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熏爐鑑藏:聞香識熏爐

 北京日報 
1.戰國彩繪陶熏爐整體呈豆形,爐頂是樸素的圓鈕。此件器物的形制是燃燒樹脂類香料的熏爐。 1.戰國彩繪陶熏爐整體呈豆形,爐頂是樸素的圓鈕。 此件器物的形制是燃燒樹脂類香料的熏爐。 2. 隋代青釉瓷熏爐爐蓋由鑲嵌聯珠紋的孔雀翎紋葉片粘貼而成,中間托舉一枚寶珠。爐座上半部由仰蓮組成,爐座下半部由覆蓮組成。此爐造型開合有度,彰顯了雍容華貴之氣。 2.隋代青釉瓷熏爐爐蓋由鑲嵌聯珠紋的孔雀翎紋葉片粘貼而成,中間托舉一枚寶珠。 爐座上半部由仰蓮組成,爐座下半部由覆蓮組成。 此爐造型開合有度,彰顯了雍容華貴之氣。 3. 宋代白瓷刻花熏爐爐蓋、爐身呈半球形,熏爐底部加喇叭形高足,體量巨大。爐蓋鏇刀刻出鏤空花卉紋,爐身粗線刻畫仰蓮葉紋。 3.宋代白瓷刻花熏爐爐蓋、爐身呈半球形,熏爐底部加喇叭形高足,體量巨大。 爐蓋鏇刀刻出鏤空花卉紋,爐身粗線刻畫仰蓮葉紋。
4. 唐代滑石熏炉   盖雕莲花,莲顶宝子如舍利塔刹,炉身也是仰莲,多道镟纹的炉炳立在深盘状的覆莲之上,炉盘下还有一覆盘状深圈足。整体造型大气不失秀美、庄严不失亲和。 4.唐代滑石熏爐蓋雕蓮花,蓮頂寶子如舍利塔剎,爐身也是仰蓮,多道鏇紋的爐炳立在深盤狀的覆蓮之上,爐盤下還有一覆盤狀深圈足。 整體造型大氣不失秀美、莊嚴不失親和。
5. 汉代抛光陶熏炉   此件熏炉整体为豆形,盖上刻三角形镂空纹和圆圈纹。此类熏炉除了事鬼敬神外,还有驱虫避疫功能。因香料是在炉内直接燃烧,故在盖上镂出排列整齐的几何形孔,方便出烟,也是一种装饰。 5.漢代拋光陶熏爐此件熏爐整體為豆形,蓋上刻三角形鏤空紋和圓圈紋。 此類熏爐除了事鬼敬神外,還有驅蟲避疫功能。 因香料是在爐內直接燃燒,故在蓋上鏤出排列整齊的幾何形孔,方便出煙,也是一種裝飾。
6. 汉代绿釉博山炉   炉盖手工镟刀刻火焰纹,是殿堂用香具,即便是最小号的熏炉,也是书房或卧室使用的。博山炉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熏炉,它的基本造型由炉盘、炉盖和炉座三部分构成,一般在炉座下还有承盘。 6.漢代綠釉博山爐爐蓋手工鏇刀刻火焰紋,是殿堂用香具,即便是最小號的熏爐,也是書房或臥室使用的。 博山爐是漢代最具代表性的熏爐,它的基本造型由爐盤、爐蓋和爐座三部分構成,一般在爐座下還有承盤。
7. 清代紫金釉瓷香炉   炉体通施酱紫色釉,釉面上加金箔釉,整炉金光沉凝,宝气华丽。炉盖顶塑两层灵芝,炉腹两侧塑狻猊。炉底三足,有戳印方书篆款“大清乾隆年制”。清代香炉风格多样,取材广泛,制作手法精湛。香炉之灵巧和张扬的小格局,在清代发展到极致。 7.清代紫金釉瓷香爐爐體通施醬紫色釉,釉面上加金箔釉,整爐金光沉凝,寶氣華麗。 爐蓋頂塑兩層靈芝,爐腹兩側塑狻猊。 爐底三足,有戳印方書篆款“大清乾隆年制”。 清代香爐風格多樣,取材廣泛,製作手法精湛。 香爐之靈巧和張揚的小格局,在清代發展到極致。
8. 南北朝褐釉瓷熏炉   炉盖与炉身连体,炉盖山形莲瓣重叠,中间顶部端坐一仙人,留有添香料的炉门。南北朝时期除了熏炉盖上雕塑飞鸟继续传承外,这种炉盖上雕塑仙人的熏炉很风行。 8.南北朝褐釉瓷熏爐爐蓋與爐身連體,爐蓋山形蓮瓣重疊,中間頂部端坐一仙人,留有添香料的爐門。 南北朝時期除了熏爐蓋上雕塑飛鳥繼續傳承外,這種爐蓋上雕塑仙人的熏爐很風行。
9. 汉代青铜行炉   上有镂空盖可开合,有手柄可执,做工精巧。此类熏炉是在行进时使用的。皇室、贵族日常参加各种仪式常用此类炉。因其炉盘浅,炉盖通风性能好,也可以用来熏烧香草。此类熏炉在唐代发展为长柄鹊尾炉。 9.漢代青銅行爐上有鏤空蓋可開合,有手柄可執,做工精巧。 此類熏爐是在行進時使用的。 皇室、貴族日常參加各種儀式常用此類爐。 因其爐盤淺,爐蓋通風性能好,也可以用來熏燒香草。 此類熏爐在唐代發展為長柄鵲尾爐。
