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見像如見佛慈顏
禮敬佛像,看見慈悲的容顏,
猶如佛菩薩親臨教化,
透過禮拜諸佛菩薩,禮拜自身的佛性,
提醒自己精進,學習諸佛菩薩的精神,
早日步上成佛之道。
布置佛堂時,佛像幾乎是首選,因為經典記載,見佛像如見佛,有佛像之處即代表佛或菩薩所在,也提醒我們進入佛堂即進入莊嚴道場,在此將自己的身心沉澱,並在諸佛菩薩的護佑下好好精進。
當我們想請佛像供養時,是否曾想過佛像的來由,佛陀不是不主張偶像崇拜嗎?為何又允許造像呢?以及設置佛像的真正用意何在?
據《增一阿含 經》記載,當佛陀在世時,在僧團第七次結夏安居時,佛陀到忉利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三個月。當時無論弟子或信徒們均十分想念佛陀,想起佛陀在人間的種種教 化,希望佛陀能早日返回人間,其中憍當彌國的國王優填王更為甚,所以有人就建議國王雕刻佛陀的聖像來禮拜,可是佛陀的莊嚴相,誰能雕刻呢?當目犍連尊者得 悉此事,便運用神通力把善於雕繪的昆道羯磨天送到忉利天宮,親眼瞻望了佛陀,往返忉利天宮三次才雕刻出一尊五尺高的旃檀木佛像。佛像完工後,優填王天天向 佛像行禮,好像佛陀在身旁教誨一般。
後來佛陀返回人 間,看見佛像後,佛陀對著佛像說:「汝於未來世,大作佛事,我滅度後,我諸弟子,以咐囑汝。」意即佛陀滅度後,弟子們可以供養佛像。佛陀接著又對優填王 說:「汝於我法中,初為軌則,更無有人,與汝等者,令諸眾生,得大信利,已獲福德,廣大善根。」讚歎優填王的發心,也由於造像而得到功德與利益,這是第一 尊佛像的緣由。
但佛陀曾說「依法不依人」,佛滅度後要以法為洲、以戒為師,所以為佛造像只是後世憶念佛陀的功德,將佛陀視為我們學佛的典範,並不是偶像崇拜,更不是要人追求佛像的珍貴與稀有。
供養佛像的意義
隨著佛教廣布流 傳,來到中國後,佛教大為興盛,加上各時代工藝技術的進步,佛像雕刻十分盛行,為佛造像已不限於佛陀聖像,凡是經典所提的佛菩薩、龍天護法,都可以找到其 雕像。《地藏經》中更有堅牢地神對世尊說,只要未來及現在眾生,在住處設立佛堂,只要能作地藏形像,無論是畫像或塑像,誠心燒香供養,並瞻禮讚歎。那麼人 們所居之處,可得到十種利益。《觀佛三昧經》則說:「若有眾生建立佛像種種供養,是人來世必得念佛清淨三昧,令人見之心生歡喜,能滅百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生 死之罪。」
經典中記載設置 佛堂、供養佛像的功德利益,鼓勵了人們供養佛像的行為,事實上,人們在佛堂供養佛像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向佛像行禮,表示崇敬;二是當我們瞻仰佛菩薩像 時,憶念佛陀與諸佛菩薩種種教化與大願,如看到觀音菩薩,要學觀音菩薩;看到阿彌陀佛,要學阿彌陀佛,時時刻刻提醒自身,要向佛菩薩學習,提起猛勇心切實 去做,這才是供養佛像的真實意義,也是修行之本。
佛教徒禮拜佛 像,真正目的是在反省內觀,也是禮拜自己的佛性。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楊蓓,曾分享自身的經驗,以前自視為高知識分子,認為學佛不是迷信,學佛不就是 要回到本來面目,為何要禮拜佛像?雖然到寺院仍會禮拜,但總無法真正心誠悅服。後來當她赴美攻讀博士學位時,竟日日禮拜隨身帶去的佛像,而且每每留下眼 淚,內心生起無比的感動。回憶當時,楊蓓說:「後來才知道,禮拜佛像,是讓人身心更柔軟,其實就是禮拜自己的佛性。」
佛菩薩的化身千百種
