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兩間媽祖廟 ~ 南天宮與進安宮的歷史故事
小小的南方澳面積不過兩平方公里,可是在距離不到五百公尺之間,供奉媽祖的廟宇卻有「南天宮」和「進安宮」兩間,而且規模都不算小,這在全台灣可說是絕無僅有的情形,特別是供奉「金媽祖」的南天宮更是名列全台三大媽祖名廟之一,其間的發展過程實是神奇有趣。
首先,先來談談「南天宮」的由來。原來南方澳在台灣光復後
不久,因為港口優良,漁場豐富,吸引了來自全省各地的漁民聚集此地討海為生。經年累月的海上生活,難免會碰上颶風駭浪,令人船折損等事件發生。為求四時平
安,漁獲豐登,於是有人提議興建一座專門慈悲護航的媽祖廟。民國三十九年的冬天,一位黃姓的老書生建請地方士紳簡阿祥號召地方人士發起建廟事宜,並成立媽
祖廟的創建委員會。
原先,委員們是想迎請當時供奉於昭安宮裡的那尊小媽祖到新
廟坐鎮,但未獲神允。接著又想從北港朝天宮媽祖廟分火,同樣未得結果。最後只得請示神意,在南方澳後山取材大樟樹刻成媽祖神尊,並直接向天庭請神降臨下
駐,終於在民國四十五年的十一月十八日全廟落成。從此,南天宮成了南方澳漁民的信仰中心,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的前後三天成了南方澳一年當中最
重要也是最熱鬧的日子。媽祖生這一天,「南天宮」一定請「昭安宮」的「老媽祖」到「南天宮」當主賓。而到南方澳吃拜拜的客人也總是讓這個小漁村的交通為之
癱瘓。媽祖生這一天甚至成為南方澳地區漁船船東和「海腳」(漁船上的顧員)一年之間工作契約訂定的起始或結束日。縱然如此,「南天宮」在全台灣還是名不見
經傳,香客僅限於在地漁民,每年頂多收個十幾、二十萬的香火錢,一碰上颱風、地震、天災,修修補補之後便所剩無幾,就這樣慘淡經營,從建廟完成後的三十多
年之間,南天宮一直只是台灣東海岸一間默默無聞的漁村小廟而已。直到民國七十六年的七、八月發生了「五尊湄洲媽祖」事件後,使得南天宮的命運從此改變,一
飛沖天。此時暫且不表,稍後再述。
民國六十三年秋天,國軍的「龍淵計劃」將北方澳闢建為海軍
中正軍港,所有北方澳全部居民強制遷移至南方澳,並分居兩處,一處在原來的南安國小舊址,名為「北濱一村」;另一處在內埤沙灘的堤防上,名為「北濱二
村」。北方澳居民當然也將他們有兩百年歷史的「老媽祖」神像一併迎請至南方澳。如能將「老媽祖」安置在同是供奉媽祖的南天宮,本是一件最理想的事,不料北
方澳人盛大的仰神陣容嚇住了當時還是小廟的南天宮,迎接失禮,甚至忘了敲鐘擂鼓。讓離鄉背井的北方澳人有被冷落的感覺,於是拂袖離去。集體遷村,原本迫於
無奈,根本沒想到要在南方澳再蓋間媽祖廟,但因此事,更堅定了北方澳人必須自立自強的意志,同時也埋下了南方澳第二間「媽祖廟」的種子。只是南方澳地窄人
稠,一下子找不到土地蓋廟讓「老媽祖」容身,只好暫時安置於「北濱一村」的民宅裡,這一住就是十年。
十年間,北方澳人生聚教訓,後經士紳陳東海、林玉通、曾添
賜及一些熱心人士的極力爭取,終於民國七十二年間獲得當時省交通處同意撥用第三漁港前的土地二百餘坪作為重建祖廟之用。民國七十三年適逢農曆甲子年,節氣
又有雙立春、雙雨水,建廟委員們咸感吉兆,於是選定該年元月十五日吉辰,請當時的縣長陳定南先生主持破土典禮,並於四月中旬正式開工。建廟資金的來源,除
