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清末民初湖南不是大發銀子就是濫發鈔票

 星辰在線-長沙晚報 
湖南官錢局故址。姚昆 攝 湖南官錢局故址。 姚昆攝 中華民國七年(1918年)裕湘銀行壹元。 中華民國七年(1918年)裕湘銀行壹元。 湖南官錢局鑄造的十兩銀錢。 湖南官錢局鑄造的十兩銀錢。
贝币。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貝幣。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資料圖片
本版撰文/記者范亞湘
官方在製造錢和發行錢,老百姓在掙錢和使用錢,錢一直在人們生活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 長沙市民樂之先生收藏的每一種錢幣的背後都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從清末民初湖南貨幣發行情況來看,錢發行得過多過濫當然不是一件好事
當時小吳門的湖南官錢局所在即現在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
俗語說得好:“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6月24日,樂之先生向記者展示他所收藏的錢幣時,風趣地說:“我收藏的這些錢可只能看,不能用的。”樂之先生是收藏家,但更是錢幣收藏專家,經常有關於古錢幣的收藏論文在相關專業刊物上發表。
原始社會末期的貝幣、春秋戰國時期的圜金、遼金時代的五筆正隆、各種版本的大觀通寶……樂之先生都有收藏,但更大一部分卻是“湖南造”。 “清末民初,湖南是有名的造錢大省之一,與四川等省有得一比。”樂之先生說。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委託使英大臣在英國訂購全套造幣機器,先是在廣東錢局機制銀元和銅元。 其後,各省紛紛購制國外機械鑄造銀、銅元,仿效機制銀元和銅元。 當時各省的造幣機大都訂購自英國著名的倫敦伯明翰造幣廠。 而英國精良的製幣機械的引入,也使銀幣沾染上濃重的異國色彩。
據《長沙市志》記載,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湖南巡撫陳寶箴委託朱昌琳、朱恩紱父子開辦湖南阜南官錢局。 第二年,陳寶箴奏請朝廷試鑄銀元,獲准後,他向英國希頓造幣公司訂購了造幣設備和全套“光緒元寶”鋼模,並在英國試鑄了若干一元和半元樣幣。
兩年後,湖南造幣廠鑄造了二角、一角和五分的銀輔幣,並製造了戊戌、己亥干支紀念銀幣。 湖南官局和其旗下的銀號還製造了阜南錢局、大清銀行、長沙乾益字號、湖南官錢局等四個版別的30多種銀幣。 記者看到,一枚湖南省造庫平一兩的光緒元寶,從其色澤上看,已經完全看不出銀子的光亮了。 “這枚銀幣現在的市場交易價格約為5000元,但這樣的銀幣已越來越少,沒有哪個收藏愛好者會願意放手的。”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五月,湖南新任巡撫俞廉三為了以示清廉,向朝廷奏請停辦官錢局。 但沒過三年,全國各地官錢局大為興旺,俞廉三自己也玩不下去,不得不恢復官錢局,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俞廉三籌設湖南官錢局,次年元月開業。
清《湖南通志》說:“湖南阜南錢局在長沙小吳門內,坐北向南,週以牆垣,雍正八年(1730年)開鑄。”湖南官錢局是由湖南阜南錢局改建而來,其地址也就是現在的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處。 6月25日,記者來到該處,在一片茂密的竹林掩映下,一個橢圓形的大石頭上刻有篆體的“湖南官錢局故址”字樣,同時,旁邊一塊石頭上刻有其來歷。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十月,湖南官錢局在常德設立分局,所發錢票由湖南官錢局在天津官辦石印局定印,有銀兩票壹兩、銀元票壹元、制錢票壹串文、銅元票壹百枚。 湖南官錢局自成立以來,共發行銀兩票約200餘萬兩,銀元票37萬元,銅元票880萬餘串。 票幣印刷精緻,信譽較好,被長沙市民稱為“台票”(藩台衙門發行的票幣)。 記者在清水塘古玩市場看到,一枚湖南官錢局鑄造的十兩銀錠(重357克),其標價為98000元。
“這些從湖南官錢局流出去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不僅流空了湖南省國庫,也流垮了大清王朝。”樂之先生以為,清朝被推翻,與清政府失去財政控制權不無關係。
