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http://collection.sinaimg.cn/jczs/20130302/U6749P1081T2D105373F6DT20130302145922.jpg)
![銅鏡](http://collection.sinaimg.cn/jczs/20130302/U6749P1081T2D105373F7DT20130302145922.jpg)
![銅鏡](http://collection.sinaimg.cn/jczs/20130302/U6749P1081T2D105373F8DT20130302145922.jpg)
揚州遺存的唐代銅鏡以唐高宗、中宗和武則天時期的瑞獸葡萄鏡最多,其他如鳥雀花枝鏡、神仙人物鏡也是多見品種,而有銘文的唐代單龍雲紋鏡則應是揚州貢鏡的特殊紀念品種。
單龍雲紋鏡一般為黑漆古包漿,幽光內斂,古樸滋潤。 造型為八葵花形,內切圓形。 工藝為淺浮雕與高浮雕交織,華貴精美。 銅鏡主圖為一身作C形繞鈕盤曲單龍,氣韻極其生動。 單龍結構清晰醒目,龍首的雙角後翹,龍發須鬢細密飄拂,龍嘴向鏡鈕作吞珠狀,龍背鰭、腹甲、鱗片、肘毛刻畫得精緻準確,龍肢或蜷曲或伸展,整條龍作曲頸狀拱身翹尾游弋在飄逸的雲海中,佈局均衡大氣,令人驚嘆!
許多銅鏡研究學者認為唐代瑞獸葡萄鏡是凝結東西方文明的結晶,這主要是指紋飾而言。 今天我們所見的瑞獸葡萄鏡形狀多異,除圓形外還有多邊菱形、葵形、方形、亞字形等。 從造型上來看是對以前圓形鏡的突破,而鏡鈕也不再表現為圓鈕,出現了平伏的蟾蜍形。 瑞獸葡萄鏡常分為內外兩區,內區一般有數個獸類動物或臥或攀援遊戲;外區一般為纏枝葡萄紋,葡萄累累葉子,物像飽滿,層次分明清晰,反映了唐人生活美滿富足,鏡緣一般裝飾流雲紋和捲葉紋,這些還多少保留漢鏡紋飾的影子。 瑞獸葡萄鏡是揚州上世紀出土最多的唐鏡品種,雖多但名聲很大,當前市場拍賣價都在萬元以上。
鳥雀花枝銅鏡流行時間約在唐中宗神龍年間到玄宗天寶年間,經歷了開元盛世的唐人,由於生活的寬鬆和自信在銅鏡裝飾藝術上開始追求身邊的自然風光,一草一木、自由飛翔的鳥雀、風和日麗的雲朵都成了揚州銅鏡紋飾創作題材。 唐代鳥雀花枝銅鏡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飛鳥總是羽翼張揚呈向上騰飛動感,立鳥都是引頸昂首眺望的靜態,花朵枝葉肥碩茂盛,這也說明唐代揚州社會國泰民安,人們富有進取心的心態通過蓬勃生機的鳥雀花枝鏡呈現出來。
漢唐銅鏡佳品,歷經千年還不鏽的原因,主要是古人採用了近似現代鎦錫法工藝,就是將錫汞合金塗於鏡面加熱,使汞昇華而獲得銀殼表面鍍層。 經過千年以上慢慢氧化,銀殼面過渡成黑漆古,行內稱之為黑漆古或亮銀麵包漿,唐鏡一般比漢鏡更厚,因為唐鏡比漢鏡錫含量更多,這利於唐鏡對更高凸精細線條的製作。 此外,厚度也是為了彌補錫多硬度不足、脆度也大的弱點。 從存世唐鏡來看,揚州唐代貢鏡見證了揚州金屬工藝的輝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