了原先軍方補助遷廟的基金四百餘萬之外,在一星期之內,全村就募集了一仟八佰多萬的重建善款,從這一點可看出北方澳人的團結和對「老媽祖」信仰的虔誠。
歷經五年的努力,於民國七十七年的農曆十一月十一日全新的
「進安宮」舉行慶成大典,新廟巍峨壯觀,氣勢非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總幹事曾添賜先生的強力策劃與堅持下,新「進安宮」以幾百年的宏觀建設,上選的
石材木料有別於一般的水泥石灰,美輪美奐的木刻石雕為南方澳留下了一座藝術瑰寶,北方澳人在南方澳的信仰中心至此終告完成。然而在這五年期間,全北方澳人
把所有的精神全部灌注於新廟的重建,對於外界的事物較疏於注意,也因如此,「進安宮」錯失了一次晉身全國名廟的機會。
話說回頭,由於北方澳人的地域觀念較強烈,村民也較團結,
在北方澳集體遷村以後的一、二十年間,同是信仰媽祖的兩澳居民,在宗教行為上卻顯得壁壘分明,正是前述「迎神事件」的後遺症。雖然兩澳的居民都信奉「媽
祖」,但是北方澳人總認為「進安宮」的「老媽祖」歷史比「南天宮」的悠久,也更正統。每年媽祖生的那一天,迎神出巡的行列如果在同一條街遇上,雙方總會為
了誰該讓誰先過而對立半天,結果也總是不歡而散。因為如此,更加強了北方澳人重建「媽祖廟」的決心。所以後來當南方澳人聽到北方澳人要另建媽祖廟時,不由
得擔心起來,擔心的原因之一是,南方澳原來就腹地就小,同時存在兩座媽祖廟似乎有點多餘浪費。更擔心的是北方澳的媽祖廟一旦成立,兩澳的百姓誓必更形對
立,對於地方的發展恐怕不利。但北方澳人始終自覺沒有自己的「媽祖廟」,在南方澳將永遠難以「立身」,所以一旦大老號召建廟,一星期之內就能募集一仟八百
多萬的重建基金,正是多年心願累積,眾志成城的結果。
民國七十年代,台灣漁業漸漸蕭條,當時因大陸尚未開放,物
資還十分便宜,尤其是兩岸睽違了數十年,台灣人對於大陸的每樣物品都非常有興趣,於是轉趨大陸沿岸走私的船隻如雨後春筍般增加,走私的項目除了漁貨之外,
還有各種藝品、農產,特別是大陸的酒類,不知風靡了多少台灣人的胃口。當時最大的走私轉接地正是宜蘭外海的龜山島週邊海域,每當夜幕低垂,龜山島四週走私
漁船的漁火閃爍,彷彿一座海上不夜城,因此當時一般人總是戲稱大陸的走私品都是「龜山牌」的。
民國七十六年的農曆七月二十九日,一艘宜蘭頭城籍的漁船進
豐三號因逢海上颱風警報,專程從基隆八斗子漁港趕回頭城大溪港避風浪,抵達頭城外海時卻遇狂風巨浪,白霧茫茫,辨不清港口方向,幾經折騰,乃轉往南方澳漁
港。在檢查哨作入港安檢時被發現密倉內堆滿了大陸酒、走私品以及好幾尊的神像,其中包含了五尊湄洲帶回來的媽祖神像。結果這些東西統統被沒入蘇澳分局,準
備銷毀。
第二天報紙圖文並茂地披露了這件漁船走私的消息,五尊媽祖
神采奕奕的照片,吸引了縣內幾個供奉媽祖廟宇的注意,大家都想要得到這五尊真正從湄洲來的媽祖,可是卻都不得其門而入,其中南方澳南天宮的行動最為積極,
主委林源吉一早便和幾位委員去找本鎮國大代表楊吉雄先生幫忙說項,恰巧當天楊國代正好有事要面見當時的副總統李登輝先生,於是順便就把這件事和地方的心聲
一併向李副總統報告。很快的,經過李副總統的授意,打通各有關單位的關節,於是政治的歸政治,民間信仰的歸民間信仰,這五尊媽祖神像終獲「特赦」,准將這
五尊神像「暫時」交由南天宮保存,供信徒膜拜。可是這才發覺,原來南天宮當時尚未有合法的法人登記,不能正式行文接收,結果最後是透過蘇澳區漁會出面依法
