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伍炳亮:明清風格家具的作偽與辨偽

 中國紅木家居網

按:該文已發表於2012年12月第251期《收藏》雜誌上,題為《淺談明清風格家具的作偽手段與辨偽方法》。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盛世玩收藏”的氛圍越來越濃,而中國傳統明清紅木家具的收藏領域以其拍賣成交價格高、成交率高、行情走勢穩、投資收益大等特點,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傳統明清老家具的收藏熱潮也隨之繁榮興盛起來。 然而,真正到代的明清古董紅木家具有限的藏品數量和市場上層出不窮的“黃花梨”和“紫檀”的“重工重器”形成了明顯的反差,花巨額資金買來的“明代家具”卻是當代仿品的新聞在收藏圈內也時有所聞。
對傳統紅木家具的仿製,有二種情況,第一種是以文物複製或收藏為目的,用精工細作仿古如古的方式,來高仿家具款型,買家和賣家之間都清楚交易的紅木家具是仿品,這種方式是合理合法的。 另外一種則是用仿製的手段,將仿製的家具充當“明清時期的老家具”販賣獲取高額利潤為目地,這種欺騙賣家的行為稱為作偽,當然是非法的。 當前作偽的行當也隨著古典家具收藏的熱潮而“蓬勃發展”,並形成了作偽、炒作宣傳、銷售或拍賣為一體的產業鏈,使得不少收藏者上當受騙。 對明清老家具的鑑別,必須了解作偽的方法並掌握對應辯偽的手段。 作偽的手段五花八門,大致可以從年代作偽、材質作偽等幾個方面來討論。
一、年代作偽
作偽者為了能讓新仿的紅木家具呈現出一種古舊的感覺,讓一般人看了就相信是到代的老家具,往往會通過人為的方式來破壞新仿紅木家具木材外表的質感色澤,強化木材表面的老舊感並作出古舊的包漿和皮殼進行年代作偽。
1.包漿與表面皮殼作舊
包 漿是指一件老家具經過幾十年甚至是上百上千年的使用,由於長期的使用,歲月磨礪以及氧化和風化,加上與人身體的長期摩擦而在其表面形成的一層光滑熟潤的狀 態,包漿是判斷家具年代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仿古家具作偽的第一個步驟,作偽者為了達到古典家具表面這種老舊包漿的效果,往往通過以下方式來進行作舊:
(1)人為摧殘
為了模仿老家具外表古舊斑駁的痕跡,作偽者往往通過刀片等硬物劃割、擊打碰撞、噴燈火烤等方法對家具表面進行破壞,讓人誤以為這是長期使用留下的痕跡。 這種人為破壞來做舊的家具如果做得比較細緻,單純去看,往往不容易看出破綻。 用手去摸一邊,就會發現作偽的蛛絲馬跡,這些作偽殘損的位置摸起來會有種粗糙刮手的感覺,而真正的老家具的手感圓潤光滑,觸覺完全不同。 因為老家具即便是碰撞劃傷的部位經過長期的使用,也會變得光滑順手了。 我 曾經見過一件紫檀制的衣架,其外表和榫卯的包漿做舊水平非常高,這件家具還獲得國外一些博物館的認證證書,整體來看很難找出作偽的痕跡和破綻,我後來細緻 的檢查幾個腿足部位,發現有刀片和鋼勾來製作的殘損現象,用手在這些損壞的部位摸,明顯的感覺粗糙刮手,因此判斷是一件仿品。 另外,對於包漿皮殼的判斷,只有看多了老家具的包漿,才能更好的識別新包漿,這需要長期的琢磨和多看真品提高眼界才能做得到。
(2)自然風化