10. 明代蓝黄釉香炉   三层蓝色复瓣仰莲围塑成黄色炉膛,高浮雕莲瓣重重叠叠。明代蓝釉瓷一般为祭瓷,此件蓝釉香炉亦当是祭炉。明代香炉的主流样式继承宋代仿古式香炉和狮子、鸭子等动物形状,这件器物在明代香炉中还是独树一帜的。宋代以后,熏香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明清时代,家家熏香,户户飘烟。 10.明代藍黃釉香爐三層藍色複瓣仰蓮圍塑成黃色爐膛,高浮雕蓮瓣重重疊疊。 明代藍釉瓷一般為祭瓷,此件藍釉香爐亦當是祭爐。 明代香爐的主流樣式繼承宋代仿古式香爐和獅子、鴨子等動物形狀,這件器物在明代香爐中還是獨樹一幟的。 宋代以後,熏香文化進入尋常百姓家,特別是明清時代,家家熏香,戶戶飄煙。
11.南北朝越窑瓷熏炉   炉身正面设圆拱形火门,花间设孔隙,烟由此飘出。莲瓣表面浅刻竖条纹。该类器物多见于赣、闽,开启了隋唐流行莲花瓣香薰造型的先河。 11.南北朝越窯瓷熏爐爐身正面設圓拱形火門,花間設孔隙,煙由此飄出。 蓮瓣表面淺刻豎條紋。 該類器物多見於贛、閩,開啟了隋唐流行蓮花瓣香薰造型的先河。
12. 宋代黑白花釉瓷熏炉   此件熏炉造型为五足行炉,大折沿的炉面布满花卉纹。花叶间有“供养香花”四字,原为佛家语,指用香和花供养,是佛教的一种礼敬仪式。宋代扒村窑的釉下黑褐彩器在器表题写诗句和用花作装饰,是其主要特征。 12.宋代黑白花釉瓷熏爐此件熏爐造型為五足行爐,大折沿的爐面佈滿花卉紋。 花葉間有“供養香花”四字,原為佛家語,指用香和花供養,是佛教的一種禮敬儀式。 宋代扒村窯的釉下黑褐彩器在器表題寫詩句和用花作裝飾,是其主要特徵。
13. 晋代黑釉瓷熏炉 龟负仙山的神话传说被汉代人设计成熏香器具。而晋代熏炉轻巧的造型和简洁明快的装饰,呈现了瓷质和釉色之美,更是魏晋崇尚清淡的审美取向使然。 13.晉代黑釉瓷熏爐龜負仙山的神話傳說被漢代人設計成熏香器具。 而晉代熏爐輕巧的造型和簡潔明快的裝飾,呈現了瓷質和釉色之美,更是魏晉崇尚清淡的審美取向使然。
黃海濤
人類使用天然香料的歷史極其久遠,最早使用香料的時間,可以溯及公元前3000至4000年。
宋代丁謂所著《天香傳》說,香的歷史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用來供奉神明,亦可達到除穢清潔的目的。 史前紅山文化的之字紋灰陶熏爐、龍山文化的蒙古包形灰陶熏爐、良渚文化的竹節紋灰陶熏爐,給先人的傳說做了很好的註腳。
熏爐的出現,南方要早於北方,使用也更加普遍。 長沙西漢張瑞君墓出土的銅器上就明確有“熏爐”二字的銘文。 考古資料提供了這樣的數據,廣東發掘的400餘座漢墓中,共出土熏爐112件,近半數的墓葬中有熏爐出土。 而在洛陽繞溝發掘的220餘座墓葬中,僅出土熏爐3件。 這說明早期的熏爐生存實用的功能,要遠遠大於審美和生活質量提高的功能。 但是隨著生產力和社會生活的發展,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有了更高追求,用香成了人們社會交往禮儀中的重要元素,對熏爐的審美功能也更重視了。
從夏代起,中國進入到事鬼敬神的神秘時代。 可以想像,熏香的裊裊飄蕩中,可以寄託古人對天神的遐想和憧憬。
中國對香具的利用在周代就已開始了,香的使用已分出了供香、禮香、藥香系列,而且香文化已融入了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領域。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對香的認識進了一步,用香比喻一種高尚、善美的品質,把香文化作為一種日常的禮儀。 當時佩帶香囊、沐浴蘭湯、互贈香品,形成一種風尚。
