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馬琬作《喬岫幽居圖》鑑賞

中國書畫報 
喬岫幽居圖馬琬作絹本淺設色,縱119.9厘米,橫57.8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喬岫幽居圖馬琬作絹本淺設色,縱119.9厘米,橫57.8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元末明初的畫家馬琬擅長山水畫,遠師董源、巨然、米芾,近追黃公望。 作品以筆墨清潤、構圖茂密見長,在當時享有盛名。 這幅《喬岫幽居圖》以輕鬆的筆調生動地表現了雪景山林之氣象,是馬琬山水畫中的精品。
此畫以高遠法構圖,描繪了深山里隆冬積雪後的壯麗景色。 畫 面中,白雪覆蓋下的高嶺、斷崖、平崗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山腳下老松傲然挺立;在左下方的山道上,一位隱士賞雪歸來,正騎著毛驢拾級而上,前後有二僕相隨 而行;中間的半山腰築有屋宇,可能是隱士的居所;屋宇的後上方,從更高的山崖的縫隙間湧出—股飛瀑,直墜而下……通幅氣象潔淨清幽、肅穆凝寒。
《喬岫幽居圖》用筆簡練,皴筆少,暈染多。 天與水的部分用淡墨渲染;山石部分勾染結合,先用鬆動、靈活的線條勾出山石的輪廓與結構,再以深淺不同的墨色將其暈染得秀潤、空淨。 這種處理方法恰當地表現出了雪後山石明潔晶瑩的感覺,極具藝術感染力。
馬琬的山水畫從黃公望那裡學了很多東西,不僅是具體的技法,如山石的皴法、苔點的點法等,還在畫的立意上,直接受他影響。 比如這幅《喬岫幽居圖》,從立意到構圖,都非常像黃公望的《九峰雪霽圖》。 同樣的形式、同樣的畫面,只不過黃公望的藝術處理手段更加高明,刻畫出來的“九峰雪霽”好似人間仙境。 而到了馬琬筆下,景物變得瑣碎,趨向生活化,畫面也熱鬧了許多。 這正是因為兩人的藝術感悟與思想境界不同造成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