“總的來說,清末湖南所鑄造發行的錢幣由於各自的數量都不多,流轉到現在卻成了極具收藏價值的藏品。”樂之先生說,當年,湖南官錢局鑄造發行的錢幣現在錢幣市場上並不多見。
鑄有舊湖南省長趙恆惕圖像的錢幣目前在收藏市場“奇貨可居”
清末,湖南官錢局流出去的是白花花的銀子,但到了民初,湖南銀行流出去的卻是花花綠綠的鈔票。
民國初期湖南政局動盪,兵災頻繁,主政湖南的軍閥也像走馬燈一樣更換。 相繼有譚延闓、張敬堯、趙恆惕等主持湘政,誰也不能保證搞長久,這些軍閥不僅在為湖南人謀福祉方面很“混賬”,而且,他們往往抓住短暫的執政時機濫發鈔票,撈一把就走。
民國元年(1912年),湖南都督譚延闓將“湖南官錢局”改組為湖南銀行,為湖南有銀行之始。 湖南銀行的主要業務為發行紙幣,代理財政金庫,經營存款、放款和匯兌,並附設湖南儲蓄銀行。 不管是裁兵補償、發軍餉,還是個人開銷,均用發紙幣的辦法對付。 印刷機將花花綠綠的紙幣印出來,一面市就開始貶值。 幾番倒騰,軍閥們的口袋裡滿了,卻叫老百姓們苦不堪言。 不過,民國五年(1917年),湖南造幣廠製造了面值一角的“中華銀幣”。 這是“湖南造”錢幣上首次出現“中華”二字。
然而,民國初期軍閥混戰,市場混亂,極大地阻礙了金融市場的發展。 1918年3月北洋軍進攻長沙,駐防桂軍將領提走湖南銀行巨款南逃,城內的散兵游勇也乘機入行搶劫,導致湖南銀行倒閉。
1918年,張敬堯入湘之後,獨攬財政大權,公私不分,中飽私囊,在湖南採取殘暴的搜刮政策,利用組織裕湘銀行廣發紙幣和發行惠民券等手段,將民間財富搜刮一空。 “反正發出去的就是一張紙,造價很低廉。”樂之先生說,由於紙幣漫天飛舞,張敬堯時期所發行的紙幣在收藏市場始終“賣不起價”。
“驅張運動”成功後,出現湘人治湘的局面。 但在“搞錢”的問題上湘人出身的軍閥卻和譚延闓、張敬堯一樣花樣百出,甚至更勝一籌。 趙恆惕主湘後,創辦了湖南通商銀行試圖大發紙幣。 由於湖南老百姓對譚延闓、張敬堯的濫發紙幣記憶猶新,已對紙幣毫無信任,故湖南通商銀行不久即倒閉。
無奈,趙恆惕只好改鑄銅幣和銀幣,只是這樣的政局卻始終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民國十一年(1922年),湖南省長趙恆惕公佈湖南省憲法,令鑄一元紀念銀幣兩種。 這枚銀幣正面為趙恆惕像。 這可以說是第一個印上湖南人圖像的錢幣。 “這種銀幣現在很罕見,在全國都不會超過10枚。”樂之先生打趣說,雖然趙恆惕在湖南期間並無甚麼建樹,但錢幣收藏愛好者還是很感激他的,正是他豐富了“湖南造”錢幣的內容。
這一時期的銅幣設計內容千奇百怪,比清末時期的局面還要混亂,不同時間或不同批次生產的銅幣內容都差距很大。 “湖南二十文銅圓”就是最好的例證。 樂之先生收藏的一套3冊18版的《中國大史記·傳世貨幣典藏》書中,涉及湖南鑄造的錢幣就佔了2版22枚。 其圖案就有文空心菊、文實心菊、文陽扁菊、實心團花菊、文陽點花、文無麥芒、文菱形花、文梅花、文梅花9繞等,每一枚錢幣的圖案都不一樣。
錢幣收藏者笑吟:“自笑愛錢非愛富,只是貪玩”
那些長著鏽跡的老錢,雖然並不一定昂貴,卻是歷史的見證,它們默默地述說著各個朝代的興衰和變遷。 “錢幣收藏,就是尋找歷史的真實面目,尋找一個個時代的縮影。”樂之先生說。
中國最早的錢幣是原始社會中期的貝幣,製造貝幣的材質是海裡的小貝殼,而不是淡水里生長的貝類。 “淡水貝殼製造的錢幣也有,只是這類錢幣因一出土就容易損壞,現保存完好的不多。”原始社會後期,出現了許多仿製貝幣,有石貝、骨貝、蚌貝、綠松貝和陶貝等。 記者看到樂之先生收藏的幾枚貝幣形體都較小,其長度約1.2厘米至2.4厘米左右;顏色大多呈淡黃色和乳白色,表面無光澤;貝殼開口處被磨平。
樂之先生提醒錢幣愛好者,現在錢幣市場上所出售的貝幣大多是普通天然貝幣。 “一枚天然貝幣的價格也就十來元。石貝、骨貝的價格約20元至40元左右一枚,綠松貝的價格稍高一些。”
每一種錢幣的背後都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在 收藏錢幣的過程中,要了解和錢幣相關的發行背景、流通環境等知識,並通過實踐進行辨偽,“這些都比獲得錢幣本身更重要。越是對古錢幣接觸得多,越覺得古錢 幣博大精深。”然而,這也是苦中作樂的事情,為此,樂之先生填了一闋《浪淘沙·藏品小賦·古錢》的詞:“點點复斑斑,時缺是殘,舊時面目有無間,不解當年 誰是主,長系腰間。 常置案頭看,幽趣猶酣,勤搜博訪費艱難,自笑愛錢非愛富,只是貪玩。”
樂之先生不僅可以說出古錢幣產生的時代背景,而且通過研究,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比如西漢末年,鑄造錢幣的工匠為了表達對王莽篡奪皇位的不滿,會在個別'泉'幣上做一些手腳,幣上的某一字不是少一橫就是少一豎,或者乾脆把背面的字顛倒過來。當時,工匠的這種行為是冒了很大風險的,也是難以想像的,但這種錯幣卻很受收藏人士的喜愛。”