西漢初期,熏香就已在貴族階層廣泛流行起來,而且有了專門用於熏香的熏爐。 熏香在南方兩廣地區尤為盛行。 漢代的熏爐甚至還傳入了東南亞,在印尼蘇門答臘就曾發現刻有西漢“初元四年”字樣的陶爐。
兩漢早期的熏爐,大多沿用春秋戰國時期豆的造型,淺腹,為了方便出香煙,蓋上鏤有較大並規則排列的幾何形孔隙,蓋頂有圓形或鳥形的凸起。 雖然還是陶質的,但有的做工已經十分考究,具備了審美的功能。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就出土了一個豆形陶熏爐,做工精緻,通體塗黃色,再用紅黃兩色彩繪花紋,蓋頂的一隻鳥還可以轉動。 鈕周圍飾以雙劃紋折線兩層,內層作三角形,外層作八角形,間有三角形鏤孔。 有意思的是,熏爐中還裝滿與高良薑、辛夷和芳香混合在一起的茅草。 這種香料的出現,標誌著熏香已經從驅蚊滅蟲的俗事,變成了賞心悅目、有文化內涵的雅事,具有了把觀賞、工藝、禮儀甚至文學、藝術交融為一體的特點,使熏香成為了一項審美活動。 春秋戰國時期流行的另一種細柄高莖方形豆,在西漢初期的南方亦被發展成熏爐,並逐漸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種樣式。
香文化在漢代的快速發展,漢武帝有很大貢獻。 他在位期間大規模開邊,遣使通西域,使戰國時期初步形成的絲綢之路真正暢通起來,在促進東西方交流的同時也便利了西域香料的傳入。 漢武帝本人很喜歡熏香,大大帶動了漢代的用香風氣。 博山爐至遲在漢武帝統治時期已經出現,並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流行,並且長盛不衰。 出土的博山形熏爐中,以河北滿城劉勝墓中出土的錯金博山爐和陝西興平茂陵從葬坑出土的錯金銀竹節熏爐最具有代表性。
“博山爐”出現之後,香爐的使用與熏香的風習更加普遍。 除了香爐,漢代還出現了能直接放在衣物中熏香的“熏籠”,以及能蓋在被子裡的“被中香爐”,即“熏球”熏爐。
兩漢時期,隨著香料品種的增多,人們不僅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香品,而且已開始研究各種香料的作用和特點,並利用多種香料的配伍調和製造出特有的香氣,出現了“香方”的概念。 “香”的含義也隨之發生了衍變,不再像過去僅指“單一香料”,而主要是指“由多種香料依香方調和而成的香品”,也就是後來所稱的“合香”。 從單品香料演進到多種香料的複合使用,這也是香品的一個重要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熏香在上層社會更為普遍。 同時,道教、佛教興盛,都提倡用香。 這一時期雖戰亂不斷,但香卻仍然獲得了較大發展,合香配方的種類大為增長,並且出現了一批專門用於治病的藥香。
用香風氣從王公貴族擴展到士大夫文人中間,並出現了許多寫香的詩文,如曹丕的《迷迭香賦》、劉繪的《博山香爐》,膾炙人口,流芳千載。
在南北朝,西漢中期流行的山巒起伏、叢林蔽障、野獸神人出沒其間的博山形爐蓋、爐盤,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被蓮花、寶珠代替。 到唐代,博山爐的山勢基本被蓮花所取代了。
