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名家手稿收藏成熱潮

 齊魯晚報 
“獲諾獎後莫言作品手稿一夜飆升至百萬元”、“國學宗師梁漱溟文稿手跡首次結集面世引關注”……最近一段時間,作家手稿成為熱門話題。 無論是收藏界還是文化研究圈兒都對包括專著、自傳、日記、書信、手蹟等資料的作家手稿充滿興趣,尤其是莫言獲諾獎引發的新一輪文學熱更助推了作家手稿收藏的小熱潮。
現在到底還有多少作家在用筆寫作? 為什麼作家手稿的價值甚至超越作家的出版作品? 手稿收藏的市場前景如何? 記者做了採訪調查。
手稿忠實自然地
記錄了作家的創作過程紙質化寫作的作家曾經被稱為“爬格子”的。 電腦時代越來越多的作家選擇用電子文檔寫作,而非“爬格子”。 記者採訪磨鐵圖書、長江文藝出版社以及讀客、新華先鋒等國內出版方得知,當下基本見不到拿著紙質手稿投稿的作家了,文學質量特別好又是紙質的手稿已多年不見。 這似乎說明,除了80後、70後等新生代作家,國內老一代作家的寫作也逐漸或已經使用電腦。
對於作家來說,紙質寫作與電腦寫作的體驗有何不同? 作 為紙質和電腦寫作兼備的作家,以《打黑》《省委班子》等作品聞名的許開禎稱,“雖然手寫文章很辛苦,但那種紙上一個個填字然後欣賞的樂趣沒了。手稿忠實、 自然地記錄了作家創作的全過程,作家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表現在手稿中,包括作家的一聲嘆息一聲幽怨也能在手稿上體現出來。雖然電腦寫作是解放了作家,但 也毀了這種美妙的寫作感覺,讓作家的創作失去了某種樂趣。”許開禎補充道,手稿可以看作作家生命的記憶,也是作家最該珍藏的。
作 為少有的仍然堅持紙質寫作的作家,賈平凹曾表示,“只有握著筆才有靈感。”賈平凹同時又是書法家,他的手稿被不少人嘖嘖稱奇——“他創作時將橫格稿紙豎起 來用,並且完全不受框格的束縛,暢筆抒懷,又不乏工整,可於字裡行間感受作家的情感波動。”王安憶和莫言現在仍堅持手寫作品。 “電腦打字與速度有關,但寫作不需要速度,只是一個腦力勞動。”王安憶曾說。
作家珍視手稿,讀者也喜愛作家的手稿。 有讀者稱,深夜裡捧著這些手稿靜心閱讀,就像是在和作家握手,有一種心與心交流的感覺。
缺失手稿
讓 文學研究少了重要資料不久前,學者張頤武在回答文學的未來趨勢時說,新的寫作工具在改變著文學創作和文學研究,比如莫言這一代人,可能是中國最後有手稿的 作家了, “手稿學”一直都是文學研究的重要部分,作家手稿蘊含了太多的創作秘密,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用電腦創作,未來也許就沒有手稿了。 言外之意是,沒有了手稿,未來文學研究就少了一部分重要資料。
許開禎也告訴記者,作家的手稿隨著電腦寫作的普及自然會成為一種稀有品。 因為作家手稿不但是作家創作的見證,更是時代的見證,就像以前的書信一樣,意義很大。 “作為研究作家創作歷程及心路歷程的資料,手稿有無法取代的作用。我也不知道未來的研究者拿什麼來研究作家,我只是覺得作家沒有手稿留世很可惜。”
除了手稿的研究價值,其本身更是代表一種文化。 “收藏界能對作家手稿產生興趣,其實也是一種文化在起作用。作家手稿記錄時代,追憶時代,收藏界關注手稿更多的是對文化的懷戀與敬重。我們可以設想,再過 二十年也許手稿就成為一種稀有品了,一個時代的結束標誌著一種文化的喪失。”許開禎補充稱,這種文化與個人的生命體驗,感情心血粘連在一起的手稿就更為珍 貴。
而用電腦寫作的魯敏對作家手稿則另有一番理解。 魯敏稱,她從一開始就用電腦寫作,所以沒有手稿,只有電子檔的備份。 也有藏家向她索過手稿,對方稱再抄一遍也可以,但是魯敏不願意創作“偽作”手稿。 “沒有手稿固然是一件憾事,但我覺得對手稿也不見得要刻意執著,從甲骨文到竹簡到手稿到電子檔,這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載體的變化,懷舊之心可有,但變遷之勢 也不必阻擋。從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電子文檔也挺好的。古人早說過,大象無形。在我看來,能留下作品,比留下手稿要重要得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