佛像的作用是讓 人們在生活中見到佛菩薩的容顏,就能提起正念修行。所以,無論是雕刻的、畫的;素材是金、銀、銅、琉璃、泥土、陶土、紙等等,只要誠心供養,都有同樣功 德。而且隨著時代推演,與工藝技術的進步,為配合現代人的需求,許多小尺寸、形式多元的法相應運而生,無論是安設於居家佛堂或書桌上的,還是隨身攜帶,只 要心存誠敬,這些佛像都具有相同作用。
學佛多年的青樺國際連鎖企業董事長蔡青樺只要外出演講,都會隨身攜帶佛卡,將佛卡放在講台上,講台頓時成了她的道場,幫助她演講時,心能更安定。
因此布置佛堂不一定要拘泥於具體的佛像,只要明白供養佛像的真義,無論是一張佛卡、一幅佛畫、一尊小佛像、甚至是雷射雕刻的水晶佛像,都是可以莊嚴佛堂的法寶。
經典:深入經藏智慧海
經典為佛所宣說,被視為法寶,
在佛堂中持誦或鈔寫經典,更是一種定課修行,
將我們的身語意與佛陀教法相契,
達到持戒、入定與發慧的修行目的。
佛教聖典是「經」、「律」、「論」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謂的三藏,被視為佛、法、僧三寶中的法寶。一座寺院如果有供養佛像、有常住眾,卻無經典,三寶還是不具足,不能視為真正有法駐錫的寺院,這也是為什麼寺院都將《大藏經》視為鎮寺之寶,也經常有一些經典與佛書流通。
當我們布置佛堂時,供養經典就是供養佛陀所說的教法,那是世間最為難得聽聞的真理。至於供養哪部經典,則依個人相應,修地藏法門,便誠心供養《地藏經》;修觀音法門,則供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心經》或相關經典。參拜頂禮經典,即如同頂禮經中的諸佛菩薩。
學習佛菩薩的大智慧
在佛堂中供養經典,除了禮拜外,更要將持誦經典當成定課,閱讀經典時,必須一心專注,因此較不容易產生妄念,對於個人修定很有幫助,一方面有助於熟嫻佛法要義,另一方面藉此開發我們的智慧,擁有如佛菩薩般的智慧與慈悲。
不同的經典記載著不同佛菩薩的願心與德行,閱讀或持誦其經典時,即是在明瞭其法義,也就是在向佛菩薩學習。在漢傳佛教裡,最受人歡迎也最普遍的經典包括《心經》、《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悲心陀羅尼經》、《金剛經》、《佛說阿彌陀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普賢菩薩行法經》、〈大悲咒〉等,每一部經典都蘊含甚深的法義與佛菩薩的大願,所以不論是閱讀或鈔經,都能長養自我的智慧。
如果是在家的課 誦,可以誦經的儀式進行。誦經前,以雙手持拿經典末端,拇指、食指扣於封面,其餘三指在下輕捧經典,將經典捧至與眉齊高,向佛問訊後,將經典置放於經架 上,禮佛三拜後,開始進行誦念。在翻閱經典時,為了避免頁面翻動,可使用透明紙鎮尺來輔助固定經典,每課誦一遍,可將功德迴向給十方法界眾生、親友或自 己,以示祝福。
至於持誦經典的功德,幾乎每部經典都會宣說,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中提及書寫供養經典具有如下之功德:一、於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不生怖畏,遠離誹謗;二、心能信解,得正知正見;三、能除滅諸罪障;四、能現證無量功德。
此外,在《金剛經》、《法華經》、《藥師經》,乃至《地藏經》、《維摩詰經》、《無量壽清淨平等覺經》等諸多重要大乘經典中,都明示書寫佛經、受持讀誦、廣為傳播,有極大的功德。
除了經典外,有人也會將法語、墨寶等等置於佛堂供養,因為法語或墨寶皆是擷取自經典,或是祖師大德的智慧語錄,皆可視為法寶,我們藉由文字的穿透力,可以領會佛法的精粹,也可當作處世待人的座右銘,一般人也常隨身攜帶,或是置於辦公桌上,作為提醒之用。
鈔經 持戒入定發慧的修行
除了讀經、誦經,鈔經也是一種定心的修行方法。