“孔方兄”原來是為了錢幣鑄造和攜帶方便
在樂之先生收藏的錢幣中,有幾枚春秋戰國時期的錢幣,有形狀似鏟的鏟幣;有柄端均有環,柄上有裂溝的刀幣;有從貝幣轉化而來的蟻鼻錢和鬼臉錢。 其中,有一枚銅幣中央有一個圓孔。 “這樣的錢叫圜錢,也稱圜金、環錢,是方孔錢的前身。”樂之先生說。
當時,圜錢主要流通於戰國時的秦國和魏國。 秦統一中國後也統一了貨幣,其錢幣稱為“錢半兩”或“半兩錢”。 記者註意到,從秦朝的“錢半兩”到清朝末年的銅錢,幾乎所有的錢幣都是外圓內方。
現在,人們一談到錢,就有人會說到“孔方兄”。 據樂之先生考證,“孔方兄”一說來源於《魯褒傳·錢神論》:“親之如兄,字曰孔方。”宋代詩人黃庭堅也在《戲呈孔毅父》詩中云: “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自此以後,人們就稱外圓內方的銅錢為“孔方兄”了。 後來,又簡稱錢為“孔兄”或“方兄”。
古錢的方孔由來已久。 漢書《食貨志》中就有“錢圓函方”句,注曰:“外圓而內孔方也。”方孔銅錢無論銅質如何不同,大小如何不一,錢幣的中間都有一個四方形的孔眼兒。
樂之先生認為,這主要是由製造銅錢的工藝所決定的。 過去製造銅錢,採用的是熔銅鑄錢。 澆鑄出的銅錢輪廓不整齊,既不美觀,使用時也會刮手。 為了讓銅錢周邊整齊,就必須用銼刀將其修銼整齊。 如果一枚一枚地修銼,既費工夫,又不方便。 鑄錢工匠想出辦法,那就是在銅錢的中間開一個小孔,把一串錢穿在一根棍子上,一銼刀下去,那串銅錢的外緣都能銼到。 如果錢中間的孔是圓的,銼時銅錢會來迴轉動,就會有的銼到,有的銼不到。 於是,鑄錢工匠把錢孔做成方形​​的,穿進一根方棍,錢就不會來迴轉動,銼起來方便。
不過,也有人說是取之其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圓,含流通之意! 方,度量製衡之說。 錢幣外圓內方就是天圓地方、流通四海。
錢幣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與人們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古錢幣外圓內方,其方孔也是為了方便用繩子穿起來,便於攜帶。 “我們經常用'腰纏萬貫'來形容一個人富有,其實,過去的人們出門,還真是將錢用繩子穿起來系在腰間的。”
古人把錢叫“泉”是取“錢如泉水”之意
在古錢幣收藏界,常常可聽到“藏泉”一說。 有人說,“泉”是“錢”的通假字,所以,“藏錢”可以說成“藏泉”。 其實不然。
“泉”最早出現在錢幣上,是在西漢末年。 公元9年,攝政的王莽篡奪皇位,把西漢貨幣五銖錢一律罷廢,將“錢”一律改為“泉”。 先後鑄有大泉五十、小泉直一、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壯泉四十以及貨泉、布泉等。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乾部》雲:“古者貨貝而寶龜,周太公立九國圜法,乃有泉;至秦廢貝行錢。”按這個說法,泉顯然是秦朝以前的人們,企盼金錢的來源如泉流一樣這種樸素情結的假借稱謂。 但這個時候,錢幣上卻還沒出現“泉”字。 《史記·平淮書》中談到半兩錢、五銖錢有40多次,都使用“錢”字,無一處“泉”字。 直到百餘年後,才將“錢”改為“泉”。
“泉”字錢幣的由來,出自王莽自撰的《王莽傳》一文中:“今百姓咸言皇天格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夫'劉'之為字,卯、金、刀也。正月剛卯,金、刀之得皆不得行。”王莽感到五銖錢“銖”字的“金”旁,有繁體“劉”姓“金”和“刀”的標記。 為避免諱忌,抹去西漢的影子,盡廢五銖錢,並將其在前兩年攝政期間所鑄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等西漢貨幣一律作廢。
據考證,王莽錢之“泉”的意境,一是篆書“泉”的本身俱有“源泉”的條形。 二是取“泉”之流遍之意。 《漢書·食貨志》裡就說:“故貨,寶於金,利於刀,流於泉。”三是將錢文冠以“泉”字,表明“泉”為國家經濟命脈的象徵,國家將強化貨幣管理,嚴禁諸侯國私自鑄錢。
古人把錢叫“泉”,就是取錢如泉水之意。 《詩·小雅·四月》曰:“相彼泉水,載清載濁。”潺潺泉水,源源不斷地流出,形成小溪、江河湖海。 “錢”也就跟“泉”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