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當代水墨收藏與投資

 現代快報 
傳統水墨與當代水墨有許多不同之處,首當其衝的就是審美取向不同。 傳統水墨雖然借鑒過很多西方繪畫的東西,但還是有很清楚的脈絡。 今天我們看到的當代水墨則更加具有實驗精神與當代意識,不能用傳統的審美觀念去套它,應該將其建立在一個新的審美語言與系統基礎上。 既有裝飾性,又表現現代時尚生活的,不管怎麼說這種實驗是一種探索,值得鼓勵。
另外,傳統水墨與當代水墨市場價位也不同。 從傳統水墨上來講,劉大為、史國良、馮遠等,以前幾千元錢一平尺,現在幾萬甚至十幾萬元才能買到,傳統水墨這塊市場表現非常好,已經很成熟,一件東西幾十萬元被人買走都是很輕鬆的事情。 這也是我們對傳統產品的一個服務,就是把當代有傳統繼承關係的作品拿到市場來,進行交易。 雖然價格不高,但是市場還不錯。
由於每個人的審美取向不同,傳統水墨與當代水墨的收藏者也不同。 在海外生活過的人,比較喜歡有實驗精神的水墨作品,對於生活在傳統文化氛圍中的人,就比較願意看有文化傳統的繪畫,看著更親切。 我們做藝術品市場也是這樣,市場和選擇都是多樣性,作為拍賣公司來講,我們要滿足這種需求。 鑑別水墨作品不能建立在個人的經驗與小訣竅上,學識與市場的共識是最主要的。 不能說一幅畫上面有個印章或缺角,因此就認為它是真的或是假的。 以偏概全,以點概面,建立在個人經驗基礎上的所謂鑑定,很難得到社會和市場的認同。 一張畫拿出來,起碼絕大多數人認定是真的好的,並且有來龍去脈的,才能大概確定它的價值。
最近幾年藝術品市場面臨非常好的環境,從2003年非典以後,人們的思想發生巨大轉折,在人的生命面臨威脅的情況下就開始尋求精神上的生活。 這就引發了藝術品收藏熱潮,這種精神上的強烈需求導致井噴式的藝術市場出現。 其中雖然有起伏,但最後藝術市場還是健康向上發展。 在發展期間包括不少問題,比如鑑定問題、價值取向、價值判斷問題,以及來自於境外的當代藝術干擾,正是這樣多種聲音存在和多種選擇最終帶來了藝術市場大繁榮。 新進入藝術市場的藏家一定要做足功課,今天的市場不像以前了,以前東西很便宜,從前叫“撿漏”,大師的作品幾千元或者幾萬元就能買到,現在已經不可能了。 現在的畫很貴,如果自己沒有判斷能力,也要找專業的專家或機構幫助把關。
作為一個買家,首先需要審視一下自己。 地攤上的商業環境不好,所以不敢花幾十萬元買,因為可能面臨欺詐。 既然在地攤上有這個意識,那麼在其他地方購買也應該有這樣的意識。 首先就是要充實自己,先考駕駛執照再開車,先有投資藝術品的行為能力,再去進行收藏投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