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是中國古代“筆墨紙硯”其中的一寶,隨著社會文化的繁榮發展和文字交流的頻繁,硯從文房一寶,發展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從藝術又發展成為一種文化。 古硯從古至今在收藏領域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在近代的拍賣市場看,可謂是風光無限。
古硯在中國文化中的發展
古硯藝術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它的每一個造型,每一套工序,每一組雕刻紋樣,都代表著一個時期硯的歷史演變和深層次的硯文化內涵甚至整個社會的人文發展。 古硯在整個歷史長河中做到了“傳承”與“創新”。 “傳承”古硯藝術,不是按原樣複製,藝術“創新”也不是隨意亂作,是它的時代對早期的古硯的延續以及當代對它的詮釋和理解。
硯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 開始的硯台,是用顏料在上面塗,在石頭上進行研磨。 到春秋時期硯台基本成型,到漢代硯台已自成一體。
中國古硯品種繁多,四大名硯是收藏重點,端硯更是諸硯之首。 一般人都把“四大名硯”作為收藏的重點對象。 這四大名硯分別是:唐代時產於廣東端溪的端硯,晚唐時產自江西婺源的歙硯,東晉時產自山西絳縣或江蘇寶山的澄泥硯,宋代時出產於甘肅臨洮的洮河硯。 此外,來自松花江的玉石硯、山東淄博的紅絲硯等也是收藏投資者追捧的對象。
端硯工序多而且細緻,唐朝著名詩人李賀曾經誦詠端硯曰:“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所以在諸硯之中,以端硯為首,拍出高價的也往往都是端硯。 早在1992年,曾被張大千收藏過的一件端硯,以38.5萬港元的價格成交;2004年北京翰海春拍中,一件清康熙“綠端石夔龍紋硯”,以176萬元的價格成交。
端硯之後,當屬歙硯。 後主李煜對歙硯也極為推崇,把歙硯、澄心堂紙、李廷矽墨三者稱為天下冠。 明清之時多精品,但是並不是越古老的硯台就越值錢。
古硯在藝術品市場地位飆升
在藝術品市場看來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硯台,拍賣行情日益看好,當代的藝術品硯台由於價格較古硯來說,價格偏低、易於收藏,在拍賣市場看也嶄露頭腳。
收 藏古硯存在幾大現狀:一是地域偏愛之分,一般來說,廣東人獨喜端石硯,安徽人青睞龍尾硯,而湖南人則看重祁陽硯,山西人推崇澄泥硯;二是明清兩代古硯價格 上升至階段性高價位時,宋代傳統古硯應該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品種;三是出自名家之手或名人收藏的硯台也是難得的藝術珍品,都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儘管年代的長短對於藏品的價值有一定的影響,但硯台卻非常獨特,它的價值就不一定是由年代來決定的,並非越古老的硯台就越值錢。 明清以後,文人對於石質要求很高,精品也多,從目前的市場來看,價格最高的當屬明清兩代的硯台。 尤其是很多收藏者,對“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年代的藏品比較偏好,其收藏價格自然較高。
在2001年中國嘉德[微博]舉辦的拍賣會上,一方“清初?端石井田硯”以12萬元成交;2002年的中國嘉德拍賣會上一方“清康熙?菠蘿紋硯”以5萬元成交;2004年北京翰海迎春拍賣會上,一方“清康熙·綠端石夔龍紋硯”以176萬元的天價成交。
經歷了金融危機古硯在藝術品市場更加的“順風順水”。 香港蘇富比[微博] 2008春拍中,一件清乾隆“仿宋玉兔朝元硯”,以103.3125萬元的價格成交;一件宋“端石硯”,以51.15萬元的價格成交。 西泠印社[微博]在春拍中推出了國內首個歷代名硯專場,拍賣的118件各種硯台,成交率高達98%,其中一件清“伊秉綬等銘大西洞端硯”以96.8萬元的價格成交。 12月的秋拍中,160件名硯成交率亦達到79%,其中一件清“阮元銘大西洞對硯”,以104.5萬元的價格成交。
西泠印社2009年秋拍,一方“吳昌碩銘、沈石友銘、邵松年銘和軒氏紫雲端硯”以548.8萬元成交。 這似乎帶動了“文人硯”的市場氛圍。 “文人硯”的價格一直以來相對偏低,隨著人們對文化的重視,以及對歷史價值的挖掘,文人硯的價格也將被拉高。
北京保利2010年春拍,“乾隆御用”御題詩澄泥伏虎硯及紫檀蓋盒成交價為1400萬元,為至今硯台拍賣的最高價。 1400萬元的價格讓硯台榮陞至一個新高度,也使硯台的地位躥升。
近年來,文房用品在拍賣市場上可謂是風光無限。 而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硯台,拍賣行情也日益看好。 通過西泠印社春拍高成交率來看,拍出古硯多為明清兩代作品,明清兩代的硯選材更為精良,圖案更加生動,更具投資價值。 但是除投資價值外,古硯代表著中華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文化,不論是何種硯台,從她的身上,你能讀懂那個年代獨特的歷史和人文,足夠讓我們去品味一生,這就是古硯收藏的真諦。
