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旗山天后宮


※本宮於民國101年農曆三月初八舉行入廟典禮 ※
      旗山天后宮建於嘉慶二十二年西元1817 年,距今約 191年歷史, 是本地的主廟,旗山人稱為『媽祖廟』,亦是本地開莊的市集、信仰、精神等活動中心,是凝聚社區意識與聚落發展的樞紐。研究台灣各聚落之文史工作,常以各地 之主廟探考。以了解其形成與發展,目前列為三級古蹟之一。
  天后宮主祀『媽祖』(實有五媽) ,左祀『境主公』、右祀『註生娘娘』。有千里眼、順風耳二護法將軍,座下有山神座騎-虎爺,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誕辰,都舉行廟會祭典,每三年擴大舉辦。凡本地其他廟有舉行慶祝活動,皆當先請媽祖,以示敬重。
宮坐西朝東,前有廣場,惜日是晨巿集,午後老人聚聊,孩童嬉戲,廟會演戲娛樂場所,日前因整建工程,運用前方廣場建臨時廟宇供信徒朝拜。
  廟宇雖經歷多次重修,但一直保留福佬廟屋傳統風貌。廟身為磚木構造,二進式傳統閩南廟宇
分為三川殿與正殿,以廊相接, 正殿樑柱構架為疊斗式,廟兩旁為後廳與廟室,中軸空間配置自前而後為廟埕、三川殿、天井、正殿。它的木造結構、斗拱、裝飾及石材雕刻,皆來自中國,廟內石雕,樸實簡雅,其石材、雕飾物雅緻絢爛緊密,其木材亦是唐山福杉。
  西元1817年「奉獻」 碑鑲於左外牆(奉憲嚴禁羅漢腳惡習碑記), 碑文記述當時聚落消滅流棍事蹟,廟內壁亦有聚資重修碑兩座(興建天后宮碑誌、重修天后宮碑記),皆是研究旗山發展史的珍賢資料。正殿上方,懸有道光二年 ( 西元1822年)『坤德配天』扁額一方。

西元1815年
(嘉慶二0年)黃群生先生捐獻土地作為興建廟地
西元1816年
(嘉慶二一年)募款開始
西元1817年
(嘉慶二二年)開始興建,立「奉憲嚴禁羅漢腳惡習」石碑
西元1822年
(道光二年)「坤德配天」匾額
西元1824年
(道光四年)興建完成,立「興建天后宮碑誌」地
西元1844年
(道光二四年)重興建成今日規模,立「重興建天后宮碑誌」
西元1881年
(光緒七年)歡慈寮眾弟子獻鐘一口
西元1927年
(昭和2年)三川前左小港設鐘一口
西元1941年

(昭和16年)日本在台推動「皇民化運動」,諸神皆被日人強制收集在練兵場(今體育場)焚燬
西元1946年
重修,使用福州杉,「草賢師」製作剪粘
西元1964年
修建,主要聘鑿花柯丁添、周義雄等。洪武發等人捐天公爐
西元1971年
植廟前榕樹
西元1975年
重修步口,作龍虎堵泥塑
西元1985-6年
廢新生市場,建牌樓
西元2000年5月
公告為縣級古蹟
西元2008年6月
因整建於前方廣場建立臨時廟
西元2008年7月
整建工程開工
西元2012年4月
舉行新廟入廟典禮
西元2012年12月
舉行水火二朝福醮七朝祈安清醮共九朝建醮大典

媽祖誕辰顯靈?神像睜眼嘴上揚微笑

媽祖誕辰顯靈?神像睜眼嘴上揚微笑
是 神蹟顯靈,還是角度問題?旗山媽祖天后宮上個月底誕辰,舉行安座儀式,就有眼尖信眾發現,媽祖神像跟以往不太一樣,眼睛微張嘴角上揚,看起來好像在微笑, 比較之前拍的照片,看起則比較莊嚴,雖然信眾大呼神蹟顯靈,但從比較科學的解釋,照片一個是平視,一個是仰望,角度不同,神像當然會呈現不同的面貌。
上 個月底農曆三月八號正是媽祖誕辰,位在旗山天后宮盛大舉行慶典活動,不過有信眾發現,安奉在大殿的這座媽祖神像,原本莊嚴的面容這幾天突然變了張臉,眼睛 微張,嘴角上揚,看起來好像在微笑,前後比較照片,之前拍的照片,眼睛緊閉,雙唇閉合看起來極具威嚴,不過對照這次拍到的照片,張開眼睛,看得到眼白,嘴 巴更是微微開啟往上揚,好像在微笑說話。
信眾:「就是高 興熱鬧,高興幫祂熱鬧,很久沒這麼熱鬧了。」信眾大呼媽祖誕辰,神蹟顯靈,神像本身也感到很開心,才會張嘴微笑,讓信眾看到,不過攝影鏡頭從不同角度拍攝 也發現,平視拍到的神像看起來眼皮往下,嘴巴緊閉,但換個角度,從下往上拍攝,則發現神像表情變了,眼睛、嘴巴微張,從科學立場解讀,應該是拍攝角度不 同,才會呈現兩種不同面貌。
信眾:「我覺得祂臉部表情還蠻嚴肅。」從攝影學角度,隨著光影變化,神像不管是從平視、側面、仰角,不同角度瞻仰,呈現的表情都不太一樣,不過對信眾而言,仍然相信媽祖神像是在對著大眾微笑,庇佑眾生。

      據說在百年多前,旗山主要的廟宇有天后宮、竹峰峙、福德祠等主要廟宇,三間廟祠結盟共同庇祐旗山市民,民國九十七年間遠傳電信老板歐寬敏及豐旗電話公司歐 進雄,父子兩因見福德祠金爐老舊,而共同捐贈金爐一座,正好竣工許,卡玫基颱風夾帶豪雨來襲,對全台帶來嚴重的水災,而旗山當然也無法幸免,可是說也奇 怪,這次的淹水就正好淹到遠傳電信的隔壁的檢驗所及對面商家,僅一牆之隔之遠傳電信確未淹水,此舉因而在民間廣為流傳。

旗山天后宮特色 ~ ~
旗山天后宮媽祖的特色是軟身設計,有五尺八吋高,四肢關節可活動,方便穿衣(據廟方元老說,目前全國僅三尊軟身媽姐),正殿上方,懸有道光二年 ( 西元1822年)『坤德配天』扁額一方,約二百年歷史。
天后宮內有兩套千里眼順風耳?因為第一對製作完成後發現做太小了,所以請別的師父重做一對,形成兩對的特殊景像。
第一對千里眼、順風耳
 
第二對千里眼、順風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