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名表價值引領收藏之道

財富中國網 
清代皇室用扇,扇柄處嵌入了微型表 清代皇室用扇,扇柄處嵌入了微型表
名表價值核心的3C要素——文化、功能和工藝
談到名表的價值,不得不提及世界各地如火如荼的鐘錶拍賣會,因為它們反映了鐘錶二手市場的狀況。 對於全新的名表而言,其中的定價體係是由品牌方來決定的,然而二手市場所體現的名表價格則更加具有說服力,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該表真正價值的再現,而非單純的價格數字。 因此,名表的價值成了收藏及投資的重要因素。
2011年10月,在香港舉行的安帝古倫鐘錶拍賣會,讓人們再一次領略了名表的價格之高,同時也使人們再一次意識到名表收藏及投資的價值內涵。 比如,那場拍賣會成交價最高的並不是現代名表,而是一把18世紀晚期製造的扇子。 當然,這不是一把普通的扇子,它不僅在扇柄處嵌入了微型表,而且這個藏品來源於清代皇室。 這個不同凡響的拍品最終以500萬港元成交(圖1)。 位列拍賣價格第二位的是百達翡麗的3939型號鉑金手錶,這款融合陀飛輪與三問報時功能的作品,在製表領域當屬超級複雜功能的錶款,作為那場拍賣最後壓軸的拍品以300萬港元成交。 巧合的是,就在那場拍賣會舉行的一個月前,同樣型號但材料不同(鋼款)的錶款卻以140萬歐元的價格成交,居然比鉑金款成交價高出4倍,估計是本年度最具話題性的鐘錶拍品了。 那場拍賣會的第三甲則是一款1800年前後製造的懷錶(圖2)。 它曾是匯豐銀行前總裁桑德堡(Sandberg)的舊藏,而且在百達翡麗博物館中也有類似錶款。 它以惟妙惟肖的微繪琺瑯工藝征服了收藏家,最終以175萬港元成交。
或許,以上的事實還會帶給人們更多的啟示,但就名表的價值而言,這些事實確實已經給了人們一種直接的感知。 早在2010年10月,一個名為Precious Time的基金項目在西歐小國盧森堡推出。 這個旨在投資名表並獲取收益的基金,已經為其投資者帶來了利潤。 這樣的基金的出現,絕對不是一個偶然事件,而是與名表的價值有著必然的關聯。
結合以上的拍賣案例,我們不妨把名表的價值核心歸納為3C要素——文化(Culture)、功能(Complication)和工藝(Craftsmanship)。
文化是鍾表悠久歷史的深厚積澱。 早在16世紀初,作為與鍾相區別的門類,表就已經開始萌芽。 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來的發展,表都被貼上了“奢侈”的標籤,而且總是與王公貴族、富賈精英如影相隨。 在長達500年的歷史進程中,德國、法國、英國、瑞士陸續成為鍾表的製造中心,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鐘錶發展歷史,因此形成了各自的鐘錶產業文化。 當然,鐘錶作為具有藝術性的收藏品,中國人可謂是很早接觸並且喜愛它們的群體。 早在1601年,通過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鐘錶就傳入了明朝萬曆年間的宮廷,距今已有410年的歷史。 中國人也曾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鐘錶消費群體。 比如,前面提到的帶有微型表的扇子,就是為清代皇室所製造。 在鐘錶與中國長達四個世紀的交集中,世界製表史最華美的一個篇章出現在“中國市場表”中。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歐洲開始為中國市場製造了一系列富有裝飾性、功能複雜的懷錶款式。 如今,它們被統稱為“中國市場表”(Chinese Market Watch)。 這個收藏門類如今最炙手可熱,所以出現500萬港元的數字就不足為奇了。
每一個名表品牌也都有各自的歷史,因而形成了獨特的品牌文化。 這些文化是品牌在發展的過程中積澱的、與眾不同的內涵,形成每一個品牌自己的DNA。 名表的文化不僅有物質以外的品牌文化,也有具象的產品文化。 在手錶的百年曆史中,這種產品文化被演繹得最為淋漓盡致。 現在,人們耳熟能詳的錶款基本上都是手錶發展過程中沉澱下來的經典款式,如勞力士的Daytona等。 如果是早期的產品,在拍賣市場上也是非常搶手的。
功能是機械表具有科學性的直接反映。 在表的發展歷史上,出現過不計其數的各類功能,而且創新的思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如果沒有縝密的數學計算,如果沒有手工的機械製造,名表的光芒將會大為失色。 但是,在有限的空間中,能夠將時間的計量從微觀到宏觀,將對時間的感知從視覺到聽覺,都是通過各種複雜的功能來實現的。 例如,體現日曆、星期、月份、閏年等曆法的萬年曆功能,還有能夠通過聲響報告時、刻、分的打簧報時功能,甚至是最初希望抵抗地心引力、後來卻成為彰顯製表工藝的陀飛輪等,都是製表師的聰明智慧的體現,也是名表幾個世紀以來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
工藝是名表品質的保障。 通過人類的智慧與雙手,冷冰冰的零件最終化為具有生命的計時器,可謂“化腐朽為神奇”的妙法。 製造一款現代手錶,要求由眾多專家經過無數道工序,包括工程師、設計師、打磨師等。 這些手藝嫻熟的角色的作用,滲入到手錶的外觀或者機芯製作的不同環節。 看似微小的名表,實際上灌注了許多人的心思與汗水。 各種工藝不僅在看得見的外觀件上發揮作用,而且在內部的機芯修飾上也施展能量。 最突出的就是對機芯各種零部件的打磨處理。 在形形色色的手錶中,精心雕琢的鏤空表,細膩燒製的琺瑯表,精密鑲嵌的珠寶表等,無一不體現了純手工的魅力,也反映了唯美的藝術價值。 其中,製表以外的手工藝術得到了運用。 這些藝術門類通過雕刻師、琺瑯師、珠寶師聰明的大腦、靈巧的雙手,使計量時間的手錶成了真正的藝術品。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款琺瑯表,即使經歷了200年的歲月,依然被人們爭相收藏。
名表是藝術與技術結合的產物。 藝術需要創意,技術需要創新,而文化的積澱則是其中的關鍵。 名表之所以能夠延續百多年,世世代代被人們傳承,決定一切的不是品牌,不是企業,不是金錢或利潤,而是從業人員對鍾表的激情與熱愛,以及收藏家對名表價值的深刻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