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佛表達繫念之心
學佛三十年的藝術家奚淞,畫室裡隨處可見佛像、佛畫與佛教文物,牆上也貼著許多自己手鈔或繪製的經文、佛畫,他說,在畫室設佛堂,是為了隨時提醒自己,身為佛教徒,要向「老師」──佛陀學習,因此,畫室裡的每一個角落,都是他自修精進,隨時向「老師」請益的佛堂。。
從佛典中的記載可知,早期的佛堂是佛陀說法之處,比如《四分律》中有幾處提到,佛在曠野城的講堂,以及毘舍離獼猴江邊的樓閣講堂。《維摩經》也記載著,維摩居士曾以他的神力,將菴羅樹園變成一座大講堂。《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中,千百億化身的釋迦牟尼佛,現身十處說法,第一處便是金剛座及妙光堂(亦名普光明殿)。那麼,今日我們設立佛堂,正是跨越時空與佛相遇,在佛堂裡重溫佛的教法。
佛堂的布置有一定的規矩嗎?怎樣布置才算莊嚴?一定 要有燭台、香燈等供具嗎?聖嚴法師曾在〈在家居士如何設佛壇〉一文中指出,設置佛堂主要是表示「對佛感謝、恭敬、繫念之心」,因此,設置佛堂不用強求,至 於佛堂的地點也沒有一定的限制,布置也沒有一定的形式,一些傳統的禁忌也不是必須的。
不管佛堂上擺的是西方三聖、三寶佛,或僅僅只是佛 陀、觀音聖像,甚至一串念珠、一張佛卡、一部經典,只要能以虔誠心、恭敬心,彰顯出佛堂的清淨氣氛,藉此長養修行者的道心;以佛菩薩為我們學佛的典範,當 我們禮拜聖像,其實就是培養恭敬心、慈悲心,也就是在禮敬自己心中的佛。
不管佛堂上擺的是西方三聖、三寶佛,或僅僅只是佛 陀、觀音聖像,甚至一串念珠、一張佛卡、一部經典,只要能以虔誠心、恭敬心,彰顯出佛堂的清淨氣氛,藉此長養修行者的道心;以佛菩薩為我們學佛的典範,當 我們禮拜聖像,其實就是培養恭敬心、慈悲心,也就是在禮敬自己心中的佛。
在人人信佛的西藏,家家戶戶設有佛堂,佛堂中不一定供奉佛像,可能是一幅唐卡或祖師大德的法照,也常常可見達賴喇嘛或班禪喇嘛的法照,主要讓人有學習的典範。也有西藏僧人會將法器、經典置於床頭,方便在睡前用功,也是他們修行的佛堂。
國際知名的一行禪師,也常常鼓勵人們在家設置「禪房」,不管是夫妻吵架、管教小孩發脾氣,只要進入禪房後,任何人都不能打擾,在禪房中,個人可以安心禪修或平復情緒,是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空間;直到禪房中的人打了引磬,旁人才能進入。
但是在寸土寸金的都會生活中,想擁有一間屬於自 己的佛堂或禪房,可能不是那麼容易,佛畫家奚淞建議,只要在家中挪出一架電視機或一張沙發的空間,再擺上一張桌子,在那個空間裡,可以鈔經、讀經或是打 坐,只要專注,心自然隔絕外界的喧囂吵雜。奚松形容,佛堂其實就是在手與心間,當心安定下來時,就像一杯水本來污濁混有雜質,但當雜質沉澱下來,水也變清 澈了,心也是同樣的道理,當心一靜下來,也會變得清明。
現代人多為上班族,待在工作場合的時間很長,與 人互動的機會也多,在辦公處所擺設佛堂,不失為一個好方法。花藝家李麗淑與青樺婚紗董事長蔡青樺,就在工作室和辦公室設立簡單的佛堂,除了透過禮佛供佛, 提醒自己精進不放逸,也讓前來的學生、同事或客戶,一起熏習佛法的力量,工作處所頓時化為歡喜道場,也接引更多人親近佛法。
學佛的計程車司機程永輝,每天在車室裡的時間最久,於是他請了一張佛像小卡,置於儀表板上,再掛上一串念珠、一朵青蓮,小小的車室頓時成了清淨的個人佛堂。他說,有佛菩薩相伴,開車時情緒自然安定、不會隨便違規,偶爾和客人分享一、兩句佛法,每天都有好心情。
服務於法鼓山青年院的徐凡凱,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放置了一張佛卡、一本印有聖嚴法師法語的墨寶桌曆,簡單的擺設,便成就了一方個人的心靈空間,對她而言,這些法寶可以提起道心,幫助她安定身心,同時也提醒自己專注。
莊嚴自心道場
有形的佛堂,讓我們在學佛修禪的初始,擁有一處靜心精進用功的空間,藉由佛菩薩的護佑,堅定學佛的信心,也生起以佛為典範的勇猛心。然而更別忘了檢視內在無形的佛堂,內在的道場,雖然無形無相,看不到也摸不到,卻可以感受得到。
聖嚴法師曾在《法鼓山的方向》裡說:「學佛、信佛, 處處可以靜坐、修心啊!不是說一定要在哪個地方才可以,而是你在哪裡,佛法就在哪裡,你在哪裡,佛堂就在哪裡。」無論身在何處,只要身心安和,就可以打造 屬於自己的心靈空間,當自身安定,也能感染旁人,一起感受佛法的豐富。
來自泰國的南傳大師讚念長老,隨身揹著重達 三十公斤 的法寶,有小佛像、佛牌與念珠等等,三十年來如一日,當成自己禪修的功課,一方面也指導人禪修,也會將身上的法寶與人結緣,體現了「人在哪裡,佛堂就在哪裡」的精神。
在步入2010年之際,也許你正打算設立佛堂,或是為佛堂布置換新裝,除了外在的佛堂,也別忘打掃內心的佛堂,拂去心中的塵埃,從莊嚴心地做起,所謂「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唯有時時反省檢討自己,去除心中的煩惱,將自心歸向清淨的佛法僧三寶上,則處處都是我們修行的道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