寫得一手好書法的弘一法師,視鈔經為一種自利利他的修行與布施:「夫耽樂書術,增長放逸,佛所深誡。然研習之者能盡其美,以是書寫佛典,流傳於世,令諸眾生歡喜受持,自利利他,同趣佛道,非無益也。」
鈔經時將整個身 心都投入其中,一字一字工整地鈔寫,此時我們的身、語、意,全與佛法相應,即是持戒。鈔經時,我們會提醒自己不可寫錯字,不要有脫漏或重複的情形,可是這 也是一種妄念。聖嚴法師晚年鈔寫《佛說阿彌陀經》時,雖一再提醒自己不要寫漏了字,沒想到連續三次都漏鈔了同一個字,他告訴侍者:「提醒自己不要漏寫字, 也是一種妄念。」
如果把鈔經當成 每日修行的功課,能持之以恆,便是培養精進心。鈔經應該是一字一佛,將每一尊佛都印入心中。當我們心無旁鶩鈔經時,就不容易為外界所動搖,進而能斷除各種 雜念,使心清淨平和,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這就是在修定;藉著持續不斷地鈔經,也逐漸了解經文的意義,便是由定發慧,開啟我們的智慧。
為了讓鈔經者不為字體工整與否煩惱,所以有鈔經本供人臨摹,只要專注,一心至誠地臨摹,一樣可以達到修行的功能,也無損於鈔經的功德。
香是佛教徒供佛的聖品,
燃香供佛從古至今一直是很重要的宗教儀式,
但真正的用意,並非供養身外之佛,
而是供養自性佛,
發心燃香,益加精進。
佛教徒禮拜佛像時,經常會點上一炷馨香,頓時讓人聞香而氣定神閑,進而達到身心放鬆,內心一片寧靜。也因此,許多人喜愛在佛堂或是居所擺上一只造型典雅或別緻的香爐,隨時可以燃香來淨化空間,也清淨自己的身、語、意。
《賢愚經》卷三記載了一則佛陀與香的故事:富那奇隨佛出家,前往放缽國弘化,勤修不懈,證得無漏。富那奇的哥哥羨那出海取寶,多取牛頭栴檀香木,遭遇海難,而向富那奇呼救。富那奇以神通力,幫助羨那脫險。在富那奇勸化之下,羨那以栴檀香木建造一座佛堂,作為供佛之用。
羨那與富那奇兩 人,準備了種種供養物品,手持香爐,站在高樓上,向佛所在的祇洹精舍方向誠心祈禱:「皈命世尊及聖僧,祈請世尊明日蒞臨放缽國,為愚蒙眾生開示佛法。」祈 禱之時,香煙飄過虛空,在世尊的頭上聚合成一頂香蓋。阿難見了這番景象,驚訝不已,向佛請示,佛告訴阿難,富那奇勸羨那迎請佛和僧眾去應供,這個煙,就是 他們迎請的信號。
燃法身香懺悔
現代人常燃香清 淨佛堂,但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由於天氣酷熱,為防人體孳生體垢、惡臭,所以會把當地盛產的香木制成香料,塗抹於身,稱為「塗香」;或焚香料熏室內及衣 服,名為「燒香」或「熏香」。根據《大智度論》卷三十記載,燒香僅能行於寒天時,而塗香在寒、熱天均可行之;寒天時雜以沉水香,熱天時則雜以旃檀香。
燃香供佛的香,代表戒、定真香,又象徵「信」香,表示燃香者信守佛陀的教法。另外,燃香的目的就是提醒我們能持戒修定,因定才能開慧。燃香象徵熏除無明臭穢之氣,意在消除惡業、斷除一切無明束縛。
《六祖壇經‧懺 悔第六》惠能大師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覓懺,懺者,懺其前 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何名悔,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 名為悔。」如果燃香者能燃法身香而真心懺悔,一念心清淨無染即與諸佛同在,獲諸佛菩薩的保佑。
所以,香一直受 到佛教徒的重視,在佛教中更是一種具代表性的供養品,由《蘇悉地經》的五供養、《大日經》的六供養,以及《法華傳記》中的十供養,香都是重要的供養。另 外,在《行法肝葉抄》中,更以六種供養象徵六波羅蜜,由於香能熏習身心,讓人精進修行,因此被視為是「精進波羅蜜」的象徵。聖嚴法師曾在《律制生活》提 到:「其實,燃香供佛,並非供養身外之佛,而是供的自性佛,由於發心燃香,益加精進,對於成佛的階層,必將日漸接近,所以是供自性佛而非供的身外佛。」
