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木雕。 配圖來源網絡
岳琦 黃楊木雕是我國民間木雕工藝之一,因以千年難長的黃楊木為材料而得名。 傳統木雕工藝可分為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而作為衍生品的黃楊木雕則由於其木材“堅韌木質,細膩紋理”的特殊性派生出傳統以外的新工藝,例如鑲嵌、劈雕、鏤雕等。 正在南京東路558號八樓珍寶館展出的王氏黃楊木雕,就充分展示了大匠們的雕刻技藝。
要說黃楊木雕傳統技藝,祖師王鳳祚的大作《蘇武牧羊》是極佳體現。 作品採用了傳統的群雕造型,人物蘇武則選用圓雕技法,小構圖卻大氣魂。 年邁的蘇武手持節仗,左手遮額,幾慾望穿漠北荒原,歷盡艱辛的滄桑以及對祖國的翹首企盼,北遷牧羊也持節不屈的氣節,更是顯露無疑。 其長子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篤純充分運用圓雕技藝來展現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羞花容顏及溫婉高貴、浴後嬌人的風韻,無怪乎《貴妃出浴》早早便被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館收藏。 二子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篤芳以美麗的西雙版納和熱情的傣族人民為題材創作的《潑水節》同為圓雕中的經典之作。
儘管同樣是傳統雕刻技法,根雕與圓雕風格迥異,它需隨“木材”應變,構思靈活性強,更考驗大師的“鬼斧”。 其女婿鄭勝寧是中國木雕藝術大師,他的根雕作品《老子三寶》、《歲月》,寥寥數刀將木材原有自然形態發揮得淋漓盡致,獨具匠心。
異於一般傳統雕刻技法,鏤雕難度很大,在石料挑選、作品佈局、雕刻程序等方面都十分考究,而黃楊木本身資源稀少,因此純鏤雕作品非常難得。 王氏嫡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王京的《百壽如意》以《百壽圖》為創作之源,一百個“壽”字形體各異、無一雷同,通過鏤雕完美呈現於黃楊木上,難度可見一斑,足以彰顯其雖為王氏新星卻已爐火純青的技藝。
木雕技法博大精深,作為木雕世家,以王鳳祚為開派宗師的王氏大師們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的傳統雕刻技藝世代相襲,又不乏創新,從以鑿如作到鏤空刀法,再加上他們本身對於藝術的表現力,使得精湛刀法下的作品栩栩如生,實為傳奇之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