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魏晉發明的最早飛行器 風箏:魏晉發明的最早飛行器 風箏:魏晉發明的最早飛行器
凌光 又是一年清明到。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清明放飛風箏的習俗。 據《清嘉錄》記載:“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
華盛頓美國國家航空博物館中赫然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風箏在中國有很多故事,而它流佈到世界各地後,又增添了很多新的傳奇。
風箏起源曾存各種說法
風箏的名稱很多,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稱謂。 在中國古代,紙鳶、紙鷂長期以來是風箏的主要名稱。 南方稱風箏為“鷂”,北方叫風箏為“鳶”(音yuān)。 “鷂”和“鳶”是同一種飛禽,即鷂鷹。 這種鳥能長時間在空中平展雙翅,盤旋不已,翅膀卻一動不動,和風箏很相似,於是人們便把風箏稱之為“鷂”或“鳶”。
“風箏”一名,始見於五代。 清代至今,風箏一詞取代了所有的稱號,成為現在統一的名字。
關於風箏的起源,各種說法不一而足。 柴茂智所著《風箏史話》中記載到:有人認為春秋時的木鳶便是紙鳶的雛形;有人則認為紙鳶創始於漢初,發明者為韓信;還有人認為南北朝時“有羊車兒獻策作紙鳶”是風箏的起源。
有史料記載,春秋時期魯國的公輸般(魯班)曾仿照高空盤旋的鷂鷹,製成木鳶,飛往宋城上空以偵察敵情。 但又有墨子用三年時間造成木鳶起飛的傳說。 清代曹雪芹在《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中講到風箏的起源時,就認為這種木鳶是風箏的雛形。
還有一種傳說稱,楚漢相爭時,項羽的楚軍被圍於垓下,為了瓦解楚軍,韓信製造了一個牛皮大風箏,載善吹笛者飛臨楚軍上空,吹奏楚曲,引動楚軍思鄉之情,使江東八千子弟,軍心渙散,盡皆散去。
而南北朝時“羊車兒獻策作紙鳶”,講的是這樣一則故事。 據說南朝蕭樑時,侯景叛亂,包圍了京都建康,攻開了外城,皇帝百官都被困於台城內,與援軍音訊隔絕。 這時“有羊車兒獻策作紙鳶”,在幾十個風箏上題寫求援信,借西北風放將出去。 風箏上寫明,有人拾到風箏並送給援軍,可以得到一百兩銀子的報酬。 梁太子蕭綱親自帶人把風箏放了出去。
於培傑在所著《漫話風箏》一書中認為,前面兩種說法並不可信,而南北朝時“羊車兒獻策作紙鳶”則很有可能。 風箏最初被稱為“紙鴉”、“紙鳶”,其發明時間必定在造紙術已經產生並且紙張普及到一定程度之後。 公元549年梁太子蕭綱放風箏求援軍只是風箏在軍事上的應用,風箏發明時間當在此之前。 因此,可以推測風箏誕生的大致時間為魏晉時期。
唐宋年間風箏已十分流行
在北齊的歷史上,還有用風箏殺人的聳人聽聞記載。 文宣帝高洋(公元550-559年在位)是位極其荒淫的暴君。 他大規模地屠殺北魏拓跋氏和元氏兩個家族。 北朝時佛教盛行,高洋在參加慶祝佛教聖職授任的儀式時,想出了一種“放生”的殺人手段。 “放生”的“活物”就是拓跋氏和元氏兩個家族的人。 高洋逼他們在身上綁上翅膀,做成風箏狀,讓他們從八丈高的台上(約26米)跳下去。 結果可想而知,被“放生”者一個接一個地摔死了。 據說,公元559年,一位原魏國的王子又被送上“放生”台,他非常幸運,隨風箏在空中飄遊了幾里遠後,竟落到地上逃生了。
至遲在唐代,放風箏就已經成了相當普遍的活動,不論民間還是宮廷,都對風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就曾在山東蓬萊觀看“八仙過海”風箏的放飛。 唐代風箏的製作水平很高,宮廷風箏有的還用絲絹紮製,不但可以白天放飛,而且晚上可把五彩燈籠掛在風箏上,放到空中去。
到宋代,風箏更為流行。 宋徽宗趙佶就是一個風箏愛好者。 他不但在“禁中放紙鳶”,而且據說還主持編寫了一本《宣和風箏譜》,這是我國歷史上已知的關於風箏的第一部專著。 據說該書共兩冊,對風箏的綁紮、繪製技術及材料的選用等都有詳細介紹。
