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

藏友展示齊家五孔玉刀(圖)

蘭州晚報 
齊家五孔玉刀 齊家五孔玉刀
甘 肅2012文物藝術精品展覽上,蘭州收藏家馬治平先生的一把齊家玉刀,經專家組評定為古玉類一等獎,理由是:“齊家文化距今約3500年至4300年。此 刀器型碩大,單面鑽孔,包漿圓潤,為齊家文化玉器中的代表之作,保存完整,實屬罕見。”這件玉物的榮譽,乃若干名專家以組為單位授予的,其權威性似乎不容 置疑,但又不盡然,我的話並沒有否定該刀的意思,只是覺得“包漿圓潤”的評語,妥帖與否,想談出來請大家一讀。
我不止一次欣賞了這件長60厘米、寬13厘米的五孔玉刀,表面泛黃,土跡斑斑,哪來的“圓潤”的包漿? 古玉的包漿,不是常說的人為盤玩或常年置於案頭,與空氣、熏煙等接觸多了產生的嗎? 難道在地下也能形成地上似的包漿? 查 何建波、李海編著的《我愛收藏·古玉三十講》“包漿”一節曰:“在古玉鑑別中,包漿是一個通俗字眼,學名應該稱之為氧化膜。玉器在一個相對長的時間裡,通 過土壤、空氣或手摸的作用,其表面產生了一層"膜",因為這層膜看起來比較濕潤,似乎被塗了一層"漿",所以稱之為"包漿"……玉器包漿的最主要成因是玉 器與外界"非磨損性、非腐蝕性"接觸。接觸的程度、時間不同,包漿的薄厚、質感也就不同。如果一塊剛剛做好的紅山文化玉器被置於一個不透風、不滲水、不沾 土的匣子裡,玉器本身又被若干層纖細、乾燥的絲布包裹,並沒有任何移動,那麼,即使過了6000年,這塊玉也會完好如初,找不著任何一絲包漿的痕跡。”由 於前面的話說得太滿,所以後面的就讓讀者迷惑了,“在地下形成的包漿沒有把玩的痕跡,主要係土壤中的水分所致,這類包漿體現出一種亞光狀態,而傳世把玩的 包漿由於手油和空氣的介入,包漿的色澤顯得油光。”不過對所述給予梳理,他們還是提出了地上包漿“濕潤”、“油光”,地下包漿“亞光狀態”的觀點。 李 彥君、仝宗莉編著的《中國藝術品收藏鑑賞百科全書·玉器卷》附錄“玉器鑑定術語”,對“包漿”的註解明確:“指玉器埋在地下或傳世中,由於各種物質包裹在 玉器表面形成的一層新物質。包漿中有溶解性礦物質的凝結物,有附在表面的墓土或其他腐爛雜物,傳世的多為污垢型包漿。”將傳世玉器上的包漿貶稱“污垢”, 我是不贊成的,因為你用牙膏或香皂去洗淨玉器,可只要淨手稍一盤玩,它就會從內發出油脂般的潤澤。 所以我以為,從大眾化的角度去考慮,能否把生坑玉器的包漿改稱為“墓土沁”或“灰皮殼”,而將盤熟的老玉器上的氧化膜,繼續保持原來的習慣叫法“包漿”,然後類推,把齊家五孔玉刀“包漿圓潤”的評語能否改為“皮殼老舊,土沁自然”? 雖然這僅僅是一種事後的建議,也許至少有益於將來對包漿的確切了解吧!
順帶還想弄明白的,是為何​​所有新石器時期的玉刀上要鑽孔,並以單數(我僅在圖錄上見過一件紅山文化的四孔玉刀,​​從鑽空分辨,刀脊處並列的三孔,應晚於刀把處的單孔,可能是由使用工具向祭祀器過渡時留下的痕跡)為標準? 鑽孔在早先便於穿繩縛在手上勞作,到後來則宜於系掛起來祭祀,應不難理解,那麼上鑽3、5、7、9、11、13個孔,其中又會藏著什麼玄機? 翻閱了我能看到的玉器書,尋不見只言片語,卻從古人對單數的崇拜上找著了答案。 原來,奇數代表陽,偶數代表陰,陽是尊位,陰是卑位,陽代表生,陰代表死,這就是古人不喜歡偶數的原因。 另外,古代都說皇帝是九五之尊,而它的源頭可能與玉刀的鑽孔越多,等級就會越高貴有一定的聯繫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