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館藏漢代陶灶模型賞析

 文物鑑定與鑑賞 
《釋名·釋宮室》稱:“灶,造也,創造食物也。”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早期灶址在居室內地面中心,燃燒火焰是敞開式的,炊器多為帶三足支架的容器,如鼎、鬲、缽等。 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尤其是戰國晚期以後,隨著陶質無足炊器釜在人們生活中的大量使用,表明新的炊火設施已經出現,這就是有封閉燃燒室和固定煙道的灶。 在漢代,人們對生活中的灶極為重視,《漢書·五行志》稱:“灶者,生養之本。”西漢中期以後,隨著地主官僚厚葬之風的盛行和“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觀念影響,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灶的模型在隨葬品中開始增多。 王充《論衡·譏日篇》言:“推生事死,推人事鬼。見生人有飲食,死為鬼當能複飲食,感物思親,故祭祀也。”由於漢人相信人死後的生活會與在生時一樣,人死等於到另一世界繼續生活,為了讓死者在死後還能繼續生前的生活,就將日常生活器具做成陶製的明器作為陪葬品。 在墓中陪葬陶灶的習俗逐漸盛行起來。 這些形態各異的陶灶,讓我們看到了漢代人們使用爐灶的真實狀況和他們對飲食的重視。
許昌博物館收藏有幾件精美的漢代陶灶模型:
灰陶灶(圖1),泥質灰陶,長15.5厘米,寬13.6厘米,高9厘米。 灶呈馬蹄形,灶面前部一個火眼,火眼上鑲嵌一釜,前有一塊肉,後有一個倒置的釜;釜一側模印有盤、勺和一個長方形案子,案子上有一把小刀,另一側模印有長鉤、盤、雞等。 灶尾有一凸起的方形塊為煙囪。 灶前面出檐,飾以菱形紋飾,其餘邊緣飾以五銖紋。 灶前壁中間開​​方形火門,落地,火門兩側分別模印一個手拿炊鏟做燒火狀的婦人和一個喇叭口瓶,周圍飾乳釘紋、網格紋、菱形紋等。 側壁素面無紋。 該灶小巧精緻,灶面裝飾繁多,隨形置物,隨意填充留白部位,沒有規律性,顯得靈活生動。
图1-1 圖1-1
图1-2 圖1-2
褐釉陶灶(圖2),泥質紅陶,灶面及前壁施褐釉,長19.6厘米,寬16厘米,高10.4厘米。 灶呈馬蹄形,灶面上一個火眼,上鑲嵌一釜,釜左右兩旁對稱模印有兩個鱉,釜後兩側分別有兩條魚、小刀、鉤、盤和食物等,魚​​頭朝釜。 灶尾還有一魚,魚眼凸出為煙囪。 灶簷處飾網格紋和直線紋。 灶門呈拱形,落地,火門兩側各浮雕一個立姿的炊婦。 側壁飾五銖紋。 該灶造型規整,做工精美,灶面裝飾簡潔疏朗,呈對稱佈局,在對稱中有變化、在變化中有對稱。
图2-1 圖2-1
图2-2 圖2-2
灰陶灶(圖3),泥質灰陶,長22厘米,寬17.8厘米,通高16 厘米,灶高8厘米。 灶呈長方形,灶面上凸出有三個火眼,呈“品”字形排列,前兩個火眼上各置一釜;後面火眼稍大,上置釜、甑一套。 甑底有一大四小共五個圓孔。 釜周圍模印有魚、雞等食物和盤、耳杯、長刀、鏟、鉤、鉗、長凳、條案等,灶門上端有灶簷,後置一低矮長方形煙囪。 邊沿模印菱形紋。 灶門拱形,落地,兩邊沒有裝飾。 側壁、後壁素面無紋。 該灶形制寫實,生活氣息濃郁,灶面佈局錯落有致,繁而不亂,極為豐富。
图3-1 圖3-1
图3-2 圖3-2
龍虎人物紋陶灶(圖七、圖八、圖九、圖十、圖十一),泥質灰陶,呈長方形,長34厘米,寬23.5厘米,高10.5厘米,灶體中空。 灶面正中一大一小兩個火眼上鑲嵌有兩釜,兩側各有一條魚,魚頭向灶門方向,一魚尾後有一把小刀。 灶門上端塑有用來阻擋煙塵的灶簷。 灶尾開一圓孔,象徵煙囪。 灶前壁灶門為拱形,不落地,灶門外圍雙弧線內飾以波折紋,灶門上方有斗拱式建築模型,兩側各有一人,皆頭戴籠帽、懷抱幼子,邊飾菱形紋和乳釘。 灶後壁為虎豬搏鬥圖,虎在左上方,前爪前伸作撲狀,顯得異常兇猛;豬在右下方,長嘴短尾,四蹄朝前,幾欲仰倒。 灶壁左右兩側分別為一龍一虎。 龍嘴大張,須、角後揚,背生雙翼,身捲曲做飛跑狀,動感極強;虎張牙舞爪,雙目圓睜,似已發現獵物,正欲捕捉。 虎身飾條形紋,更顯其威猛雄健。 該灶灶面裝飾少量圖像,樸素簡約。 圖案模印而成,呈淺浮雕,清晰生動,形象逼真,簡潔洗練,頗具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的風格。
图4-1 圖4-1
图4-2 圖4-2
图4-3 圖4-3
图4-4 圖4-4
图4-5 圖4-5