把新仿的紅木家具放到室外、屋頂上或者菜園子裡面,任由風吹雨淋,有的放上幾個月,長的能放上好幾年,使得家具表面的色澤變淺,火氣消退,模擬老家具歷經風霜的感覺,這種作舊的方法耗時較長,效果相對也比較自然,經過皮殼作舊後能夠蒙蔽很多藏家和行家。 但這種方式也同樣會有破綻,因為正常情況下,家具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後,各部位的磨損程度和光澤度是不同的。 比如椅類家具的扶手、座面和踏腳棖這些與身體經常接觸的部位,一定會比靠背板反面等處磨損的厲害,前方踏腳的橫棖也會比腿間的後棖磨損明顯。 而這種通過露天風化作舊的結果是,仿古家具各部件的陳舊程度會很均勻一致並沒有太大區別,這顯然與一件到代的老家具因長時間使用而自然產生的包漿變化相比,是很單調也大一樣的。
图二:黄花梨福寿纹鼓墩(伍炳亮二十多年前高仿自藏作品) 圖二:黃花梨福壽紋鼓墩(伍炳亮二十多年前高仿自藏作品)
图三:黄花梨福寿纹鼓墩自然风化做旧局部皮壳 圖三:黃花梨福壽紋鼓墩自然風化做舊局部皮殼
(3)藥物浸泡
藥物浸泡可以分為整體浸泡和局部浸泡兩種方式,就整體浸泡來說,過去在農村,常常是將整個紅木家俱全泡在石灰水或污水中,泡一段時間後再撈出來清洗然後再結合其他方式進一步做舊。 現在的作偽為了縮短作偽時間,用化學藥品來浸泡的比較多,例如強鹼或強酸,高錳酸鉀等等。 例如一些桌椅類的紅木家具做舊,有種浸泡的方法行話叫做“泡腳”。 就是將桌椅的四條腿分別放在一個盛有強鹼或強酸的碗裡面,進行一段時間的浸泡,使得腿足部分被迅速腐蝕,模擬到代的老家具腿足的自然殘損狀態。 因為以前的居室空間樓房較少,家具都是和地面直接接觸,受地面濕氣侵蝕和使用磨損,足底就會凹凸不平自然殘損。 這種作偽的方式也會有破綻,例如老家具自然的侵蝕和磨損是逐漸轉化的,痕跡自然且過渡均勻,而藥物浸泡過的部位,往往會在腿足部分留下相對齊整的“水線”,留下浸泡過的痕跡。 另外,強酸強鹼之類的化學藥水經過一段時間後,藥水殘留在木質內部的會逐漸溢出並與空氣氧化形成白色或黃色的細微結晶,這是家具經過“泡腳”後的典型特徵。 還有,生活中使用的椅凳類家具,前腿與後腿因為承重力不同,向陽與背陰的方位不同,磨損的痕跡也不一致,往往四條腿陳舊的程度都有不同,而做過舊的紅木家具,腿足下部的磨損程度則都很相近,這也是不合常理的。 但是,也有作偽高手,非常留意這些細節的處理,“泡腳”之後,還用雕刀在各個腿足底部雕刻蟲眼和殘損,也會使得幾條腿有不同的區別,面對此類作偽的“精品”,要想準確判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時候就應該綜合其他方面的辯偽知識來進行判斷。
图四:黄花梨花鸟纹万历柜(伍炳亮二十多年前高仿自藏作品) 圖四:黃花梨花鳥紋萬曆櫃(伍炳亮二十多年前高仿自藏作品)
图五:黄花梨万历柜腿足自然风化仿旧局部 圖五:黃花梨萬曆櫃腿足自然風化仿舊局部
二、材質作偽
材質作偽就是用便宜的木材冒充名貴的木材,主要包括全部用材假冒、局​​部用材假冒以及用貼皮子的方法假冒三個方面。
1.全部用材假冒
這種作偽,一般都是用很常見和價格較低的木料,去假冒數量少而且價格貴的高檔硬木。 這就要求我們對不同材質的紋理、比重、氣味等有準確的了解。 去年過去有位藏家,買了一張畫桌,請北京的專家鑑定過說是清早期黃花梨的,想請我再看看到底對不對。 我看表面的紋理和黃花梨非常接近,但是感覺上又不太對勁,經過細緻檢驗後我認為是老紅木的,藏家對這個結論不太相信,後來我們就用很細小的電鑽頭在家具的腿足底部鑽開幾公分,發現鑽出來的木粉果然不是黃的而是黑的,而且沒有香味。 老紅木如果長期放在靠近窗戶的位置,經常被陽光照射,時間一長深色就會褪去,外表會發白看起來就和黃花梨的舊家具外表很接近。