古硯在中國文化中的發展
古硯藝術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它的每一個造型,每一套工序,每一組雕刻紋樣,都代表著一個時期硯的歷史演變和深層次的硯文化內涵甚至整個社會的人文發展。 古硯在整個歷史長河中做到了“傳承”與“創新”。 “傳承”古硯藝術,不是按原樣複製,藝術“創新”也不是隨意亂作,是它的時代對早期的古硯的延續以及當代對它的詮釋和理解。
硯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 開始的硯台,是用顏料在上面塗,在石頭上進行研磨。 到春秋時期硯台基本成型,到漢代硯台已自成一體。
中國古硯品種繁多,四大名硯是收藏重點,端硯更是諸硯之首。 一般人都把“四大名硯”作為收藏的重點對象。 這四大名硯分別是:唐代時產於廣東端溪的端硯,晚唐時產自江西婺源的歙硯,東晉時產自山西絳縣或江蘇寶山的澄泥硯,宋代時出產於甘肅臨洮的洮河硯。 此外,來自松花江的玉石硯、山東淄博的紅絲硯等也是收藏投資者追捧的對象。
端硯工序多而且細緻,唐朝著名詩人李賀曾經誦詠端硯曰:“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所以在諸硯之中,以端硯為首,拍出高價的也往往都是端硯。 早在1992年,曾被張大千收藏過的一件端硯,以38.5萬港元的價格成交;2004年北京翰海春拍中,一件清康熙“綠端石夔龍紋硯”,以176萬元的價格成交。
端硯之後,當屬歙硯。 後主李煜對歙硯也極為推崇,把歙硯、澄心堂紙、李廷矽墨三者稱為天下冠。 明清之時多精品,但是並不是越古老的硯台就越值錢。
古硯在藝術品市場地位飆升
在藝術品市場看來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硯台,拍賣行情日益看好,當代的藝術品硯台由於價格較古硯來說,價格偏低、易於收藏,在拍賣市場看也嶄露頭腳。
收 藏古硯存在幾大現狀:一是地域偏愛之分,一般來說,廣東人獨喜端石硯,安徽人青睞龍尾硯,而湖南人則看重祁陽硯,山西人推崇澄泥硯;二是明清兩代古硯價格 上升至階段性高價位時,宋代傳統古硯應該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品種;三是出自名家之手或名人收藏的硯台也是難得的藝術珍品,都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儘管年代的長短對於藏品的價值有一定的影響,但硯台卻非常獨特,它的價值就不一定是由年代來決定的,並非越古老的硯台就越值錢。 明清以後,文人對於石質要求很高,精品也多,從目前的市場來看,價格最高的當屬明清兩代的硯台。 尤其是很多收藏者,對“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年代的藏品比較偏好,其收藏價格自然較高。
在2001年中國嘉德[微博]舉辦的拍賣會上,一方“清初?端石井田硯”以12萬元成交;2002年的中國嘉德拍賣會上一方“清康熙?菠蘿紋硯”以5萬元成交;2004年北京翰海迎春拍賣會上,一方“清康熙·綠端石夔龍紋硯”以176萬元的天價成交。
經歷了金融危機古硯在藝術品市場更加的“順風順水”。 香港蘇富比[微博] 2008春拍中,一件清乾隆“仿宋玉兔朝元硯”,以103.3125萬元的價格成交;一件宋“端石硯”,以51.15萬元的價格成交。 西泠印社[微博]在春拍中推出了國內首個歷代名硯專場,拍賣的118件各種硯台,成交率高達98%,其中一件清“伊秉綬等銘大西洞端硯”以96.8萬元的價格成交。 12月的秋拍中,160件名硯成交率亦達到79%,其中一件清“阮元銘大西洞對硯”,以104.5萬元的價格成交。
西泠印社2009年秋拍,一方“吳昌碩銘、沈石友銘、邵松年銘和軒氏紫雲端硯”以548.8萬元成交。 這似乎帶動了“文人硯”的市場氛圍。 “文人硯”的價格一直以來相對偏低,隨著人們對文化的重視,以及對歷史價值的挖掘,文人硯的價格也將被拉高。
北京保利2010年春拍,“乾隆御用”御題詩澄泥伏虎硯及紫檀蓋盒成交價為1400萬元,為至今硯台拍賣的最高價。 1400萬元的價格讓硯台榮陞至一個新高度,也使硯台的地位躥升。
近年來,文房用品在拍賣市場上可謂是風光無限。 而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硯台,拍賣行情也日益看好。 通過西泠印社春拍高成交率來看,拍出古硯多為明清兩代作品,明清兩代的硯選材更為精良,圖案更加生動,更具投資價值。 但是除投資價值外,古硯代表著中華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文化,不論是何種硯台,從她的身上,你能讀懂那個年代獨特的歷史和人文,足夠讓我們去品味一生,這就是古硯收藏的真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