陶灶模型在漢代流行的原因有多種,但主要有兩點:其一,大土地所有製經濟的盛行,豪門大族在社會上佔據重要的地位,由於講究事死如事生,死後隨葬大量的模型明器來奢求在陰間的富貴生活,灶為“生養之本”,陶灶模型便大量地出現在墓葬中。 其二,漢代社會祭灶思想盛行,也促進了陶灶的流行。 祭灶活動源於對火和火神的崇拜。 《淮南子·祀論訓》:“炎帝作火,而死為灶。”高誘注:“炎帝,神農,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於灶神。”《集說診真》引《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 帝,其神祝融,其祀灶、祭先師。”《淮南子》注曰:“祝融吳回,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神,托祀於灶。”《禮記·禮器》中記載:“孔子曰:'臧文仲安知禮。 夏父弗綦,逆祀而弗止也。燔柴於灶,夫灶者,老婦之祭也。盛於盆,尊於瓶。'”漢鄭玄注:“其神則先炊也,故謂之老婦。惟盛食於盆,盛酒於瓶,卑賤之祭 耳。雖卑賤而必祭之者,以其有功於飲食,故報之也。”漢代經學家認為祭灶是為了報先炊之德,祭祀對像是一位老婦人,祭祀用品是盤和瓶,反映了婦女在生活中 因司掌烹煮食物的家務而與居家生活之灶產生了密切聯繫。 漢武帝時期,天子開始祭灶,祭灶也成為求仙的手段。 《史記·武帝本紀》記載:“少君言於上曰:'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皆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於是天子始親祠灶。”於是祭灶活動在全國盛行起來。 《後漢書·陰興傳》記載:“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後,暴至巨富,田有七百餘頃, 輿馬僕隸,比於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孫必將強大',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以後常以臘月祀灶,而薦黃羊焉。”祭灶可以滿足人們求仙的慾望,還能夠使人“暴 富”。 灶在人們心目中有了新含義,從而促進了陶灶的流行。
陶灶作為隨葬品,從形制上來看,有長方形、方形、馬蹄形、圓形、船形、曲尺形等;從胎質和釉色上看,有灰陶、紅陶、黑陶、綠釉紅陶、黃釉紅陶、絳釉紅陶等;灶門有方孔、拱形孔;釜眼有單眼、雙眼、三眼以至多眼。 早期陶灶灶面僅有一個火眼,灶面多無裝飾,出土數量不多。 從 西漢晚期開始到東漢中期,人們注意到一個火眼形式的灶的後部和兩邊熱能浪費太多,便開始在中間灶面上火眼的後部和兩旁設置小火眼,火眼增加到2-4個,這 樣可以提高烹飪效率,充分利用燃料產生的熱能,同時加工出人們所需的多種食品和飲料,既節省了人力、物力,又縮短了炊飲時間。 灶面裝飾內容也非常豐富,通常模印有雞、鴨、魚、肉、鱉等各類食物和碗、盤、刀、鉤、鏟等炊具,造型寫實,生活氣息濃郁。 側面有龍虎怪獸、庖廚等內容及幾何紋飾。 灶門兩側多用人物、瓶狀物和長青樹來表現,造型各異的人物多為生火做飯之婦人。 圖案的製作工藝主要為模印,顯現出淺浮雕、刻劃的不同效果,使裝飾圖案栩栩如生。 陶灶在隨葬品中的地位日趨重要,並逐步達到鼎盛期。 灶面的裝飾圖案中,常常出現有魚的紋樣。 自古以來,人類與魚就有著密切的關係。 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就裝飾有魚紋,因為人們羨慕魚旺盛的生命力和生殖力,以期增強自己的生育能力,祈求子孫的繁盛,所以裝飾魚紋象徵子孫繁盛、吉慶祥和、生活美滿。 在漢代陶灶上也常模印魚紋,這時的魚紋除了人們期盼年年有餘,而且已由象徵性逐漸向實用功能轉變,在活著的時候有魚有肉,希望到陰間仍然過富裕的生活。
漢 代陶灶模型裝飾圖像繁縟精美,裝飾風格統一多樣,充分反映了漢代藝人豐富的想像力和製作工藝的高超,生動地再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和飲食習俗,文化內涵極其 豐富,為研究漢代社會面貌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也折射出漢代喪葬文化特徵和時代的美學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收藏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