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湖南會館磚雕門額(局部) 清·湖南會館磚雕門額(局部)
趙克理 在揚州的老城區內,散佈著數百個建於明、清和民國早期的古宅名第。 這批古宅建築群中,既有官宦之府、鹽商宅第,也有書香世家、平民居所,青磚黛瓦下簡潔的外形透射出清雅、柔和、質樸之氣。 宅園合一的整體佈局,豐富的建築、裝飾藝術語言,兼融南北的設計風格,為居者提供了可居可遊的閒適環境。 這裡既無北京四合院的顯赫與豪華,也無徽派建築的繁縟與世俗,形成了“洗盡鉛華也從容”的揚派建築的獨特風韻,體現出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豐富內涵和揚州地域文化的鮮明特點。
1
揚州園林多是宅
揚州古民居多數宅園坐北朝南,呈東西窄而南北略長的矩形。 空間定位選擇與北京四合院“坎位巽門”相同的基本形制。 少數受位置限制的宅第,大門雖然開於其他方位,但內部建築依舊面南而建。 內部一般前宅後園,以庭院為主,園林為輔,園林藏於深宅後院之中。 如黃至筠宅園、何園均屬此。 也有因地制宜,巧妙利用隙地構園,園中有宅,宅中有園,宅園融於一體,如汪竹銘宅(汪氏小苑)。 體現出“揚州園林多是宅”的傳統風尚。
2
揚州古民居 裝飾多精美磚雕
門樓是揚州古民居建築的重要部分,也是整個宅園的外觀。 揚州民居門樓,位置多選“巽”位,與北京四合院如意門樣式相似,但又有所區別,無單獨屋頂,與倒座屋面齊平。 按其形可分為八字形、凹字形和一字形三種。 門樓兩側廊牆和門洞上方往往以磨磚對縫拼出六角錦,枋額上以適量磚雕裝飾,題材多花草和戲文人物。 屋簷處以仿木磨磚斗拱、簷椽和飛簷重疊,稱之“小三飛”。 整棟建築高者峭拔清麗、昂然肅穆,矮者平和細膩、自然親切。 大門臨街對面一般為照壁,與門樓遙相呼應,壁心磨磚菱形堆砌,中置陽刻“福”或“鴻禧”,今存留不多。
福祠和儀門是揚州古民居的重點裝飾部位,福祠正對大門,磨磚倚牆而砌,其形若建築立面,供早晚或婚喪慶典時敬祖神之用。 立面除磚刻拐子紋裝飾外,屋脊卷草紋,中間以蝙蝠相連,兩邊的吻獸為龍頭魚尾,寓意幸福連綿,“以厭火祥”。
右側儀門為進入正廳的通道,如盧氏鹽商宅的儀門,裝飾精緻而華麗,與門樓外立面裝飾手法相同。 門 洞上方兩側向內出挑象鼻子梟改以階梯狀磚飾構件裝飾,其上刻“棋琴書畫”,額枋上磚雕“八仙圖”,“小三飛”屋簷下與額枋間,六角錦做地,中間飾海棠形 “李白醉酒圖”,四周角隅分飾“三多”紋樣,與福祠一起,在狹長的天井之中,構成一幅極其精緻的裝飾圖景,反映出主人對詩意環境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與理解。
園林是整個宅園的閒適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小與宅園規模相關,如黃至筠宅內所築個園,充分運用不同石色和質感,疊四季假山。 整個園內茂林修竹,古樹參天,流泉倒影,四時納於須臾,宇宙撫於壺中,天地人融於一體,人的精神自由得以極大釋放,人的價值在營造中得以完美地體現。
3
“揚州八刻”在古民居 中的運用
揚州雖以“八刻”聞名天下,但在建築上並不張揚雕刻技巧,而是恰如其分地以簡潔明朗的圖案代替徽派建築裝飾的繁縟,顯得雅緻而大方。 石雕用之較少,一般只用於門枕石和少量的建築構件,圖案題材有:動物(鶴、鹿、馬、獅子、麒麟、鯉魚等)、植物花卉、卍字錦(路路通)、拐子紋、花瓶等,多取吉祥祈福之意。
木刻多用於門的裙板、建築捲棚桁條上的墊木、雀替等建築構件,或室內落地罩、家具等上面。 尤以前者最為豐富,常見紋樣有:平安如意、福祿壽禧、八寶寶器、迴紋卍字和錦紋等。
磚刻多使用於門樓、福祠、儀門的各種構件上,題材多植物花卉、戲文人物等,表達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祈求平安、健康、長壽、富貴的美好願望。 其重要的特點是盡量避免技法的炫耀,以點綴化的裝飾手法服從於建築所要表達的意境,毫無喧賓奪主之感。
4
揚州已成為研究我國傳統建築的一個重要地區
揚州古民居建築苦心孤詣於內部空間的經營,人們充分運用風水、術數、民俗隱喻等手法並輔之以揚州工匠高超的工藝,使這一可居可遊的建築環境品質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詩意化空間高度,體現出高度的人文關懷。 著名園林學家陳從周教授在參觀了揚州古民居後,曾感慨道:“揚州已成為研究我國傳統建築的一個重要地區,在我國建築史上具有重要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