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珍藏中國銀行舊存摺
◆周炳揆 我保存著一本中國銀行的舊存摺,裡面有一筆301.09歐元的丙種現匯存款具有特殊的意義。 事情還得從14年前的一個電話說起。
上世紀90年代後半期,我在一家瑞士投資企業任職,由於經常要去歐洲出差,我有數種歐洲貨幣存入中國銀行備用,我的辦公室曾經在南京西路的上海商城,和對面中國銀行市中支行有業務往來,和其負責人金先生也很熟悉。
1998年12月31日,金先生打電話給我,說明天是元旦,是歐元的啟動日,中國銀行照常營業,可以接受個人開歐元的丙種存款賬戶了,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時刻,各新聞媒體也將到現場作跟踪報導。 金先生問我能否在次日,也就是1999年元旦上午9時前徑去中國銀行淮海中路支行的櫃檯,用外幣購買歐元,設立歐元的銀行賬戶。
朋友之命,不得不從。 翌日早晨八點四十五分,我趕到淮海中路新康花園隔壁的中國銀行。 為了迎接新的國際貨幣的誕生,中國銀行早早開了門,安排了精兵強將“嚴陣以待”。 我是第一個客戶,用588.89德國馬克,按照當天1.95583馬克兌1歐元的匯率兌換成301.09歐元,開立了現匯存款賬戶。 根據當時歐元啟動的路程圖,1999年至2001年,歐元只用於銀行之間的結算,至於歐元紙幣的正式流通,那是2002年的事了。
現場,新民晚報的記者對我進行了採訪,當天下午,一篇題為《歐元呱呱才墜地,本市已有兩買家》見諸於晚報的頭版。 14年過去了,我從未動用這筆歐元,有一次,中國銀行要更換存摺本,我把舊的存摺本,連同《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歐元兌換證明》以及媒體對我採訪的剪報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 兩年前,我把這些藏品的複印件送一套給在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任營業部經理的金先生作紀念。 毫不誇張地說,這個賬戶是歐元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個個人賬戶,它有著特殊的意義,也見證了一種重要的國際貨幣在上海的誕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