漢唐時期還流行帶柄熏爐,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兩漢魏晉時期比較流行的,由三矮足、淺盤腹、半球形或博山形鏤空蓋組成,蓋上或有圓環形鈕,淺盤腹內有一小錐,用於插香料,盤外側有一長把手,便於手持,有的還另配有足下承盤。 從魏晉時期開始,又流行一種環形底座柄熏爐,底座與爐身間有細柄,爐身似杯,口沿外有一扁長柄,連接處有如意紋片狀裝飾。 柄末端下垂,或為鵲尾,或為雲形,或鑄一獅鎮、瓶形鎮等。 鵲尾柄熏爐不僅在考古發掘中出土,而且在石窟寺的壁畫及石造像中屢見不鮮。
兩漢時期,鳳形和鴨形為代表的動物形銅香熏流行。 唐代起獅形熏爐大行其道,以至於後來狻猊成為熏爐的代名詞。
兩漢時期的鼎形熏爐較少見,進入唐代,鼎形熏爐出土較多,尤其是在唐朝後期。 一般形體較高大,有三足、五足或六足,且多為獸面爪形足,爐腹兩足之間常有獸首銜環裝飾。 多有蓋,蓋頂有寶珠形鈕。 亦有圈足內鏤爐門者,造型頗似佛教中的捨利塔,爐座較高,故又稱塔形爐。 其中以五足鼎形爐較常見。
除銅製外,兩晉時期發展起來的製瓷業中也有熏爐燒造。 它們多為一體,不分爐體、爐蓋,呈圓形,爐身上半部鏤有三角形、花葉形孔,下半部無孔,或留有添香料的爐門,爐下多附有承盤。 南北朝時期的浙江、江蘇、湖南、湖北及安徽一帶還流行提籃形熏爐。 另一種熏爐,在熏爐底部加喇叭形高足,高足下有承盤,爐門沿部無提梁或耳,爐身亦鏤有圓形或三角形孔,多陶或瓷製。
熏香在隋唐時期雖然還沒有完全普及到民間,但這一時期卻是熏香文化史上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香文化的各個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從而形成了一個成熟、完備的香文化體系。
隋唐之前,雖然中國的上層社會對香已推崇備至,但由於大多數香料、特別是高級香料並不產於內地,且多為邊疆、鄰國的供品,所以可用的香料總量很少,即使對上層社會來說也是稀有之物,甚至級別稍低的官吏也難以享用。 這在很大程度上製約了香文化的發展。
而唐代之後,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隨著唐王朝成為一個富強的大帝國,其對外貿易及國內貿易都空前繁榮起來,西域的大批香料通過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運抵中國。 唐中期以後,南方的“海上絲綢之路”開始興盛起來,從而又有大量的香料經兩廣、福建進入北方。 香料貿易的繁榮,使唐朝還出現了許多專門經營香材香料的商家。 社會的富庶和香料總量的增長,為香文化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在唐代,人們對香的研究和利用進入了一個精細化、系統化的階段。 對各種香料的產地、性能、作用、配製等都有了專門的研究,製作合香的配方更是層出不窮。
在這個時期,對香品的用途也有了完備細緻的分類:會客用的香,臥室用的香,辦公用的香,修煉用的香,各不相同。 佛家有佛家的香,道家有道家的香,不同的修煉法門又有不同的香……可以說在唐代已經是專香專用了。
唐代的許多皇帝,如高宗、玄宗、武后等都對香料十分鍾愛,而且依仗國力之雄厚,在用香的品級和數量上都遠遠超過前代的帝王。 香檀木雖貴以斤兩相論,唐皇宮內仍取之製作香床、香幾等大件物品;皇帝經行之處,甚至“以龍腦、鬱金鋪地”,還常用沉香、檀香、龍腦、麝香等配入塗料塗刷皇宮內的樓閣殿柱。
佛教在唐代的興盛對香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推動。 佛家的教理經書對香大加推崇,幾乎在所有的佛事活動中都要用香。 唐代皇帝大多信佛,皇室參加佛事活動甚為頻繁,​​其用香量之大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在唐代的香具中,出現了大量的金器、銀器、玉器、石器,即使模仿前朝博山爐的製式,外觀也更加華美。 熏球、香斗等香具開始廣泛使用。 在敦煌壁畫裡就常能見到香鬥、博山爐等豐富多彩的唐代香具。 同時,熏爐的製式也隨之發生了新的變化,即由淺膛直接點燃草木香料的熏爐,向“隔火熏香”的深膛香爐演變。 正是由於唐代的發展,後來香文化的普及成為一件自然的,也是十分必然的事。
