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勉薩畫派:藏地佛教繪畫的標準樣式

光明網 
勉薩畫派畫派唐卡 勉薩畫派畫派唐卡
根據羅布斯塔的主要弟子、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貢覺傑提供給的資料表明,西藏唐卡勉薩派的創始人為追古·曲英嘉措(亦稱藏巴·曲英嘉措) 。 曲英嘉措是著名藏畫和唐卡大師,十七世紀初生於後藏日喀則謝通門縣達那倫珠村,最初是紮什倫布寺的僧人,受業於四世班禪大師,後來成為四世班禪的專職畫師。 四世班禪擴建扎什倫布寺時,任命他負責設計製作壁畫與塑像,因其才能服眾,技藝出色,獲大師(烏欽)稱號。 隨後,受五世達賴喇嘛的賞識,擔任布達拉宮等多處重要寺院的壁畫和唐卡設計繪製,畫才盡顯,威望日隆,被尊稱為扎什倫布寺天成匠師活佛(鎖追古·曲英嘉措)。 除了繪畫,曲英嘉措還是一位傑出的雕塑師、木刻家和錦緞裁縫師,著有《縫紉要典》等傳世之作。
追古·曲英嘉措的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明泰昌元年至清康熙四年(1620—1665),在前後擔任扎寺、布達拉宮視覺設計師期間,他系統繼承格魯派推崇的勉拉頓珠的繪畫傳統,吸收當時在技法上別開一面的噶赤和欽則畫風的優點,包前孕後,創立了“勉薩派”風格。
其源自勉唐派傳承的造像,度量嚴格,色彩明快,人物造型修長靈動,以“蘭葉描”勾勒衣飾線條;在其具有裝飾性的山、石、樹、雲中最獨特的是青綠山水渲染技法層次豐富、細膩;富有欽則派特點的人物描寫,毛髮虛實變化,善於用灰色表現肌膚。 他 是一位造型能力極強,寫實技藝高超的大師,所繪人物形象特徵具體可感,靈魂世界呼之欲出,筆法輕鬆靈動傳神,傳達了渴望表現真實世界的審美要求,19 世紀的一份藏文文獻《畫師手冊》對追古·曲英嘉措的畫風稱讚有加:“作為美化冰川之地(西藏)的裝飾物及奉獻利益眾生的娛眼甘露而出現的這一奇觀,出自勉 薩曲英嘉措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這是使神與眾生感到歡娛的節目。”
在40 年的創作生涯中,曲英嘉措在扎什倫布寺和布達拉宮都留下了壁畫真跡,特別是紮寺通瓦敦丹殿壁畫最具特色。 在這裡曲英嘉措找到了使自己的靈性得以馳騁的自由,把虛無縹緲的神靈世界用真切可感的筆法展現,驚心動魄而又真切感人。 構圖中上方有噶赤派的大量空間,下方有勉薩派的豐富繁密,主尊造型準確靜穆,主尊之下的神魔小鬼、羅漢尊者,成為他施展寫實才能和藝術想像的廣闊天地。 人物造型生動之極,神氣活現,具備強烈的視覺張力。
確定無疑的曲英嘉措的唐卡真跡是四世班禪像,畫布背面有曲英嘉措的親筆簽名。 這幅用金汁描繪四世班禪的肖像寫實而傳神。 班禪的形象具有十分鮮明的個性特徵:嘴小鼻大,眼小微斜,五官集中。 精準的線描表現了人物真實的形體關係。 帽簷、領邊、衣紋表現出可以伸展的空間。 這幅金唐略施淡彩舉重若輕,足以名垂畫史。 作為四世班禪大師和五世達賴喇嘛的宮廷畫師,曲英嘉措的作品主要存留在扎什倫布寺和布達拉宮。 其所推行的勉薩派風格得到了格魯派的供養,獲得了政治、宗教和經濟上的有力支持,左右了畫師行會的發展,逐漸成為近代西藏最活躍、影響最大的畫派之一。
勉薩派把《度量經》作為製作壁畫、唐卡的嚴格標準,逐步形成了佛教繪畫的標準樣式。 “標準樣式”的存在,對美術史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勉薩派以“標準樣式”的強大影響力替代或是同化了勉唐派的傳承,表現了更廣泛的人民性。 其影響面之廣,歷史之長,畫家群之眾,畫作之多,都是歷史上任何一個畫風畫派都不能相比的,其影響覆蓋了藏傳佛教的所有角落。 曲英嘉措創立的勉薩派“標準樣式”出色地完成了藝術服務宗教的職能,成為藏傳佛教最具代表性的繪畫樣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