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孔錢*民國通寶(北京保利2011秋拍拍品)
作者:潘才岳[微博] 最近筆者在新浪收藏頻道上發表過兩篇過關於古代銅錢的鑑藏,許多業內外的網站均有轉載,亦得到不少藏友的關注。 然而筆者微博及博客裡有不少讀者都留言或私信反應,希望可以再繼續撰寫關於古代錢幣的更多知識。
今晚筆者要撰寫的主題是,關於方孔源錢內的方孔。
古錢方孔無論是在結構佈局、虛實等方面,均給人以平衡、周到的美感。 是藏界內外所公認的獨特錢幣品種,深受藏家們所喜愛。
然而,關於古銅錢上的方孔來由也是錢幣藏界所探討的一個熱門話題。 一般人們都認為古錢方孔,寓意天圓地方,因而從自然環境演變而來;也有一種說法是古代的交通不發達,銅源稀缺,方孔形制既起到節約資源作用,又方便於穿線繩之用。 而根據收藏泰斗史樹青主編的《錢幣收藏三百問》一書中提到,古錢幣採用方孔的真正由來是緣於錢幣鑄成後需要扳開加以修磨的緣故。 為了使修磨方便快捷,目的在於成組的錢幣串在方形木棒上修磨時不會滾動,又可翻轉自如。
內方外圓,亦有皇權思想和統一天下的表現。 天覆地載於一錢之中,想必這個因素與當年秦始皇選用這一形制的錢幣多少都有些聯繫。 而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待,做人亦應如同方孔錢外圓內方。 在今年春節的前夕一位中山的中學同學生日,筆者應朋友的要求要贈送有意義的禮物。 於是便贈與他了一枚古代方孔銅錢,正是此寓意。
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親們對於方孔錢為何方孔的緣由都大體有了個了解。 這是,我們再來談談方孔錢的質量問題。 方孔錢,是我國古代各類錢幣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一般以銅質而鑄造。 自秦朝以後的錢幣均以方孔錢為主流,到民國時期結束。 很多藏友都以為方孔錢是以清代的“宣統通寶”為尾聲,非人也。 我們都知道方孔錢以秦朝的“半兩錢”,即藏界所說的“秦半兩”為最早。 在這裡需要筆者著重說明的是,方孔錢的末端。 中華民國時期的“民國通寶”才是我國流通錢幣史上最後的一個方孔錢。 當今收藏市場,見到的“民國通寶”基本都是贗品。 因為“民國通寶”在當時的發行量相對比較少,又加上文革期間人們對此類的歷史物品不敢多作保留。 因此其存世量並不大,真品出現在民間的機率較小。
筆者寫這類錢幣鑑藏文章除了融入了一些個人鑑藏經驗及簡要愚見以外,大部分的知識還是行內的前輩們所傳授,又或是如同一般藏友在鑑藏書籍上收集資料而綜合評析。 本人如同普通鑑藏者,並非代表權威。 歡迎諸位方家關注筆者的新浪微博或蒞臨新浪博客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最後再次提醒藏友們,古代方孔錢的鑑藏雖然投資門檻相對其他古董要低,但其造假水平並不遜於其他古玩收藏品。
2013年2月16日晚
於【岳寶軒】
來源:新浪博客博主潘才岳
博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886e4d0101ixc3.html?tj=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