接收後再轉贈給南天宮供奉的。
南天宮對這件事情的處置方式真可說是「迅速確實」,當別的
廟宇還在想方設法的時候,五尊湄洲媽祖的神像早已經到了南天宮的供桌上了。事後,頭城鎮民群情激動,認為這五尊媽祖神像係由頭城籍漁船所載回,理應交予頭
城的廟宇供奉。可是南方澳的居民都認為「先入關者為王」,事已至此,分明是天意使然,堅持不讓,頭城的人也莫可奈何,於是大事底定,這五尊湄洲來的媽祖神
像,終將為南方澳帶來空前的全新氣象。
話說五尊媽祖決定歸南方澳南天宮保管以後,南天宮曾因舊廟
窄小,空間有限,同時為了地方和諧,曾有意轉送兩尊湄洲媽祖給鄰近的進安宮供奉,以示友好。可是當時的進安宮新廟初成,氣勢雄偉,委員們唯以二百年歷史的
「老媽祖」為尊,對於這幾尊和大陸藝品、燒酒一同走私進來的小媽祖根本看不在眼裡,村裡的大老有人認為這種大陸街上到處垂手可得的「軟身媽祖」,看起來像
布袋戲偶一樣,何況未曾開光就冒然請到廟裡恐有不妥,於是一口回絕了南天宮的提議。
南天宮將這五尊湄洲媽祖神像安置在窄小大殿的供桌上,並擇
定農曆的八月二十日為其正式安座日,報紙又再一次報導了南天宮安置五尊湄洲媽祖的消息。不料安座當日,只見全省各地的媽祖信徒一批批如潮水般的湧來,差點
把南天宮擠爆。原來台灣與大陸分隔了數十年,絕大部份的媽祖信徒都想看看真正從媽祖的故鄉「湄洲」來的媽祖到底長得什麼樣,更何況大家也都相信從真正媽祖
發源地來的媽祖肯定比台灣本土的媽祖更靈驗。這是當時誰也沒有想到的「本尊」效應。結果三天下來,光是「平安紅圓」就被進香客吃掉了八千斤,聽說南方澳在
地專業磨糯米漿的機器被磨壞了三台,後來還是請羅東的工廠幫忙才完成任務的。每天來朝拜湄洲媽祖的信徒摩肩擦踵,一天的香火錢有時竟達百萬以上。從此南天
宮否極泰來,也開啟了南方澳兩間媽祖廟間的競爭史。
全國的媽祖信徒何其多,「南天宮」的五尊湄洲媽祖安座之
後,全國的旅遊公司都把握了這一新賣點,遊覽車一部接一部載來香客,他們對遊客的宣傳是「到南方澳南天宮參拜真正從媽祖故鄉來的媽祖,很靈感喔!」,尤其
是「軟身媽祖」的手腳是活動的這一點,也被拿來作特別宣傳,結果香客口耳相傳,到最後竟變成「到南方澳參拜的媽祖,聽說手腳會動,還會走路喔!」。如果要
論南天宮興起的功勞,遊覽公司的大力推薦與宣傳實在當居首功。
原來媽祖的雕像可分為「軟尊」與「硬尊」兩種,所謂「硬
尊」就是整尊神像包含了衣服和紋飾以一塊材料雕塑而成的,其全身的雕功,非得出師的師傅無法勝任。而「軟尊」的神像除了身體主架構外,手和腳是可以拆卸分
離的,製作上較容易,師傅負責把神像的面部雕好,其他較不重要的手腳、軀幹部份便可交給徒弟處理。還有「軟尊」的衣飾也可以有較多的變化和時常更新。因此
大陸為了因應日益增多的市場需求,多以生產「軟尊」的神像為主。南天宮供奉的五尊湄洲媽祖正是這種「軟尊」的媽祖。
自從五尊媽祖安座之後,隨著「刈香」香客的增多,要求迎請湄洲媽祖分身的信徒也與日俱增,「南天宮」儼然成了全台灣湄洲媽祖唯一公認的輸出站,於是到大陸
走
私藝品和酒的漁船又多了一項任務,載回更多的「湄洲媽祖」。民國七十六年年底,大陸才剛剛開放,物價跟台灣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一尊二尺高的媽祖神像在湄洲
不過幾百塊台幣,經過廟宇過爐再分靈出去,每尊身價即上漲百倍,而且是來幾尊,市場就消化幾尊,幾乎有供不應求的趨勢。兩三年下來,南天宮可說是拜湄洲媽
