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朋友曾問我在看傳統中國畫或水墨畫的過程中究竟應以什麼為觀畫的標準? 看中國畫尤其是水墨畫又應該看到些什麼? 我且沒有能力告訴我的朋友們一個萬能的標準適用於全部的傳統中國畫抑或者水墨畫。 因為,現代以來,水墨畫的發展很多,變化很大。 就我自己而言,也僅僅依靠個人興趣、研習美術史的發展脈絡積累了些許的經驗,或許可以這兩個角度來判斷某些作品。 所以在這裡我也僅就自己的觀畫經驗介紹一種觀畫的方式,即“觀筆”,又可作“觀用筆”。
筆桿細長、筆頭層次分明的毛筆作為中國傳統的書寫與繪畫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畫家要充分利用毛筆的“尖”、“腹”、“根”以及筆頭的彈性,有效地控製筆頭攪轉並採取“按、摁、扭、轉”在宣紙上形成不同的點、線,進而組成畫面內容。 畫家通過中、側鋒之運筆,畫出“象物”的線條。 這些線條的形體,組織與書寫、穿插與速度均可以折射其畫家喜怒哀樂及其對事間萬物的理解與詮釋。 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引東晉衛夫人《筆陣圖》稱:“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書寫粗筆道的字而不見筋骨,易犯此病。 此話雖針對書法用筆,但“書畫同源”,書法用筆自是傳統中國畫與水墨畫的用筆之要求。
清代布顏圖在《畫學心法問答》中道“問筆有筋骨皮肉四勢,筋骨在內,皮肉在外,一筆之中何能全此四勢?”意思就是一筆之中,既需筋骨在內支撐筆墨線條,又需要皮肉在外豐富圓滿。 宋代郭若虛也曾著述“又畫有三病,皆係用筆。所謂三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結”。 板、刻、結這三個字在這裡均是指用筆呆板不生動,畫面效果盡失。
“用筆”作為畫家自我規範的要求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觀畫者提出了相應的審美原則。 例如“骨法用筆”在對畫家提出作畫要求的同時,換一個角度實則告訴觀畫者,“用筆”若無“骨法”便稱不上佳作,達不到“氣韻生動”的效果。 南齊謝赫將“骨法用筆”放在“氣韻生動”之後,其它有關造型、色彩、構圖等要求之前。 按照我的理解,“氣韻生動”更似品鑑標準,後五法則全是為了達成它的作畫之標準。 這都將“筆”的重要性擺在了創作與品鑑的最根本的位置上。
現代以來,傳統中國畫的題材得到拓展、構圖方式發生轉變,藝術家甚至在作畫媒材諸如筆、墨、水之間進行了不斷試驗。 並將傳統中國畫與水墨畫在定義上進行區分,這些轉變對於對水墨畫的審美來說帶來了新的挑戰,過往的審美經驗或許已經不足以支撐現在的審美要求。 但在觀畫過程中,對於“用筆”的審美與鑑賞仍是不可迴避與忽視的重要觀看之道。 因為生髮於毛筆、宣紙、墨、水的傳統中國話亦或是水墨畫仍舊離不開“真畫一劃,見其生氣(張彥遠《論顧陸張吳用筆》)”的審美判斷。
筆桿細長、筆頭層次分明的毛筆作為中國傳統的書寫與繪畫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畫家要充分利用毛筆的“尖”、“腹”、“根”以及筆頭的彈性,有效地控製筆頭攪轉並採取“按、摁、扭、轉”在宣紙上形成不同的點、線,進而組成畫面內容。 畫家通過中、側鋒之運筆,畫出“象物”的線條。 這些線條的形體,組織與書寫、穿插與速度均可以折射其畫家喜怒哀樂及其對事間萬物的理解與詮釋。 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引東晉衛夫人《筆陣圖》稱:“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書寫粗筆道的字而不見筋骨,易犯此病。 此話雖針對書法用筆,但“書畫同源”,書法用筆自是傳統中國畫與水墨畫的用筆之要求。
清代布顏圖在《畫學心法問答》中道“問筆有筋骨皮肉四勢,筋骨在內,皮肉在外,一筆之中何能全此四勢?”意思就是一筆之中,既需筋骨在內支撐筆墨線條,又需要皮肉在外豐富圓滿。 宋代郭若虛也曾著述“又畫有三病,皆係用筆。所謂三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結”。 板、刻、結這三個字在這裡均是指用筆呆板不生動,畫面效果盡失。
“用筆”作為畫家自我規範的要求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觀畫者提出了相應的審美原則。 例如“骨法用筆”在對畫家提出作畫要求的同時,換一個角度實則告訴觀畫者,“用筆”若無“骨法”便稱不上佳作,達不到“氣韻生動”的效果。 南齊謝赫將“骨法用筆”放在“氣韻生動”之後,其它有關造型、色彩、構圖等要求之前。 按照我的理解,“氣韻生動”更似品鑑標準,後五法則全是為了達成它的作畫之標準。 這都將“筆”的重要性擺在了創作與品鑑的最根本的位置上。
現代以來,傳統中國畫的題材得到拓展、構圖方式發生轉變,藝術家甚至在作畫媒材諸如筆、墨、水之間進行了不斷試驗。 並將傳統中國畫與水墨畫在定義上進行區分,這些轉變對於對水墨畫的審美來說帶來了新的挑戰,過往的審美經驗或許已經不足以支撐現在的審美要求。 但在觀畫過程中,對於“用筆”的審美與鑑賞仍是不可迴避與忽視的重要觀看之道。 因為生髮於毛筆、宣紙、墨、水的傳統中國話亦或是水墨畫仍舊離不開“真畫一劃,見其生氣(張彥遠《論顧陸張吳用筆》)”的審美判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