另外,在黃花梨家具的仿品中,常見到用白酸枝冒充黃花梨,因為二者的色澤和花紋比較接近。 但是白酸枝往往有明顯的魚皮紋,會隱藏在木材的花紋之中,大料​​又往往帶有黑筋,這些都是與黃花梨的不同之處。 另外黃花梨是有香味的,而白酸枝沒有。 比如像櫥櫃之類的家具,就可以通過聞櫃膛或抽屜板的氣味來辨別是不是黃花梨。 而像桌案之類,由於長時間的外露,其表面的氣味已經散發的差不多了,即使是湊近了也很難聞到什麼氣味。 這種情況,我們常採取的辦法是,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可以用刀片在面板背面或者腿足底部等暗處,刮去外面的皮殼,去聞裸露出來的木料和木屑,如果沒有香味,那就可以斷定是白酸枝。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用以假冒的木料和被假冒的木料都沒有氣味,又該如何鑑別呢? 比如鐵力(行話,指鐵梨木)和紫檀的比重很接近,作偽者有時會以鐵力木假冒紫檀木。 我們鑑別紫檀的方法是,除了看牛毛紋等紫檀典型的特徵,在可能的情況下,也是在比較隱蔽的部位削下一些木料表皮,然後用棉球蘸上酒精去擦洗木料裸露出來的部位,如果棉球變為紫色,則可以判定為紫檀,否則就是其他材料了。
2.局部用材假冒
局部用材假冒多是利用兩種木料不容易分辨的特性,用其中一種較低檔次的去補配較高檔次的。 比如一個黃花梨的桌子,其中有兩條腿殘損了,就可以用白酸枝來補配。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般都會用手電筒或者木料對著光,來看表面的反射光效果。 因為不同木質的材料和新舊不同的材料,他們對光線的反射都會有區別,例如一個暗一點,澀一些,一個光滑細膩一些等等。 如果補配的是那些容易磨損的部位,那就要仔細觀察整個部位的磨損程度和木料整體的顏色是不是一致。
3.貼皮子假冒
“貼皮子”這裡有兩種情況要先區別清楚,第一種情況是,如果是到代的家具,也就是說家具本身就是老的,那麼即使用了“貼皮子”(在過去這叫“包鑲”)的工藝,東西本身依然真材實料,不能算是假冒。 第二種情況,是對現代高仿的紅木家具而言的。 裡面用的全是便宜的木料,外面卻用了名貴木料來粘貼作舊,以冒充全料老家具牟利,這就是作偽了。
這裡主要針對後一種情況來談。 “貼皮子”一般是用櫸木等硬雜木之類的來做骨架,外面再貼上名貴木材。 鑑別方法很多,可以看木料斷面或拐角處的紋理走向是否整齊。 無論怎麼貼,都很難做到貼上去的木料紋理在轉折拐角等位置,木紋完全對應一致。 另外,還可以聽聲音,一件家具如果是用同一種木料做成的,其聲音聽起來就會比較“整”和“沉”,如果是貼皮子的,則敲起來聲音往往比較“散”和“雜”。 另外,平時看古典家具應多留意掂量下,對不同材質的重量有個大致了解,貼皮子做的仿古家具很難做到份量感的一致。
图六:黄花梨剑柄腿翘头条桌(伍炳亮二十多年前高仿自藏作品) 圖六:黃花梨劍柄腿翹頭條桌(伍炳亮二十多年前高仿自藏作品)
三、型製與紋飾的作偽
型製的作偽,主要是指紅木家具種類的作偽;紋飾作偽,則體現在紋飾圖案或風格與家具本身所處的年代不符。
1.型製作偽