祖之賜嚐足了甜頭。
民國七十六年的農曆九月九日適逢媽祖昇天一千週年的紀念
日,全國媽祖廟的代表大老「北港朝天宮」為宣揚媽祖慈悲救世懿德,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舉辦了一次「北港媽祖環島繞境活動」,南天宮雖然場地比進安宮
窄小,但因供奉了五尊湄洲媽祖而被選為駐蹕代表站。該年的農曆十月十八日下午四點五分左右,「北港媽祖」經過進安宮門口卻過門不入,經過該廟委員曾添賜及
陳東山等人向北港朝天宮董事長郭慶文的極力交涉仍不得要領,結果一群信徒二十多人擋在媽祖座車前面,不讓該車前進,雙方僵持約二十分鐘,最後郭董事長親自
捧著媽祖神像進入進安宮,才化解爭執。新落成的「進安宮」自從拒絕了五尊媽祖之後,雖也香火鼎盛,但人氣比起南天宮卻總是略遜一籌,大部分外人都認為來自
湄洲的媽祖才是正宗的代表。這從上列的事件可以看出端倪。
南天宮自從供奉湄洲媽祖後,初嚐了「出名」的滋味,但在見
識過「北港媽祖」出巡的陣仗之後,自認根基太淺,擔心香客從此會被吸引走,於是委員們決心百尺桿頭更進一步,便開始醞釀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陸直航活動,希
望能藉著該活動創造更廣大的全國知名度。民國七十八年年初,南天宮決定於該年農曆的三月初為離鄉已三年的湄洲媽祖辦一趟「送媽祖回娘家省親」活動。號召一
打出,全南方澳港想要參加送行的船隻出乎預料的踴躍,竟達數百艘之多。最後經問「神意」,決定選擇南方澳較新與較大的漁船共十九艘成行。後來因南天宮要召
開信徒大會,日子一再延宕,最後比原定計劃慢了一個月,於農曆的四月一日開航。出發當天,除了要到湄洲的十九艘之外,另外護送出港的大小漁船也達一百零四
艘,對於這次的行動,政府單位雖然早已知悉,但是當天的漁船都以「出海捕魚」的名義申請出港,港檢單位也不得不放行,港內熱鬧非凡,一百多艘的漁船引擎齊
發,彩旗飛揚,壯大的陣容猶如一支正要「反攻大陸」的隊伍。
再說進安宮自從南天宮一舉成名之後,兩年來也無時不在思考
反敗為勝的策略,當得知南天宮要到湄洲祖廟刈香後,也積極策劃同時隨行,後來雖然南天宮因廟務延期,進安宮卻把握機會如期出發,廟裡的大老曾添賜、陳東
山、林玉通、林火全等人也是以出海捕魚為名,目標正是直航媽祖的故鄉-「湄洲祖廟」。
進安宮一行人首次因廟務正式拜訪祖廟,雖然人少,但仍受到
大陸熱烈親切的歡迎。當時的大陸才剛開放,對外面的世界尚看不清楚,而且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因此對於一些宗教文物根本未加重視,因此廟內的東西,只
要你出得起價錢,幾乎都可以出讓。進安宮一行人在祖廟參拜後,四處流覽之際,發現了二尊六尺多高的「媽祖附駕」,一為「軟尊」,一為「硬尊」,聽說是之前
有位台北板橋人請祖廟代為雕塑的,後來可能因為體型太大搬不上飛機客艙而放棄在祖廟。於是和祖廟洽商,選擇了其中之一的「軟尊媽祖」,請回台灣供奉(「硬
尊」媽祖於一個月後也被南天宮請回)。另外在旁邊的殿宇,林玉通又發現了台灣不曾見過的神像,那就是媽祖的「父母雙親」,可是兩老好像是灰泥所塑,固定在
供桌上,無法搬動,便商請祖廟依樣另雕塑兩座「軟尊雙親」神像,說好下回再來迎請。一行人回到台灣的時間是農曆的三月五日的黃昏,雖然也有迎接的隊伍,但
