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南寧發現首個明代瓷器窯址

 光明日報 
考古人員正在對三岸窯址進行發掘考證。資料照片 考古人員正在對三岸窯址進行發掘考證。 資料照片
本報訊(通訊員龔文穎記者劉昆)廣西考古人員近日在南寧市仙葫開發區邕江沿岸發現一個民窯遺址(暫命名為三岸窯址),並出土了一批陶瓷製品碎片。 這是南寧市範圍內發現的第一處明代瓷器窯址。 據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初步斷定,該古窯建造於明代,距今有四五百年的歷史。
這座古窯位於邕江邊,儘管窯身已經垮塌不少,但可看出它以黏土和方磚為壁,沿著傾斜的山坡而建,形如龍身。 考古人員介紹說,這是古代南方地區流行的典型龍窯形制。 從山腳往上,依次建有窯門、火膛、窯室、排煙孔等,最下面的叫“窯頭”,最高處叫“窯尾”。 龍窯有一個優點燒窯時使用的燃料少,升溫快,窯內溫度高,燒出來的瓷器硬度較大,釉面晶瑩美麗,質量很好。
由於古窯遺址目前仍處於小規模試掘階段,只有約60平方米麵積露出真容。 從最低處的窯門走進窯內,可見4個窯室沿著山坡依次排列,長度約六七米,後面的部分仍隱沒於黃土中。 窯室內的窯床上還殘留著燒瓷用的墊餅和支座。 由於長期高溫燒窯,窯壁和窯床凝結了一層琉璃質,厚度約有1厘米。
窯室裡散落著一些碎瓷片,大多有一層淡青色釉面,少數呈藍灰色,還有的是淺褐色。
“這只是古窯的一側,根據龍窯的形制,如果以窯門為中軸線,那麼應該還有另一側窯室沒有發掘出來。”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覃芳介紹說。
這個古窯遺址的發現比較偶然。 覃芳介紹說,今年3月初,考古隊途經這片野地,腳下忽然踩到了幾塊瓷器殘片。 細心的考古人員立刻撿起來辨認,並且在附近搜索。 當他們扒開密密的灌木叢時,掩蓋在浮土下的一堆“廢品”映入眼簾。
這堆“廢品”是由燒壞或有瑕疵的陶瓷製品長期傾倒而成。 考古人員從厚度近兩米的廢品堆積層中,辨認出碗、盤、碟、罐甚至煙斗等日常生活用具的殘片,不少器皿還保持著燒製時的層疊狀態,於是認定:附近一定有窯址!
經過近一個月的勘探與發掘,被荒草和黃土湮沒的古窯終於現身。 儘管經歷了幾百年來的邕江潮起潮落,古窯除了被洪水沖塌了半個窯室,其餘遺址仍然較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根據陶瓷製品的器形、紋飾和燒製技藝等,考古人員判斷古窯建造於明代。 覃芳介紹說:“這麼大塊的磚在宋代是少見的。明代是個開放型的朝代,與宋代相比,製磚比較大塊,砌出來的橋樑、雕刻、宮殿也都比較大氣。從這一點來看,也能斷定這是明代的產物。”
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林強介紹說,三岸古窯遺址是南寧市在古窯址方面一個比較重大的發現,說明在明代,邕江一帶已是交通方便、製造業和物流業較為發達的地區。 此外,古窯遺址對研究古代南寧人的生產生活,有一定佐證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