明初幻想用風箏、火箭飛行
1987年,吉林省懷德縣毛城子鄉許菜園子屯出土了一面金代放風箏的紋銅鏡。 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一件我國古代風箏形象的實物資料。
明朝初年,有人在風箏上安裝火藥,點燃盤香放飛到敵營上空,盤香燃盡點燃引信,火藥立即爆炸,這便是有名的“神火飛鴉”。
在外國人赫伯特·瑟姆所著的書中寫道,14世紀末年(明太祖洪武年間),有一個叫王古的人(有的譯作“萬戶”或“萬虎”),在一把椅子上裝上47支大火箭。 人坐在椅子上,兩手各拿一隻大風箏。 他設想同時點燃47支火箭就可以把他連同椅子一起送上天,然後再利用風箏飛向前方,平穩著陸,結果沒有成功。 為了紀念王古,國際天文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王古山”。
民間習俗
“祈福”與“放晦氣”
有些地區,放風箏時要舉行隆重儀式,於村頭擺案設香,村民一齊祈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有些地方在風箏上畫出神像,由“童男子”放飛,認為這樣可以降魔除妖。 當 地人最忌風箏斷線或摔落,他們認為這會把福氣帶走或毀滅;風箏如果落到別人家的房屋上或院子裡,會給房主帶來福音,叫做“吉祥臨門”;而風箏的主人則要千 方百計地向房主討還風箏,以求取回福氣;房主如實在留不住風箏,就在風箏上紮一個洞再還給失主,表示已將福氣和吉祥留下了。
與這種風俗相反的是“放晦氣”的風俗。 放晦氣又稱“放公災”,就是放飛者把自己的不幸、煩惱和災難寫在風箏上,風箏升空後有意扯斷或剪斷風箏線,讓風箏飄走,這樣也就把“晦氣”放走了。 風箏落入誰家,誰家便認為沾上了晦氣,是不吉利的事。 房主會將風箏扯亂燒毀,表示已經驅走晦氣。
名人逸事
曹雪芹為風箏著書
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風箏。 古代很多詩詞中也都提到風箏。 明代大畫家徐渭,在晚年常以風箏作為繪畫的題材,他創作的三十七首詠風箏的題畫詩,生動有趣,廣為流傳。 而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一詩大約是最有名的風箏詩:“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不過要說到與風箏淵源最深、也最有名的文人,還是要算曹雪芹。
《紅樓夢》中有關風箏的描寫給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多人也知道,曹雪芹寫過一本關於風箏的專著《南鷂北鳶考工志》,全面介紹了關於風箏製作的工藝技巧。 儘管流傳下來的該書已殘缺不全,但從扎繪風箏歌訣(包括附註)來看,曹雪芹在風箏製作方面所擁有的知識和技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而關於此書寫作的緣起,還有一則故事。
據說有一年年關將近之際,曹雪芹的老朋友於景廉來訪。 於景廉從軍服役期間腳受了傷,人們稱呼他為“於瘸子”,平日只能靠賣畫為生。 二人見面敘談家事,於景廉慘然說道:“我家已經斷炊三天了,兒女年幼,每每啼飢號寒,這種狀況簡直叫人求死而不得啊!”
曹雪芹聽了朋友的話十分難過,而當時雪芹自己也處在“舉家食粥”的困窘境地。 交談中,於景廉偶然說到:“某公子購買風箏,一出手就是數十兩銀子,這些錢足夠我家幾個月的開支。”說完慨嘆不已。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雪芹立刻為於景廉扎了好幾個風箏,次日讓他帶走了。
這年除夕,於景廉冒著大雪來到曹雪芹家,帶來了很多酒肉蔬菜,並喜氣洋洋地告訴曹雪芹:“沒想到,三五個風箏竟賣了許多銀兩,所得酬金,自當共享。”
曹雪芹心中也感到一陣說不出的欣慰。 他進一步想到,天下那些鰥寡孤獨廢疾的可憐人,倘若學到一點扎風箏的手藝,或者也能藉此討點生活,於是便動筆撰寫了《南鷂北鳶考工志》,將風箏製作技巧傳給世人。
非常技巧
你會放風箏嗎?
