的變革,在他加入江詩丹頓的 短短兩年間,他便為江詩丹頓發明和製造了多種能自動生產鐘錶配件的機器,而機器的成品精確度也極高,突破之前所有的生產商。 憑藉這些機器,Georges-Auguste Leschot獲得了由The Societédes Arts辦法的工業重要發明大獎,也再次讓江詩丹頓登上鐘錶第一的寶座,它成為了第一間擁有機械生產配件技術的鐘錶製作廠。 這種絕對的優勢,後機器生產帶來的成本降低,給江詩丹頓的市場帶來捷報,一度成功超越其他的鐘錶品牌。 到如今,江詩丹頓在經歷了幾代繼承人的延續,生產出了不少高貴典雅的腕錶和功能出色的懷錶。
聚奢鑽之光芒
江 詩丹頓擁有七大鐘錶系列,分別是:Patrimony、Malte、Royal Eagle、Overseas、1972、Egérie和Kalla系列,每一個系列都擁有獨特的風格和外形,從奢華高貴的鑽石腕錶到優雅精簡的日常款 式,無不彰顯著江詩丹頓的迷人外質,是瑞士高級鐘錶的藝術瑰寶。
Klla系列中的鑽石腕錶是江詩丹頓的頂級力作,將鐘錶的精緻與鑽石的奢華一併綻放,這種高貴和精細是世間萬物都不及的。 江詩丹頓的品牌標誌—“馬耳他十字”,亦是合成鑽石在短波上折射出來的光芒形狀,它不僅代表了早期手工製表時代用來調整髮條鬆緊的精密齒輪,更代表了江詩丹頓非凡的鐘錶技藝和悠久的手工製表傳統。
20世紀80年代,為了慶祝英國王妃戴安娜與查爾斯王子的婚禮,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亞邁尼酋長特地向江詩丹頓定制了一隻最為昂貴、小巧的腕錶“Lady Kalla”。 這只鑲嵌有108顆柱形名貴鑽石共計30克拉的精緻腕錶在戴安娜王妃的手腕上,向世界展示了它所蘊含的一切奢華典雅。
世界上最昂貴的手錶叫卡里斯泰(Kallista)出自江詩丹頓,製作於1886年,表身錶帶鑲嵌有118顆經過嚴格挑選的上等藍白方鑽,總重130克拉。 江詩丹頓廠為製造此表,招集了最優秀的技師,歷經20個月6000小時工作才得以完工。 Kallista在希臘文中是完美無暇的意思,而其成品也的確完美之至。
集璀璨於拍場
在細緻嚴謹的鐘錶拍賣場上,江詩丹頓以其內外兼修的本質受到追捧,其璀璨奪目的鑽石腕錶更是屢次輕易地捕獲席下的所有藏家,鑽石與鍾表的完美聯姻,碰撞出拍場的驚人天價。 2007年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款拍品編號為1965的江詩丹頓King Kalla系列罕見及華麗的18K白金長方形錶殼腕錶以高出估價兩倍的價格成交成為當場最高價,這款成交於5,479,500港幣的腕錶周身鑲嵌有重達 101.27克拉的鑽石,年份1990,也是目前國內江詩丹頓拍場上的最高價(參考雅昌藝術網)。
在 北京保利,一款1996年制的江詩丹頓Pagode Kalla系列18K白金全鑲鑽手動上弦腕錶以3,220,000人民幣的高價在2011年12月9日的“西韻朝華—名貴腕錶、古董鐘錶及樂器專場Ⅰ”上 成交, 222顆無暇方鑽重達85.09克拉,配以經典的1052型手動上弦機芯,可以說是鍾表製造大師與珠寶師的完美結晶。
鑽石腕錶之所以昂貴,是因為鑽石的顏色本就本就千差萬別,要擁有一級的淨度,和完美的切工,就要求顆顆鑽石都能做到精緻無暇,而稍微有一顆的差異都會導致色澤不勻,鑲嵌的時候,一絲不吻,都猶如白雪上的污痕,一目了然。 鑽石腕錶擁有的萬眾矚目是背後近乎苛刻的篩選、切割、鑲嵌和打磨締造出來的。
江詩丹頓與珠寶的合作令鐘錶在腕上生輝,璀璨的藝術在拍賣市場中博得高價,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奢華之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