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

藏家生命因收藏而多彩

人民網 
圖①、②分別為藏品瓷器、銀行卡。圖③為藏書票。圖④、⑤分別為糧票、徽章。圖⑥為郵票。 圖①、②分別為藏品瓷器、銀行卡。 圖③為藏書票。 圖④、⑤分別為糧票、徽章。 圖⑥為郵票。
人民視覺
貓頭鷹與堂吉訶德
本報記者曹玲娟
1986年,年輕的黃顯功頭回在自己工作的上海圖書館看到被譽為“版畫珍珠”、“紙上寶石”的藏書票。
隨後27年,現在已是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主任的他,收藏了2000多張各式各樣的藏書票,且圈內一致認為質量很高。 “貴精不貴多,不是見什麼就收什麼的。”黃顯功的藏書票,精挑細選。 每當收穫一張盼望已久的新藏品時,他會將自己的收藏一張張重新檢閱,揣度每張藏書票背後​​的主人與故事。
起源於歐洲的藏書票,其實是一張張圖案各異、尺寸不一的袖珍版畫,被愛書人貼在書的封裡、扉頁等處,以藝術的方式標識出藏書所有人。 特別的是,票面可根據書票主人的性格愛好等要求自行設計,除圖案外,還可配有藏書人姓名、別號、書齋號,以及拉丁文“EX―LIBRIS”(屬於我的書)等。
黃顯功說,自己的工作與個人生活都是和書打交道,喜愛藏書票,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 “我不過分專注於每張藏書票的創作技巧,而是更關注這張作品背後的文化表達。”
他很喜歡藏書票中的貓頭鷹圖案。 “貓頭鷹代表閱讀、智慧。”還喜愛收集亞當夏娃主題,學歷史的黃顯功曾親手觸摸過元謀人化石,也因此“對人類的起源有特殊的關心。”
堂吉訶德主題,更是其心頭所好。 這些年來,黃顯功已陸續收藏了300餘張來自西班牙、英國、俄羅斯、德國等國的堂吉訶德藏書票。 “堂吉訶德身上濃縮著人類最深刻的內在矛盾,也就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全世界的知識分子都會碰到這個矛盾。”黃顯功說。
這些藏品,不少是黃顯功一次次參加海外交換得來。 20多年來,利用一切機會,積極參與國外交流,黃顯功已成為國內外著名的藏書票收藏家,並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研究會常務理事。
作為人與書互動的標識之一,黃顯功一直強調,“真正喜歡藏書票的,一定是讀書人。”他說,現在藏書票也因其穩定的升值效果吸引了一批著眼於投資的買家,但“千萬不要作為投資。作為投資的話,收藏就不會長久,總想著要買進賣出。這樣的收藏,無法真正讓你快樂。”
有張藏書票,黃顯功足足等待了十年,才因緣際會納入收藏――為紀念《莎樂美》成功演出,施特勞斯請著名藏書票藝術家拜勞斯為自己製作了一款藏書票。 2001年,黃顯功從台灣收藏家藏品中首次見到這張名家名作,此後,他利用各種機會多方尋覓,終於在2010年,因有心的海外藏友轉讓而獲得。
“當你收穫一張期盼已久的作品時,那種喜悅之情真的難以言表。”黃顯功說,自己也在不斷欣賞、檢閱藏書票的過程中,“逐步讀出它背後與你心靈的共鳴”。
因清得閒借物養性
本報記者羅艾樺賀林平
為了收藏花光工資日子過得緊巴巴,卻從沒想過從中牟利;玩了一輩子古董不但沒有“玩物喪志”,反而得到很多人生感悟;耄耋之年卻坦然化“舍”為“得”,拍賣捐出大部分收藏品回饋社會……
這就是廣州93歲的老幹部歐初的收藏人生。
當記者提出採訪他,請他談談多年的收藏心得時,老人家一下子精神百倍。 “別的不說,你要說收藏,我可以不睡覺跟你談三天三夜。”老人家帶著十足的中氣,指著牆上“因清得閒”四個遒勁的隸體大字,“這是我自己寫的,也是這麼多年收藏的心得,你要清心寡欲、淡泊功利、捨得奉獻,才能收穫內心真正的平靜和身體的康健。”