燃香從古至今深 受佛教徒喜愛,藉此行儀熏染自性清凈,貼近佛菩薩本懷。在佛堂前的香爐拈香一瓣,頓時滿室馨香,塵世的紛擾也隨著裊裊香煙遠離,身心的輕逸安定;當我們凝 神靜觀裊裊香煙,彷彿人天的距離更近了,諸佛菩薩如現眼前,撫慰我們的心靈。另外,禪宗將坐禪稱為「坐香」等,以提醒我們時時刻刻不忘開發自性中的芬芳, 所以許多人習慣在佛堂打坐前燃香,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安頓身心,進入打坐的狀況。
載香供佛的香爐
而燃香必然少不了香爐,香爐又名「熏爐」,是佛桌上常設的器物,所謂的「三具足」,即香爐、花瓶、燭台三種供具。
香爐的種類很 多,大致上可分為三種,一是置香爐,放在桌上,又稱供爐、座爐,有立香爐(立燒線香)、臥香爐(臥燒線香)、檀香爐(焚燒檀香)三種;二是柄香爐,也就是 一般所說的「手爐」,有爐柄可供執持,多用在迎請的場合;三是鼎香爐,有三支爐腳,兩側有耳,多立於地上,無耳的鼎香爐,又稱為三足香爐。香爐的用途,主 要是盛置燒香,以為供具,同時也可莊嚴佛堂。
隨著現代居住空 間不大或是人外出遠行的機會大增,香爐也演變出了各式各樣的替代物,例如香盤、香座、香柱等等,方便現代人燃香的需求。許多佛教徒外出時,也會自備燃香的 用具,抵達目的地時,即刻燃香,除了空間上可以熏香除穢,另有告諸佛菩薩祈求護佑,讓出門在外的我們能身心平安,當然也不忘精進修行。
所謂「念珠不離身,佛號不離口」,
佛教徒最方便的修行用具,非念珠莫屬,
無論手持或佩戴,幫助自己時時提起正念精進修行,
透過轉動念珠,一珠一佛號,心念與佛菩薩相應。
佛教徒最方便的修行工具,非念珠莫屬。在許多人的佛堂裡,也少不了念珠,在持轉念珠之際,讓自己沉靜身心,專注於當下,藉心念或口誦佛菩薩聖號、咒語,讓我們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心靈相通。
佛陀給的安心法寶
念珠,又稱為佛珠、數珠,梵名為「砵塞莫」,其由來在《木槵子經》裡有詳細記載。「佛告(毗琉璃)王言:『大王若欲滅煩惱報障者,當慣(串)木株子 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恆常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掐)一株子,如果漸次度(掐)木株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 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謅曲者,得生三燄天……若能滿一百萬遍者,常得斷百八結業,而得無上之勝果,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涅槃。』
這段經文不僅道出念珠的由來,也說明了念珠最初是以一○八顆為計數,不管在何時何地,皆可數珠持聖號,不管持誦幾遍都有其功德,也因此,佩戴念珠成了佛教徒念佛或持咒,用以計數的修行法寶。
如今,念珠已發展出不同的數目,每一種數目都有其特殊意涵,常見的以二十一顆、五十四顆和一○八顆為主。例如:十四粒念珠,代表《仁王經》所說的十 四忍(三賢、十聖加正覺);二十一顆代表十地、十波羅密和佛果;二十七顆表示聲聞之二十七賢聖;四十二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薩乘階位;五十四顆代表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一○八顆則代表百八三昧,斷除一○八種煩惱等。