是場面不敢太過舖張,畢竟兩岸直航還是不被允許的。總計這第一次用漁船直航,共載回了二十多尊二尺多高的「小媽祖」和那尊六尺三寸的大型「軟尊」媽祖。
在兩岸直航這一項目,進安宮算是贏得了第一回合,二十幾尊的「小媽祖」一下子全被請光了,「湄洲媽祖第一附駕」的名氣為廟裡帶來了空前盛況,可是這美景才維持了一個多月,光彩又被南天宮給搶走了。
話說南天宮打著「送媽祖回娘家」的口號,號召南方澳十九艘
同行的船隊,終於在農曆的四月一日一早出發,二百多艘送行漁船同時出港的場面,打破了南方澳建港以來的記錄。船隊迤邐數里把媽祖送過龜山島之後才個自返
航。而成行的十九艘漁船航行到鼻頭外海時卻碰到了一點小意外,其中一艘新建益六十六號的主機發生故障,在海上漂流並和船隊失聯,後經在附近作業的新德益號
漁船發現,加以拖救並和船隊聯絡才又成行,新德益號漁船在得知船隊的目的後,臨時加入,結果到達湄洲的船隊變成二十艘。
除了船隊之外,南天宮的總幹事潘金宗也同時率領著另外一批信徒二百多名搭乘飛機經香港前往湄洲會合,海空兩路數百名的香客,成為兩岸隔離四十年來台灣第一批最大規模的朝聖團,不但為湄洲祖廟帶來空前的盛況,也為台灣信徒到湄洲朝聖開啟全新的一頁。
數天之後的農曆四月六日,朝聖的船隊返航南方澳,海上、岸上
的接駕人潮真的只能以「人山人海」來形容。南天宮因此次違法的直航行動,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更因首次正式迎回二尊湄洲的大型媽祖和將近百尊的「小媽祖」
而成為全國供奉媽祖的重要廟宇之一。政府對於闖關的二十艘漁船和二百多名船員的違法問題十分頭痛,如果依法判刑,勢必影響南方澳一千多口人的生計,結果最
後以緩刑結案。話雖如此,可是在全國一片「湄洲媽祖熱」的需求下,兩岸之間依然往來頻繁,只是行動化明為暗,不似之前明目張膽。「南天宮」和「進安宮」之
間也為吸引更多香客而開始暗中較勁。不久進安宮第三趟到湄洲就迎回「媽祖雙親」的聖像,這是台灣首次供奉湄洲媽祖雙親的開始。南天宮也不甘示弱,擔任代書
業務的林清森知道證照文書的重要性,馬上到湄洲祖廟取得一張聘書,上面寫著:「為發揚媽祖濟世護航神聖懿德,發展鄉邦宗教文化事業,增進胞誼親情,特敦聘
南方澳南天宮為本宮台灣總聯絡處。福建莆田湄洲媽祖廟董事會,一九八九年六月十日。」
正是這張證書,讓南天宮在全國五百多家媽祖廟中嶄露頭角,奠定名份與地位。全國的信徒也因此認定「南天宮」較之「進安宮」更具湄洲媽祖的代表性。總之在民
國
八十年代初的前後幾年之間,南方澳的兩間媽祖廟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藉漁港的地利之便,互相競爭之中,用漁船帶回了無數的「小媽祖」,兩家媽祖廟
成了當時台灣需求「湄洲媽祖」的供應中心,不但打響了全國知名度,也增加了可觀的財富與資產。
利雙收之後,南天宮便想擴大廟宇的版圖,首先就是併購土
地,增建後殿。計劃出爐之時,有人建議在三層樓高的後殿屋頂上加蓋一尊一百四十九尺,約十五層樓高的媽祖立像,目的是想高過廟前的「筆架山」,並作為海上
船隻的地標兼燈塔使用。只是這個計劃推出了一年多,卻一直無法落實。原因是地質不夠堅實,腹地不夠廣闊,十五丈高的大媽祖無論如何也建不起來。廟方正在頭
痛之際,當時擔任宜蘭縣觀光協會總幹事的筆者提出了另類的建議,我認為即時一百四十九尺的大媽祖能建立起來,這尊用水泥建構的神像常年受到颱風、地震以及
