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圖章作品索章三 創意圖章作品索章三
二台 “雲山萬重,寸心千里。”小小印章,吐納氣象。 畫上署名蓋印為款,款款講究,文脈流長,這是中國繪畫藝術的重要元素。 一方印章刻著友情人事、映出史實滄桑。 近期觀畫讀史,串起了三個我遇見的與印章有關的人和事。
唐卡是藏族的特色畫種,繪製在紙、布和綢上,類似於工筆劃的彩色捲軸畫,所用顏料則取礦物和植物粉末,金色多用純金粉和純金絲,質感富麗堂皇。 青海省同仁縣為藏傳佛教文化熱貢藝術之鄉,夏吾才讓是繪製唐卡的一代宗師。 當年,我們來到他家時,老先生正指導徒弟們在勾勒墨稿或著色分染。 滿滿的畫面上,何處落印簽名? 夏吾才讓笑瞇瞇地對我們說,好唐卡要有精神,自己的名字要躲著點。 在他的指點下,我們才看到在畫的背面,裝裱後畫布中剪開一個口袋大小的地方,內藏著用藏文、中文寫的名字,還有一個紅紅的手的大拇指印,這樣此幅唐卡的價值多了一份憑據。
《溪山行旅圖》是宋代范寬名聞天下的代表作,引得無數畫家景仰,也是台灣故宮的鎮宮之寶。 儘管原畫上面蓋有許許多多歷代收藏家的印章和題款,包括明朝董其昌的大名,但奇怪的是原作上沒有畫家本人的簽名,也沒有宋人的圖章。 到了1958年,時任台灣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的李霖燦以一雙發現之眼,在畫的右下角樹叢中找到了“范寬”的隱約題簽,終於讓傳世了九百多年的作品確認了真實的主人。 李霖燦對此自娛:“世事何足道,能與范寬有此一段文墨因緣,庶幾不負平生!”
李霖燦上世紀三十年代末在滇西考察生活的四年間,一邊作畫,一邊作學術研究,並與同行的杭州西湖藝術專科學校的同學李晨嵐共同想創立山水畫的雪山宗派。 1992年初,台灣朋友送他的著作《玉龍大雪山》給我,其中有“為君清麗寫瀘沽”,適逢去寧蒗瀘沽湖採訪,我便將此文複印給文中寫的主人羅桑益世活佛。 活佛很是激動,在給李霖燦的信中寫道:“四十年前雖年幼無知,敬讀先生之著作,海島相見,繪畫留念之情景,仍有印像在目。”
在印章上刻畫、刻句,寫詩、寫隨筆、寫小說,並且將一枚一枚拓紙串冊成書,真是讓人耳目一新。 開創這種閱讀範本的叫呂秀蘭。 她在上個世紀90年代,生活工作的足跡主要踩在台灣、雲南和巴黎,到雲南收集土布、土紙和石頭,在台灣創作和製作傳統並時尚的文化用品,然後放巴黎展示出售。 她的系列品牌物件,署名用的都是“索章三”。 原來,她去膜拜敦煌壁畫時,幾乎看不到原作畫師的留名,而後來的臨摹者卻都名揚天下,當發現為數僅存的幾個畫師名字時,她萬分激動和欣喜,“索章三”便是其中一個。 她把這個素未謀面的先輩搬到了現代,成了台灣民間美術當家人呂秀蘭的新名字。 在昆明郭淨家小聚時,她輕聲如述:“我們如何賦予印章一種新的意義,使這種傳之久遠的文化符號能夠離開淪為現實功利、財富的爭戰現場呢?”說著,她拿了些嘗試做的紙質物品出來,一物一品洋溢著她的探索精神與實踐能力。 經她之手,那些石頭烙上了她人生感悟的句子,刻上了她行走閱歷的圖案,石頭有了青春,印章會說話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