常見的做法,比如要想將較大的方桌改成琴桌或半桌,就必須把方桌的寬度變小,腿足的位置還要有所移動,同時面心的寬度也要符合相應要求。 那麼,我們就要注意看榫卯結構是否合理? 各個部件的大小是否協調? 還有像把高椅子截短變成矮椅子,它的問題是,高度降下來了,可是座面的寬度往往與高度不成比例,看起來未免有頭重腳輕甚至是不倫不類的感覺。 所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家具整體的比例是不是協調,這也是所有改製作偽最不容易做到的一點。
對於改製過的紅木家具,作偽者為了使改制後的區域木色與原有木色統一,表面一般會通過洗刷或打磨然後再整體做舊處理,如果做得細緻往往很難看出破綻。 這時候就要看榫卯的結構。 比如將一件不太值錢的方桌,改為安有霸王棖的半桌,我們就要看它的榫卯結構有沒有變動。 如果能夠拆解,則還要看幾處榫卯的老舊程度是否一致。 一件到代的老家具,因為年深日久,老家具的榫卯顏色往往會變暗淡,有明顯的老舊感,與新仿的不一樣。 但是也有例外,有些到代的老家具,因為木工出色的技藝,榫卯處密封的非常嚴實,拆開來榫卯內部還是很新淨,因此辨偽需要綜合整體情況全面考量。
當然,不是所有存在改制的老舊家具都屬於作偽或者沒有收藏價值,比如為了恢復老家具昔日的風采,對老家具進行必要的修配,就不屬於作偽的範疇。 還有就是,如果一件老家具改動的幅度在10%左右,也不能算是作偽,仍可以看做是老家具。 如果改動幅度超過40%,就基本算是新的,價值也會因此大打折扣。
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些款型的古典家具,實際上是不適合作偽的,但由於作偽者往往不懂,也大加仿製。 比如清代皇宮裡的家具,像寶座龍床之類的,民間基本不可能有。 可是曾經就有人找到我,說是花了好幾百萬買了好幾件龍櫃和龍床之類,請我去鑑定一下,這還用看嗎? 全世界博物館裡面清代龍床龍櫃和寶座加起來都沒幾件,而且每件來源都是有據可查的,怎麼可能全跑到他家裡去了? 這是收藏的基本常識,毫無疑問這些家具肯定是新仿的。
图七:黄花梨五足香几(伍炳亮二十多年前高仿自藏作品) 圖七:黃花梨五足香幾(伍炳亮二十多年前高仿自藏作品)
图八:黄花梨五足香几采取室外自然风化5年高仿方式局部皮壳 圖八:黃花梨五足香幾採取室外自然風化5年高仿方式局部皮殼
2.紋飾作偽
在文物鑑定學上,紋飾風格常常成為斷代的一條重要線索。 古典家具在裝飾手法和紋飾風格上,也同樣存在著時代上的差別。 王世襄先生甚至認為,紋飾圖案應是鑑定家具年代的最好依據(《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的年代鑑定及改制問題》)。 比如麒麟紋,在明中期多參照龍子之一的狻猊形象,張嘴豎鬃,又加上匠人的想像,極具神采。 而到了明晚期以後,麒麟的形象漸趨程式化,毫無意趣,從中更看不到創作者的個性風格。 又比如螭龍紋,明中期其形象通常是體形很長,和蜥蜴差不多。 到了明晚清初,又多畫它的側影。 諸如此類,如果我們能很好的掌握不同年代、同一紋飾的細微變化,對於我們鑑別古典家具的真偽有著很大的幫助。
有關紅木家具的辨偽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掌握的。 平時多看些這方面的專業書,紅木家具收藏耗資不菲,應該本著“多看少動、寧缺毋濫”的宗旨,平時多到博物館、展覽館等地方去看看真正的老家具,有機會多向行家請教,只有這樣眼界才會逐步提高然後再開始紅木家具的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