小型風箏可以一人放飛,多數情況下需要助跑,即將風箏面迎風向上拋起,立即扯動放飛線迎風奔跑。
兩個人合作放飛把握性更大一些,一人手持放飛線,助手在10-20米遠的下風處,手持風箏後面中心骨條,迎風站立在風箏的背面或側面,將風箏舉起與肩平,並使風箏向上5度至10度。 另一人手持線拐子,在同一瞬間,助手拋出風箏,放飛者牽動線繩並助跑。 剛放飛時,還要根據風箏飛升的情況,放一段線,停一停,並把風箏線輕輕一拉一鬆地幫助風箏上升。
關於風箏放飛,人們積累了許多經驗。 其中京津風箏藝人的四句口訣頗有概括性:
風箏下沉,則輕提之;
風箏傾斜,則徐帶之;
風箏右偏,則右掖之;
風箏左偏,則左掖之。
意思是:當風箏下沉時,要輕輕地向上提拉風箏線;當風箏傾斜時,要把手高高舉起慢慢向後拉,加大兜風力而使風箏上升;當風箏向右偏時,就將風箏線向右橫拉;當風箏向左偏時,就將風箏線向左橫拉。
特別紀錄
風箏之最
風箏的形狀各式各樣,可謂千姿百態。
濰坊風箏藝人解匯泉製作的板子、硬翅和立體相結合的“鯉魚跳龍門”風箏,高10米、寬7米,面積74平方米,近似四張乒乓球檯那麼大。
濰坊風箏藝人唐延壽製作的微型風箏,在一個火柴盒裡裝有三隻紫燕風箏。 乍看像從郵票上剪下來的,其中最小的一隻長25毫米、寬24毫米。
1969年7月13日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中學生加里放出的風箏,絕對高度為10830米,放出的風箏線長達17000多米。
濰坊風箏藝人楊連仲製作的“梁山好漢”風箏,一根風箏線接連放起108只風箏,按《水滸傳》中梁山好漢108人的名字依次繪畫,每隻風箏高1米、寬1米。
西方人利用風箏的科學探索
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編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羅列了中國人的發明從公元1世紀到18世紀先後傳到歐洲和其他地區的26種項目,其中第13種項目就是風箏。 該書還認為,西方出現風箏落後於中國的時間大約為12個世紀,是13世紀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歐洲時帶去的。 也有人認為,早在北宋年間風箏就傳到歐洲了,傳入周圍鄰國的時間就更早,大約在公元8世紀的中唐時期。
風箏邁出國門以後,在東方國家和西方國家呈現出兩種不同的走向:在東方國家,風箏更傾向於審美,成為人們豐富生活、美化生活的娛樂品;在西方國家,風箏則更多地在科技領域中做出貢獻,科學家們利用風箏對大自然進行了多方面的試驗和研究。
富蘭克林的引電實驗
1749年,英國哥拉斯葛大學天文學家亞力山大·威爾遜在蘇格蘭的格姆拉奇做了一次試驗:他用六隻相連的風箏當運載工具,把一些儀器送上天空,測量風力、溫度、濕度,這次風箏放飛高度為915米。
1752年6月,美國科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在費城郊外的科羅拉多山上做了吸取天電的實驗。 他以一塊大絲綢方帕做成風箏。 在風箏尾繩木棒上固定一根金屬針,將金屬風箏線引進屋子裡與玻璃瓶中的金屬相連接,當天空閃電打雷時,雷電便沿著金屬線導向玻璃瓶進行充電,金屬電極就閃光,由此證明雷電與電燈的電一樣,有“電物質”。 這就是世界科學史上有名的“費城實驗”。
在富蘭克林之後,瑞士科學家克蘭特重複了這項實驗,並且從空中引下了約1米長的閃電。
1901年12月12日,意大利人科羅埃蒙·馬克尼進行了無線電信號傳送試驗,他從英國向紐約和芬蘭拍發電報,但試驗中突然風暴大作,刮斷了天線,馬克尼急中生智,把一隻風箏放到120米高的空中,用來代替天線,保證了試驗的順利進行,遠距離發報獲得了成功。
風箏載人的實踐努力
像鳥一樣在空中飛行,是人類很久以來的夢想。 在飛機發明出來之前,人們做過各種各樣的嘗試,其中也包括利用風箏。
1844年,瑞士博士克蘭特用風箏將一個偶人放在一把椅子上,上面裝上一把傘,利用傘的升力將偶人順風箏線送上天空。
1854年,法國博士希爾·拉威爾在第戎進行了一次帶有冒險性質的試驗:在一個面積為16平方米的風箏尾部掛一張木椅,讓一個11歲的孩子坐上去,將風箏放飛到10米高的空中,然後安全降落。
1873年至1876年間,俄國的海軍軍官莫扎伊斯基多次進行風箏載人試驗,他乘坐在自製的特大風箏上,由馬車拉著風箏起飛,馬車在公路上飛奔,莫扎伊斯基在空中觀察、記錄著升力與迎角的關係。 他的試驗基本上每次都取得了成功。
1893年,澳大利亞人勞倫斯·哈格立佛設計製作了一種盒形風箏,這種風箏具有較大的升力和良好的穩定性,有人認為,從飛行原理上講,盒式風箏對飛機的發明起了直接的、重要的作用,它是“盒形機翼”的前身,而盒形機翼一度為許多國家所採用。
異域風情
西方風箏
更擅採用新技術
在 現代西方,風箏較多地利用新技術和新材料,比如荷蘭製作了世界上最大的風箏,即充氣風箏,充氣後比籃球場還要大,這種風箏用尼龍綢為材料;英國從上世紀 70年代就用玻璃鋼和尼龍製品為材料來製作風箏,成串的風箏可放飛到9740米高的空中;美國人則發明了軟體風箏、三角傘翼風箏等。 所有這些,都是西方國家重科技的傳統在風箏領域中打下的烙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