及至宋代,香文化也從皇宮內院、文人士大夫階層擴展到普通百姓,遍及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且出現了《洪氏香譜》等一批關於香的專著。 宋代三足鼎式香爐是北宋復古的產物。 宋代一些官宦士大夫家比較流行的是鴨形和獅形的銅熏爐,稱為“香鴨”和“金猊”。 宋代獨特的文化特色使香爐成為當時代表新文化的典型器物,所以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收藏價值。
宋代之後,不僅佛家、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個部分。 香具的發展在繼承前朝的基礎上,更加豐富多彩、屢有創新。 其形制多樣、材質豐富,理論深廣,把中國香文化發展到了極致。
在 居室廳堂裡有熏香,在宴會慶典上,也要焚香助興,而且還有專人負責燃香的事務;不僅有熏燒的香,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佩掛,在製作點心、茶 湯、墨錠等物品時也會調入香料;集市上有專門供香的店鋪,人們不僅可以買香,還可以請人上門作香;富貴之家的婦人出行時,常有丫鬟持香熏球陪伴左右;文人 雅士則多設香齋,不僅用香品香,還親手製香,並呼朋喚友,一同鑑賞品評,如此等等,香已無處不在。
在香具方面,宋代最值得關注和引以為豪的自然是瓷​​香具。 在造型上或是模仿已有的銅器,或是另有創新。 由於瓷爐比銅爐價格低,所以很適宜民間使用。 宋代最著名五大官窯都製作過大量的香爐。 瓷爐雖然不能像銅爐那樣精雕細琢,但宋代瓷爐卻自成樸實簡潔的風格,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明代的繪畫中出現“爐、瓶、盒組合的爐瓶三事”。 明朝嘉靖官窯還有所謂的“五供”,即是一爐、兩燭台、兩花瓶的成套供器,使用於祭祀及太廟、寺觀等正式場合。
到明朝時,線香開始廣泛使用,並且形成了成熟的製作技術。 《本草綱目》不僅論述了香的使用,而且記載了許多製香方法,如書中所記:使用白芷、甘松、獨活、丁香、藿香、角茴香、大黃、黃芩、柏木等為香末,加入榆皮面作粘和劑,可以做香“成條如線”。 這一製香方法的記載是現存最早的關於線香的文字記錄。
到明朝宣德年間,宣宗皇帝曾親自督辦,差遣技藝高超的工匠,製造了一批蓋世絕倫的銅製香爐,這就是成為後世傳奇的“宣德爐”。
品香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奢侈品”,所以香文化的發展特別需要一個安定繁榮的“盛世”環境。 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品香、用香,並對香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 同時也有更多愛香、懂香的人開始致力於對傳統香文化的繼承與弘揚。 伴隨社會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繁榮昌盛,中國香文化也必將煥發蓬勃的生機。
本文圖片由開悟堂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