天候的影響,設想一百年或二百年後,必定只有毀滅一途,與其明知這樣的結果,不如另外思考可以萬年長久之計。於是拿了一張民國七十六年在泰國金佛寺拍的金
佛照片,提供給廟裡委員參考,並建議以「金媽祖」作為替代的構想。初時,廟裡的委員對這個建議尚無法理解,後經當時的總幹事潘金宗的極力支持,約半年的熱
烈討論後始通過「金媽祖」的議案。
是南天宮收回了所有一百四十九尺「大媽祖」的文宣廣告,接
著成立了一個「金媽祖會」的單位,凡捐助新台幣一萬元基金給「金媽祖」鑄造金身者,皆是「金媽祖」會的會員。這個計劃推出之後,得到意料之外的回響,不但
「金媽祖」的金身隨著基金的湧入而不斷的增大,原先稍為拮据的建廟經費,也因「金媽祖」的計劃而得到舒緩。
民國八十四年農曆八
月十六日,莊嚴肅穆的「金媽祖」終於舉行安座大典,淨重二百零三點八公斤純黃金的「金媽祖」於子時用吊車安置於新建後殿的三樓,並請當時的縣長游錫主持
開光點眼,神座仿照紫禁城的太和殿設計,具體而微。二樓則安置著一尊大陸雕刻的硬身媽祖,號稱是用一塊木頭雕刻全國最大的媽祖。一樓的媽祖也是來自大陸的
「軟尊」媽祖,親切微笑的表情,是國內難得一見的好作品。只是大陸的品管質量不佳,不久之後,二樓那尊全國最大的媽祖神像面部便出現了瑕疵,三年後變成嚴
重的缺陷,成了麻臉,神像莊嚴盡失。於是廟方有意重塑二樓的神像。幾經研究,最後為配合媽祖粉面(代表在生面相)、黑面(代表救苦救難面相)、金面(代表
得道昇天後的面相)三相的傳說和中國人「金玉滿堂」的吉兆期許,決定以深色的玉石為雕塑新媽祖的材料,幾經波折,於民國八十九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在加拿
大找到一顆重達二十噸的高級翠玉,購回台灣後馬上送到花蓮委請劉萬枝及葉雙寶兩位師傅進行雕刻。同年的農曆八月二十日午時,全國最大(重達五噸)的「玉媽
祖」神像,終於在南天宮的二樓完成安座,原本被邀請主持開光點眼的陳水扁總統臨時有事未能蒞臨,第二順位的劉守成縣長以為總統會來,便出國洽公。結果,這
個為「玉媽祖」開光的榮幸最後落到縣議長林榮星的身上。
又說回頭,民國八十
四年中秋,自從「金媽祖」完成安座之後,南天宮的香火盛況達到空前的高潮,香客摩肩擦踵,廟裡幾乎每天爆滿,濃厚的香煙彌漫整個殿堂,才沒多久,原本五彩
繽紛的雕樑畫棟被燻得有如炭窯般一片漆黑,而且還黑得發亮,煙燻的程度遠遠勝過百年的老廟。到了該年農曆年底一結算,光是香火錢的收入竟達好幾個八位數。
「金媽祖」的安座,不但為南天宮帶來名利雙收,吸引有如過江之鯽的觀光香客,也為南方澳帶來無限的商機。所有外來的觀光客湧入南方澳的第一眼都會先看到氣
勢雄偉的「進安宮」,大部分的人也總以為這就是供奉「金媽祖」的神殿,入廟後就問:「金媽祖在那裡」?廟方的工作人員總是無奈的把香客再指引到另一家媽祖
廟,心裡的滋味可想而知。一年後,進安宮終於忍不住到大陸請師傅以高級的大塊上材雕刻媽祖聖像,外表全部安上金箔,而且一次請回兩尊,供奉在大殿的兩側。
從此,進安宮也有了自己的「金媽祖」。後來宜蘭四結的「金土地公」和大里天公廟「金天公」的誕生大概也都是濫觴於南天宮的「金媽祖」,雖然知名度皆不如前
者,不過卻使得宜蘭的天空從此一片金光閃閃。
( 轉載雅瀧網路世界-媽祖世界 作者:廖大慶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