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鎮江發現大運河京口閘遺址

 新華日報 
元代青花海水龍紋三足爐。 元代青花海水龍紋三足爐。 清代龜趺座。 清代龜趺座。 清代碼頭遺跡。鎮江博物館供圖 清代碼頭遺跡。 鎮江博物館供圖
本報訊“我的左腳下方是運河,右腳下方是長江,我們站的地方,是明清時期的京口閘,京杭大運河江南運河段第一道閘門。”昨天下午,在鎮江中華路東側的考古工地上,鎮江市博物館考古負責人霍強站在京口閘遺址的條石閘堤上對記者說。 此次考古發掘出了閘牆、石岸、碼頭等遺跡。 京口閘也是目前大運河沿線已發現的規模最大的水閘遺址。
眼前的閘堤是清康熙年間在明代閘堤基礎上加修的,但條石依然平實完整,岸邊的石料上留有孔洞,是當年固定欄杆的位置。 確切地說,這是半個京口閘,河東長54米的閘堤完整地重見天日,而河西的半邊則被壓在柏油馬路下。
考古證明,京口閘的閘口寬度只有9.6米,很難想像當年站在這裡,眼前是一幅“舳艫轉粟三千里,燈火臨流一萬家”的繁榮景象。 但當年這裡卻是長江與運河的交匯處,是千里漕運的“咽喉”。 明 清兩代,湖廣、浙江、江西以及蘇、松、常、嘉等地的漕糧,大部分經鎮江由京口閘進入運河運往北方,每年的運輸量在150萬石以上,而在非漕運季節,京口閘 內外聚集著南來北往的商船,南方的絲麻、棉布、茶葉、桐油、筆墨紙張及北方的紅棗、柿餅、胡桃、芝麻、麻油等在此匯聚,使鎮江成為長江下游物資中轉的重要 港口。
在京口閘後方,還有腰閘、上閘、中閘及下閘,五道閘門構成一組船閘。 在枯水期,長江的水位遠低於運河,船從長江進入京口閘後,閘門放下,旁邊的水澳(分為積水澳和歸水澳)放水,抬高閘內水位。 通過五道閘四次注水、放水,船被慢慢抬高,爬完四級“水台階”,船就能安然進入運河了。 這種複式船閘是古代中國人最早發明的,而京口閘5道船閘則是這種技術的集大成者,這種原理,至今仍在葛州壩和長江三峽等水利設施的通航中使用。
水閘旁邊,考古人員發現的最早遺跡是宋代的道路、元代的房屋遺址。 在 房屋遺址上,考古人員發現了青瓷繪有道教八卦紋的三足香爐,卵白瓷纏枝牡丹,鳳凰、麒麟紋兩耳扁瓶,孔雀藍釉貼塑龍紋鼎式爐等文物,最珍貴的當屬兩隻元青 花海水龍紋、雲龍紋大香爐,香爐上除龍紋外,還繪滿了纏枝鳳凰、獅子滾繡球、佛蓮瓣填八寶等紋飾,爐耳和爐足都可拆卸,造型極為罕見。 在同一地點,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佛、道兩種宗教紋飾器物,一度讓人迷惑這裡到底是佛寺還是道觀,不過霍強還有另一種猜測:這裡也許是一座媽祖廟,當年東南沿海的水手通過漕運將媽祖信仰散播到運河沿線,天津的媽祖廟至今仍香火旺盛。
據史料記載,在清代,京口閘因河道淤塞而廢棄,嘉慶年間在小京口開新運河,此處漸漸衰落。 然而兩塊清康熙年間殘破的禁示碑,仍能鉤沉當年京口閘的歷歷往事。 一塊碑講的是鎮江當地一些地痞流氓偷盜船上米豆,因此官方立碑要求對歹徒嚴加緝查、嚴拿治罪。 另一塊碑立於康熙二十年(1681),內容為禁止私人買賣油麻。 油麻用於船舶纜繩製作,而清朝實行海禁,不許私自造船用船,在鎮江油麻只能用於江防軍船。 碑文上講,禁止油麻私自交易,士兵購買須出示證件,憑票供應。 碑文上,還刻了油麻鋪行老闆戴有容等十幾人的名字,規定不僅私買油麻的人要治罪,賣油麻的店鋪也要被追究。
京口閘深埋地下兩米處,是什麼讓這座曾經無比輝煌的水閘重現人間? 霍強告訴記者,民國初期,京口港及河道逐漸被填平,1929年在河道上修築了中華路,周邊還蓋起了房子,一段歷史從此沉睡地下。 最近,鎮江一個建設項目施工中發現當年的京口閘,政府迅速從開發商手中贖回地塊,並製定保護方案。 這裡今後將建一個遺址公園,讓人們從滄桑的遺跡中體會當年京杭大運河漕運的繁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