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古代書畫:收藏與學術並舉

新金融觀察報 
劉墉(清) 行書集唐詩辭冊(部分) 劉墉(清)行書集唐詩辭冊(部分) 佚名 西湖七景書畫合璧(部分) 佚名西湖七景書畫合璧(部分)
專家高居翰,還有班宗華、謝柏柯、白謙慎、韓文彬等專家,其研究都具有很高的國際影響力。 中國本土的研究亦在進行著,比如王方宇等專家,還有很多著名的藝術品經紀人等都在做古代書畫的研究與推廣工作。
從中國的古董商參與國際拍賣和藝術品交易開始,很多古代書畫作品也繼而流傳到了國外。 西方一直有重視古代書畫的傳統,國外的機構對古代書畫的關注度一直很高。 佳士得[微博]開始做中國古代書畫板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另外,蘇富比[微博]的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尤倫斯的古代書畫作品也頻頻亮相。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古代書畫季拍部總經理羅漢松認為,真正的文明是不分國界的。 中國古代書畫本身即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凝結,有最獨特的民族性,也具有最廣泛的世界性。
“總體來講,古代書畫的全球交易中心已經轉移到內地,很多重要的古代書畫作品都在內地進行拍賣,精品亦開始向內地集中,整體規模龐大。”謝曉冬說。
兩極分化見端倪
收藏家總是選擇按照自己的固定思維模式收藏作品,然後慢慢過渡。 就收藏而言,真正的收藏家基本上都是遵循“當代-近現代-古代”的脈絡進行。 而古代書畫目前處於金字塔尖。
謝曉冬表示,作為稀缺資源,傳統的收藏家依然在購買古代書畫,尤其是在市場調整階段,他們更願意將重點放在古代書畫板塊。 雖然這兩年藏家的惜售心理比較重,很多重量級的精品不願意釋放出來,但是一旦釋放出來,就會引起各方爭相追捧。
與古代繪畫相比,謝曉冬看好古代書法。 他列舉了兩個例子去年匡時拍出過一件沈周的書法立軸,三四百萬元起拍,最終以2800多萬元成交,創造了書法拍賣的一個奇蹟;丁敬是篆刻家,清代的西泠八家之首,在書法上頗有造詣,但作品極少,其《詩文集卷》以1207.5萬元成交。 在謝曉冬看來,這些拍品價格的成交顯示出書法這個板塊還會繼續走高。
“我估計未來的古代書畫市場兩極化發展會更明顯,大家名家的好作品以及小名家的真跡價格會越來越高,而相對較差的作品會逐漸被淘汰。”羅漢松認為,任何收藏都取決於資源的多寡。 儘管市場在某個階段會有調整,但隨著古代書畫資源越來越匱乏,其市場行情是持續向上的。 就古代書畫整體而言,其市場價格高低與年代遠近成正比,年代越久的作品,尤其是大家名家的作品,市場價格會更高。 資源、存世量越少,就越有可能成為潛力股。 唐寅、漸江作品的存世量都極少,如果有一件流傳有序的作品出來,基本就等同於創造市場成交紀錄。
現階段,古代書畫的單個作品價格仍然保持著較高的成交價。 “整個市場成交額的下滑一方面是整體上拍數量、精品的減少,還有一小部分原因是近現代書畫藝術家作品的成交下滑帶動的。”謝曉冬認為,目前來說,古代書畫市場的價格還是比較堅挺的。 從長期看處於一個上漲的通道當中,其定價受未來供求關係的影響。
全方位培育市場
北京保利“際會-古代書畫專場”已於昨日結束,總體​​成交情況仍在統計之中。 羅漢松介紹,此次專場拍賣是以往縮量提質戰略的延續。 針對目前的市場行情,本場中保利有意規避了大價位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小而精的作品上。 如劉墉(清)《行書集唐詩辭冊》、佚名《西湖七景書畫合璧》,以及一批質量上乘的清中期以來的名家書法。
隨著越來越多拍賣行加入到古代書畫的大軍,拍品的徵集難度可想而知。 羅漢松認為,拍賣公司應該在實踐中取得相對廣泛的共識,即每個公司應該聚焦於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共同培育這個市場。
作品在藏家手裡,做好運營,使其更加規範化,專業性,有品牌號召力,對於每個拍賣行來說都至關重要。 謝曉冬告訴新金融記者,北京匡時[微博]會採取多樣化的手段。 比如廣泛而深入的拜訪,強化學術研究力量。 徵集到精品的時候,能夠最大程度地體現其價值;另外,完善整個品牌的傳播力度,把最新研究成果展現給藏家;完善公司的管理、財務和客服,從開始徵集作品就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爭取在市場上更好地佔據主動。
北京匡時在古代書畫領域的挖掘探索經歷了幾個階段。 首先是和美術史結合推出的四王吳惲專場、揚州八怪專場、吳門畫派專場。 謝曉冬告訴新金融記者,匡時會根據每一季作品的徵集情況,結合美術史進行整合。 此後,通過專業性的思考推出了具有學術含量的明遺民繪畫作品專場。 “遺民可以說是一個文學、歷史的概念。在美術史上並沒有遺民畫家的概念,我們通過社會史、學術史的角度整合這些畫派的代表人物,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再者,結合藝術史和收藏史,匡時把近些年比較關注的明末清初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做了一個梳理,推出了晚明五大書家作品專場。 “從晚明五大書家書風創作的規律特點、影響力,現代人對其接受程度等做了一個概括,專場拍賣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如今,匡時走入了一個自由的概念設計當中。 拋開古代書畫板塊,實際上從去年過雲樓藏書古籍善本拍賣,到下半年梁啟超檔案拍賣的成功,匡時對於專場的運作思路已經開始從美術史概念、學術概念,向文化概念演進,更加重視拍品背後蘊含的綜合性文化價值。 “從常規的著錄出版、收藏的流傳有序,以及繪畫藝術風格的書寫,進而擴展到藝術家當時的創作背景,創作人的審美與時代的關聯,從而給藏家提供全方位的審鑑模式。 ”謝曉冬說。
(圖片由北京保利提供)
作為稀缺資源,傳統的收藏家依然在購買古代書畫,尤其是在市場調整階段,他們更願意將重點放在古代書畫板塊。 雖然這兩年藏家的惜售心理比較重,很多重量級的精品不願意釋放出來,但是一旦釋放出來,就會引起各方爭相追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