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當代首飾的語言(圖)

 南都周刊 微博 
圖片資料 圖片資料
記者_洪鵠北京報導
不再只是“物質”
這是一架自行車。 白色的木片構成了它的全部,車輪是方的,車身看起來即將散架—嗯,有點抽象,還好旁邊友好地張貼了一句愛因斯坦的提示:生命就像騎自行車,想保持平衡,就必須前行。
但這不是一架自行車。 兩根細繩串起了車頭車尾,請把它掛在脖子上。
這是一隻鳥,一點都不抽象。 鳥的羽毛,鳥的尾翼,鳥的眼神,一切都栩栩如生。 如果不是因為散發出金屬質感的巨大的喙,它看上去就是一隻鴿子的迷你標本。
但這不是一副標本。 請把它別在胸前。
這是一隻熨斗。 像大部分家用型熨斗一樣,它是黑色。 但是不對,熨斗上為什麼會有一撮羽毛? 噢,這是一副把手,羚羊皮包裹,質地高檔,手感一流。
但這是一件首飾。 請把它—頂在頭上? 擺在肩上? 或者乾脆端在手心? 答案是:愛放哪放哪。
在中央美院美術館舉辦的“十年·有聲”國際當代首飾藝術展上,類似的作品比比皆是。 24位當代國際首飾藝術家第一次集體亮相中國,直面由他們的作品在中國觀眾臉上激起的困惑、沉思和好奇。 傳統的首飾概念被徹底顛覆了,人們看到的是由全新材料製作成的首飾:木材、尼龍、羊皮甚至宣紙,以及它們曖昧不明的佩戴方式。
“首飾應該是一種貼身的生命體驗,它可以是興高采烈也可以是鬱鬱寡歡。”西班牙設計師拉蒙·普格·古耶斯(Ramon Puig Cuyas)對那些站在他的作品(一套用鎳黃銅和氧化銀做成的狀如鐘擺的首飾)前迷惑的觀眾如是說。 他希望參觀者能換一種角度看待首飾:不再糾結於佩戴在自己身體的哪個部位以及表面上的美醜,還有那句該死的“它們表達什麼?”而應注意它們的超乎尋常和獨一無二的屬性,注意它們作為手工藝術的精確和堅定,注意它們“精神上的滋養要遠遠高於裝飾本身”。
“首飾藝術發展到當代,早已擺脫了財富、豪華、奢侈、經久耐用以及特權等寓意,而是專注於對材料、形式、色彩以及與身體關係等的研究。”滕菲—這次展覽的策展人,也是中央美術學院[微博]首飾專業的創辦者。 和古耶斯一樣,滕菲認為當代首飾的價值早已超越了裝飾層面,它和當代藝術的任何門類一樣,有追問、有挑釁、有思索,與時代密切對話,它不再只是“物質”的。
滕菲198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專業,1990年赴德留學。 在柏林藝術大學,她首先接觸到的是材料研究。 “材料實際上是藝術的基礎課,今天做當代藝術都要涉及到各種材料,對材料有沒有判斷力、敏感性,審美上行不行,有沒有經歷過系統學習大不一樣的。”她是在學習材料的過程中對首飾產生興趣的。 “中國的傳統中首飾最大的價值其實是保值,裝飾還在其次,人們常用玉、翡翠、金去做首飾,主要是基於材料的價值。”而在當代首飾設計中,運用何種材料以及 如何運用,考慮的是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關聯、美學以及可能性的建立,“這種感覺是全新的,讓我感覺有扇門嘩地就打開了。”
紛呈的流派
而“當代”之名覆蓋下的首飾藝術,本身也包括了紛呈的流派。 比如擁有深厚金工傳統的意大利,至今仍以難以逾越的細膩工藝取勝。 如今已年至70的弗朗西斯科·帕万(Franceso Pavan),早在70年代便在歐洲掀起首飾革新的浪潮,為這次展覽奉獻了新作:一枚用黃金和琺瑯製成的三角形立體胸針。 收斂的幾何形態充分展示了材質的對比與工藝的不凡。
“帕万的作品從來不會匆匆膚淺地表達自己。他一直是精緻和復雜的平衡。”滕菲說,“用保守的表現手法來展示現代藝術,只有他的風格和技法才能做到,他是一位無可爭議的大師。”
而在作為當代首飾藝術重鎮的德國與荷蘭,觀念的前衛引導著藝術家們的創作步伐。 德國設計師蘇西卡·馬凱特(Suska Mackert)將首飾創作視為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立方厘米空間”,而她試圖探尋它的邊界。 她在指甲大小的圓形小蓋子內側填充上一些碎布條,然後在蓋子表面擺放上一些塗抹有各式人眼神的薄膜。 她喜歡的材料除了布、紙片,還有更為“離經叛道”的照片、文本、印刷品甚至視頻—既然它們與現代社會如此息息相關,又為何不可與我們穿行於現代社會的身體息息相關?
“在很多人眼裡,珠寶首飾是貴重物件,我有意削弱這種物質性,讓與它有緣的人能讀到豐富的內涵。”馬凱特說,“我的作品更多側重於探索性而非功能性。”她甚至認為,在最終成型的作品中,功能性是無關緊要的。
如果不能佩戴,這些新奇古怪的藝術品在離開藝術家之手之後何去何從? 滕菲說,歐洲有專門收藏它們的首飾藝廊,和畫廊類似,首飾藝術家可與他們簽約,也可以只是將作品放在其中寄賣。 位於荷蘭小鎮Nijmegen的Marzee是歐洲最大的私人現代首飾廊兼美術館,1978年建立,如今已有四層樓的規模,每個月有3-4次設計師個人展,館藏首飾們被存放於160多個展櫃中,客人可拉開任意的抽屜觀看,但不能拍照。
而在德國慕尼黑,Schmuck國際當代首飾展被視為是業界最大和最重要的展覽。 該展自1959年以來,一年一度地為當代首飾藝術家提供機會,將他們的作品呈現給公眾,每年都會吸引大量藝術家、收藏家、畫廊、策展人和學生前來觀展。
2012年,畢業於中央美院首飾專業的劉驍—滕菲最早的學生之一獲邀參展,成為唯一入選該展的中國青年首飾藝術家。 他的這套名為“枯槁中的綻放”的作品,片狀和絲狀銀材料架構出其漫不經心的造型,天然紙漿艱難地生長在金屬支架和人造寶石的縫隙間,呈現出枯槁蕭瑟的跡象,而顯露在外的人造寶石則極盡所能地投射出光芒試圖奪人眼球。
“儘管我們極力用美好和愉悅包裹自己,但我們的情感能力卻不可避免逐漸削弱,這是一個普遍降格的過程。內在精神正變得枯萎與頹敗,而正是這種頹敗在岌岌可危地'滋養'著當下的絢爛。”劉驍這樣解釋他的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