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清雍正仿鈞釉龍柄鳳首壺

 新浪收藏 
清雍正 仿鈞釉龍柄鳳首壺 H 34.3cm 清雍正仿鈞釉龍柄鳳首壺H 34.3cm
清雍正仿鈞釉瓷器,創燒於其在位第七年(1729年),為唐英榷陶御窯廠後恢復的仿古色釉。 為求此釉复燒成功,是年三月唐英不惜派廠署幕友吳堯圃親赴河南禹縣探求古配方,謂之“此行陶冶賴成功,鐘鼎尊罍關國寶。”(見《陶人心語》卷一《春暮送吳堯圃之鈞州》)。 可見雍正帝對仿鈞釉瓷器的重視和喜愛。 此後乾隆帝亦有仿燒,在清宮檔案記載中,就曾有用來自鈞州原產地的“均釉磁面渣子”做仿鈞釉瓷胎骨的記錄。 雍正仿鈞主要有三類:一是仿北宋的鈞紅釉,既通體玫瑰紫釉色,亦仿蚯蚓走泥紋;二是窯變花釉,是雍正朝從仿鈞釉中演變出的新品種,以紅為主,流淌交融各種雜色,猶如熊熊烈火;三是以天藍、月白為主,兼有塗以紅斑的器物。 雍正朝這種帶紅斑的釉色,謂之“天藍仿鈞”或“新紫”,所施銅紅釉,因窯火溫度不同,呈現出紅紫、淡紅、淡紫、灰褐等不同色調。
本次泓盛秋拍的這件仿鈞釉龍柄鳳首壺,即為上述第三類雍正仿鈞瓷,來源於海外重要藏家。 洗口,細頸,溜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底部“雍正年制”四字二行陰刻篆書款。 壺頸凸起數道弦紋,肩部一側堆貼鳳首壺流,曲形,尖嘴長目,鳳冠后卷,與流相對處堆貼龍柄,龍首銜口沿,幼冠,柄為其身,塑六乳丁作龍脊。 通體施仿鈞釉,質地厚潤,鮮妍奪目,暈散自然,散落在天藍釉上的紅釉如星芒點點,鳳目龍睛及凸弦處流釉反白,壺足胎露沿面,呈鐵褐色,底以醬黃釉覆之,為官鈞所獨有之底釉。
雍正仿鈞雖然能仿得十分像宋鈞瓷,但其所具有的時代特徵還是比較明顯的,如:一般仿鈞紅釉色較淡而釉層較薄,晶瑩滋潤,沒有開片,有的器物在凸出的出棱部位能看到白色胎骨;其器底雖大多塗有一層黑色釉汁,但胎卻為白色;有的紅釉偶爾出現綠色小苔點等。
鳳首壺的造型,源自於雞首壺,最早出現在吳晚期,南方吳和西晉的壺形似小盤口壺,肩部的一面貼雞頭,尖嘴無孔,另一面貼一條象徵性的雞尾。 至東晉,雞首壺身變大,肩部的雞頭,上有冠,下有頸,圓啄有孔,與雞頭相對的一面裝一個圓鼓形的把手,上端粘住盤口,下端接在肩腹相交處,東晉中晚期有的把手上端塑龍頭或熊首。 北魏辛祥墓(神龍三年,520年)出土的雞首壺為盤口、細長頸、龍頭柄、雞首流,與東晉末、南朝早期的越窯產品相似。 北齊、北周的雞首壺,柄上的龍頭更加粗壯強大,柄身變直,柄與頸之間的空間狹長,腹下部向內聚收,器形修長,造型別緻;此外,頸部普遍劃凹弦紋。 到隋唐時這種凹弦紋裝飾已逐漸演變為凸棱。 至隋朝,雞首壺比南朝的瘦長,盤口亦高,頸部變細,中部有弦紋裝飾。 雞頭更趨於寫實,壺柄仍保留南朝時期的龍柄形式,肩部雙係有新的變化,足部微撇。 至 唐朝,雞首壺基本不再出現,於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唐代龍柄鳳頭壺,則可認為是當時雞首壺的進化,這類壺是受到西亞波斯文化的影響,造型巧妙,器身堆貼瑰 麗紋飾,壺蓋塑成一個高冠、大眼、尖嘴的鳳頭,與壺口相合,由口沿平底部連以形狀生動活潑的蟠龍柄,是唐代以前所未見的新樣式。 此時另有雙龍耳壺的器形,也同樣可以看出吸取胡瓶的特點,壺身與隋代李靜訓墓出土的雞頭壺大體相同,無頭,而用一對龍形耳作為裝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