念珠的材質,佛經中也有諸多記載,包括金、銀、銅、鐵、石、水晶、木槵子、蓮華子等種種,因其材質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功德。根據《數珠功德經》記 載,念珠有其功德,好的念珠,功德可以增加很多倍,不好的念珠,念一倍就是一倍,「鐵者:五倍;赤銅者:十倍;真珠珊瑚者:百倍;木株子者,又名無患子: 千倍;蓮子者:萬倍;帝釋青子者:百萬倍;菩提子者:無數倍。」雖然經典強調念珠材質不同而有不同的功德,但如果只是追逐念珠的稀有,卻忘了提醒自己精進 用功,就本末倒置了。
聲聲彌陀,轉動學佛心
念珠種類大致分成三類,即手珠、持珠及掛珠。手珠即是戴在手腕上,方便隨時拿在手上念佛;持珠是用較大顆的珠子,也是拿在手上念佛之用,顆數按經書 記載顆數穿成;掛珠即掛在頸上的佛珠,一般是一○八顆,通常較大顆的是出家人平日及法會專用之物,較細粒穿成的掛珠是出家眾或較多人拿在手上或繞在手上隨 時念佛用。
有些人會將收藏的念珠擺放在佛堂裡,作為精進修行的提醒。當精進用功時,念珠可幫助我們安心、靜心,幫助我們以心念與音聲與佛菩薩相通,所以才有「念珠不離身、佛號不離口」的諺語。
在西藏,幾乎人人手持念珠,每天持咒做功課,祈求佛菩薩加持,讓自己更精進,所以念珠對藏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法寶。當年許多僧人被迫入獄,但他們卻 未停止修行,像是導演《高山上的足球盃》的宗薩欽哲仁波切,他的老師貢噶旺秋仁波切入獄時,連念珠都被沒收,但他說佛就在心中,監獄也是他的道場,二十年 後出獄,他心中依然沒有瞋恨,真正做到人在哪裡,佛堂就在哪裡,也是「一念一清淨」的真實詮釋。
梵唄佛樂:清淨音聲遍法界
梵唄,是讚誦佛德的殊勝之音,
用音聲供養佛菩薩,
清淨的梵唄讓人透過耳根修行,
淨化內心,提起精進心,
音聲更因具有穿透力與感染力,讓人生起宗教情操,
並感受到時時被佛菩薩圍繞與祝福。
梵唄聲聲傳來, 隨著音聲讓人心生莊嚴,也讓人頓時生起宗教情操。透過清淨雅樂的洗禮,身體、意識、心靈都會感受到安定的氣息,進而在修行上精進不懈。青樺婚紗的負責人蔡 青樺一進到辦公室,梵唄雅樂就不絕於耳,讓人不知不覺放鬆身心,與人商談事情也能心平氣和,無形中透過音聲淨化人心,所以如此殊勝、自利利人的法寶,是現 代人很喜歡的音聲佛事。
無論是念佛、課 誦、一般佛曲,都可以稱為梵唄,也都是以音聲為佛事,將佛法化現為音樂的形式。在《大智度論》中提及:「菩薩欲淨佛土,故求好音聲。欲使國土中眾生聞好音 聲,其心柔軟。心柔軟,故受化易。是故以音聲因緣供養佛。」說明音聲能讓人心柔軟,對佛陀的教化更容易接受,是以音聲做佛事。
讚誦佛德的殊勝之音
梵唄以「清淨」為基礎本質,要有利於人修行,而非使人心生染著的靡靡之音。《長阿含經》中記載:「音聲具足五種清淨,乃名梵音:一、其音正直;二、其音和雅;三、其音清徹;四、其音深滿;五、周遍遠聞。」這樣的梵唄是無染且具有穿透力,透過耳根修行,淨化內心,發正覺心。
漢傳佛教的梵唄,起源有多種說法,最著名是三國時代曹植的傳說。據《法苑珠林》記載,陳思王曹植遊魚山(位於山東省)時,「忽聞空中梵天之響,清雅哀婉,其聲動心,獨聽良久」,於是摹仿其音節,撰文制音,寫為梵唄。
梵唄至唐代漸漸普及於民間,漢傳佛寺中也有其傳統,例如對於讚、偈、咒、誦和駢體文的唱念,分為梵唄、梵腔、律腔、書腔,並使用鐘、鼓、大磬、木魚、引磬、鐺等法器(打擊樂器)伴奏,時至今日寺院法會的梵唄唱誦,引罄和木魚仍是最常見的。
梵唄是讚誦佛德的殊勝之音,故《法華經》中描述梵唄功德:「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蕭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誦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