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情活潑的漢代百戲俑
百戲俑,西漢文物,高19厘米~20厘米,西安市西郊出土,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漢代是我國樂舞、雜技等“百戲”藝術空前發展的時期。 “百戲”樂舞的繁榮與上層統治者的喜好有關,《史記》記載高祖劉邦回家鄉與父老鄉親宴飲到酒酣耳熱時擊筑起舞,一邊跳舞,一邊唱大風歌,並叫在場的兒童都跟他一起合唱。 由於上層統治階級的大力推廣,樂舞表演藝術在前代基礎上有較大進步,並出現了專職的歌舞藝人。 同時國家樂舞機構——樂府也十分重視民間采風活動,除了蒐集大量的“趙、越、秦、楚之歌”外,還蒐集黃河與長江流域各地的民歌一百三十八首,並進行加工提高和演出,這對促進“百戲”的繁榮和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經過“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時,天下殷富,財力有餘,國勢空前強大,人民生活安定,這為廣泛開展“百戲”活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當時民間的歌舞活動已很普及,成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之一。 有錢人家是“鐘鼓五樂,歌幾數曹”,中等人家是“鳴竽調瑟,鄭舞趙謳”。 人們不但喜歡觀看“百戲”樂舞表演,而且在閒暇時也自娛自樂。 達官顯貴更是幾乎宴宴都有歌舞、雜技相伴,以助酒興,它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由於社會上喜好百戲,不僅是送葬用品裡要安放樂舞、雜技俑,而且還有為活著的人玩耍而做的。 王符《潛夫論·奢浮篇》 載“或作泥車、瓦狗、馬騎、倡優諸戲,弄小兒之具,以巧詐”。 可見當時就有專門製造和買賣玩具的作坊。
這組陶俑從五官、身體比例等各方面,都不如漢代早期陶俑那樣寫實,符合人身解剖結構,但卻更注意人物神情的把握與刻畫,追求神韻的塑造。 以面部五官而言,已脫離漢初陶俑面部神情嚴肅之束縛,顯得生動活潑,或許是為了表現說唱、舞蹈的特點,俑的造型比較誇張,形態給人以強烈的動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