出於對傳統文化的喜好,歐初從上世紀50年代就和一幫書畫名人、文物專家混得很熟。 他的第一件藏品是齊白石的小條幅《蝦》,“當時是1958年,我花了45塊錢買的。”
“那您不是賺大發了?”聽到這句玩笑話,歐初哈哈一笑,“當然現在以投資為目的的收藏比比皆是,但那個年代,連市場經濟的觀念都沒有。我收藏首先是自己內心喜歡,其次是出於保護文化遺產、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願望。”
歐初為收藏,不惜花血本。
“雖然都不貴,少的幾塊錢,多的幾十塊上百塊,但那時候工資也低啊,一般幹部才20多塊,我爸爸雖然是高級幹部,有200塊,但也不夠花。”女兒回憶,小時候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常常穿補丁衣服,有時甚至要等父母下個月工資交學費。
多年來,歐初集腋成裘,收藏相當可觀。 然而,人到老年,愛古玩字畫如命的歐初,卻突然做了兩個令人驚訝的決定:
2002年,他一口氣拿出495件個人藏品捐獻給廣州藝術博物院[微博] ,放進“歐初先生藝術博物館”,將私藏變公藏,變獨樂樂為眾樂樂,讓世人共享民族文化瑰寶。
2008年4月,他拍賣了八大山人的《臨河序》、文徵明的《杉林清話圖》等94件書畫精品,所得款項3300萬元,既不留作自用,也不留給兒女,專門成立“歐初文化教育基金”,每年資助100個品學兼優的貧困大學生讀書,至今已資助了253人。
這麼多年積累的藏品,最終歐初自己留下的不到10%。 “從收藏中,您自己到底得到了什麼呢?”記者不解地問。
“我得到的東西多啦!”歐初爽朗地大笑,現在很多人搞收藏,往往都是為了投資獲利。 他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收藏中的主體應該是人而不是物,人不能為物轉,不應光為了追逐經濟利益而忽略了收藏中最重要的內涵,把自我給丟失了。 “過去人講'玩物喪志',要我說,玩出名堂,就不會喪志。”
收藏之樂在於過程
本報記者楊文明
“收藏應該是一種愛好,一種文化的延續,收藏其實就是尋找時間變遷痕蹟的過程。”馬先生從1966年開始集郵。 起初僅僅是簡單地從信封上剪郵票,後來收集的郵票多了才知道郵票是成套發行的。 小時候為了湊齊一套郵票,他常常和同齡人相互交換。 “有時候也會用省下的零花錢和早點錢買,零用錢不夠,就去勤工儉學。那時候常和一起集郵的朋友去揀杏核、西瓜子,晾乾了拿到收購站換錢,買些面值兩毛、五毛的新郵票。”
後來隨著郵識的增長,馬先生知道郵票貼在信封上收藏會更有價值,就不再剪郵票,而是直接收藏信封,至今他已經收藏了兩千多個實寄封。 “集郵就是因為愛好,從來沒想過要發財或者倒賣。集郵是收藏界門檻比較低的門類。我每年也就花千把塊錢。”
“其實收藏和旅遊養花養鳥一樣,最大的意義在於尋找的過程。雖然會盡量地找齊每套郵票,但是基本上也就是每樣一張,即便早期收集的不少郵票有污痕、破損,品相不好,我也不會刻意去買新票替代。”馬先生說。
“您考慮過等您年紀大了以後怎麼處理您的郵品麼?”記者試著問。 “如果孩子喜歡,就給孩子;如果孩子不愛這個,我打算捐給學校,讓更多的孩子愛上集郵。”
其實老馬不必過於擔心,年輕人中並不乏集郵愛好者。 在某互聯網企業工作、微博名為“集郵票的女孩”就從2010年開始集郵。 “集郵是受我爸的影響,但卻是我自己的選擇。現在我就是收集認為好看的,等以後集的多了,可能會考慮收集某一個方面的吧。”
“每張郵票背後都有時代的印跡,集郵讓我眼界更開闊了。”她說,“我現在一個月大概花100―200元買郵票或者紀念封,經濟上毫無壓力。”
雖然訂著年冊,但是每逢好看的郵票發行,“集郵票的女孩”還是會排隊去郵局買零售的郵票或者紀念封。 “每次看到那麼多大爺大媽在郵局排隊買郵票,就會感覺特別溫暖,覺得集郵是一輩子的愛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