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圖2 圖3
西安王長啟 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收藏有一批明清及民國時期的石供桌,有分體式,也有整體式。 其構造可分為桌面、桌腿和裙面三部分。 一般桌面兩端上翹,側面和正側面即裙面雕刻有紋飾。 尤其是裙面紋飾頗為精彩,也是其精華所在,反映了當時的石雕藝術。
明弘治款人物圖石供桌(圖1) 長98厘米,高64厘米。
為整體式。 桌面上刻有銘文,但已漫漶不清。 桌裙雕飲酒圖,兩人席地對坐,二人均身著交領寬袖長袍,一人頭系巾,另一人頭戴官帽。 一人雙手持酒壺給另一人杯中斟酒。 桌的兩側面分別雕飾一獅子和一麒麟。 雕刻粗獷率意,自然生動。 在桌的曲腿上刻有紀年銘文“弘治拾三年”(1500年)等字樣。
清康熙款麒麟紋石供桌(圖2) 高65厘米,寬61厘米,長113厘米。
為整體式桌面已殘損。 桌裙面兩曲腿間雕刻分上下兩層,上層分3個長方形方框,中間方框內雕雙鹿,一隻昂首挺胸,另一隻低頭覓食,神形自然、歡快。 兩側方框內雕雲裡鶴,相互對稱。 雕刻真切,根根羽毛清楚可見。 下層分為大小不等的5個長方形框,中間雕刻銘文:“康熙歲次丙辰年(即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辛卯月辛未日”,下面是姚家子孫名。 兩側各雕一麒麟,一挺胸昂首蹲臥於山石上,另一麒麟回首張望。 外兩側各雕折枝花卉。 鹿、鶴與麒麟均是祥瑞動物,整體便構成一幅吉祥圖案。
清康熙款武士圖石供桌裙(圖3) 高67厘米,長158厘米。
為分體式。 桌裙面雕飾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為4個長方形框,框內均雕刻花卉紋,不同的是中間為陰刻,兩側為浮雕。 下部分6個豎長方形框,中間兩個框內浮雕花卉,一個雕水中蓮,另一個雕牡丹花;兩側的框內,一側為武士與菊花,另一側是武士與梅花。 桌的曲腿上刻有“康熙五十年六月二十一日”紀年銘,為公元1711年。
圖4
清康熙款四愛圖石供桌裙(圖4) 高67厘米,長184厘米。 為分體式。 桌裙雕飾分上下兩層,上層分為3個長方形框,框內均雕刻折枝菊花紋。 下層分為4個方形框,由左至右框內雕飾圖案為:其一,一人騎馬前行,一人扛梅枝隨行;其二,在山石旁有一人賞菊;其三,在庭院塘池邊一人賞蓮;其四,一人前行,後跟隨一人擔了兩籠鵝。 這四框內所雕為“四愛圖”,主人形象均是著交領寬袖長袍,腰間系寬帶,而隨從者則穿交領窄袖半長袍,腰繫帶,有的還形像地將長襟拽在腰帶上,表現勞動形態。 桌腿上刻銘文:“康熙五十五年九月吉日弟子吳鼐敬立”。 從雕刻上看,線條流暢挺健,造型準確洗練,景色明快,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平。
圖5
清乾隆款龍紋石供桌裙(圖5) 高50厘米,長100厘米,厚10厘米。 為分體式。 桌裙雕一對於雲間共戲繡球的螭龍。 其雕刻側重輪廓與軀體的誇張,姿態雄健,飄逸輕盈,有強烈的動感。 繚繞的雲朵增加了畫面的韻律感,同時呈現出浪漫神秘之感。 在兩螭龍間刻有款銘:大清乾隆叁拾貳年(1767年)閏七月吉日。
圖6
清嘉慶款雙獅紋石供桌裙(圖6) 高69厘米,長105厘米,厚10厘米。 為分體式。 桌裙四周刻邊框,框內底部為海水波濤,中間有山石,即壽山福海;上部刻雙獅戲繡球。 構圖雖簡單,但佈局勻稱。 造型準確而動感強,突出了獅子的威猛。 上有紀年款銘:嘉慶十九年(1814年)。
圖7
清宣統款壽字紋供桌(圖7) 高62厘米,寬72厘米,長103厘米。 為整體式。 桌面兩端上翹呈雲頭形,桌裙面為剔底雕刻,四角方折迴紋,中間刻團“壽”字,以陽線幾何圖案構成。 其旁刻銘文:大清宣統元年(1909年)歲次已酉九月吉日立。
圖8
民國款花卉紋石供桌(圖8) 高70厘米,長103厘米,厚42厘米。 為整體式。 桌裙面中間長方形框內牌上刻銘文:“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兩側刻長方形框內各浮雕折枝花葉,上僅開一朵花。 文飾簡單,浮雕較淺,雕刻也較粗糙。
圖9
八仙人物圖石供桌裙(圖9) 高60厘米,長190厘米。 為分體式。 桌裙面兩曲腿上陰線刻雲龍紋,龍張牙舞爪,騰雲直上,氣勢威武。 兩曲腿間分上中下三層紋飾,上層分為5個長方形框,中間為日出海水圖,左右兩邊各有一對雲裡鶴紋,兩側端為折枝花。 中層分6個方框,中間4個方框浮雕,八仙人物,每個框內各二人。 鐵拐李、何仙姑、張果老、漢鍾離、呂洞賓、曹國舅、藍采和、韓湘子八位仙家均腳踩雲朵。 兩側端長方形框內各雕一武士,雙手持圓形錘。 下層中間山石兩側為相對奔跑的駿馬,兩旁分別為鶴與花卉。 從人物、動物造型及陰刻龍紋的特徵看,為明末清初所雕。
圖10
清初人物圖石供桌裙(圖10) 高61厘米,長237厘米,厚16厘米。 為分體式。 裙面兩曲腿間分上下兩層,上層分為5個長方形框,框內均雕刻折枝花卉。 下層分6個長方形框,兩端較小的框內分別雕著官服之人,一人手捧的盤內臥一小鹿,一人捧盤內置一官帽。 中間兩個框內各雕一主一僕,一側主人手指太陽,另一側主人雙手捧官帽,僕從雙手舉大扇在後侍奉。 兩圖寓意指日可待,封官加爵。 兩側框內各雕一蹲著的麒麟。
圖11
清初獅子紋石供桌裙面(圖11) 高51厘米,長101厘米,厚13厘米。 為分體式。 兩曲腿間裙面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兩個長方形框內雕折枝花卉。 下層3個長方形框內,中心雕一獅子戲繡球,獅子回首緊盯繡球,口含彩帶,肆意戲耍。 兩側各為站立人,均頭戴官帽,腰繫帶。 一人手指太陽,另一人高捧官服,寓意指日可待,封官加爵。
圖12
清鹿鶴紋石供桌裙面(圖12) 高61厘米,長136厘米。 為分體式。 裙面上層雕纏枝葉。 下層3個方框內,中間雕山石坡地上的一鹿一鶴,鹿回首警視前方,而鶴正在低頭尋食,表現出山林間有色有聲的剎那情景。 兩側方櫃內雕山石花卉。 從紋飾風格看為清代中期。
圖13
清人物紋石供桌座(圖13) 高70厘米,長132厘米,寬57厘米。 為分體式。 供桌座上為桌束腰部分,側面分3個方框,分別簡要雕刻花卉。 其下裙面亦分3個方框,中間大框內為主題紋飾,內容是身著戰袍之人指著下跪的婦人,其前置一籃子,後站立兩位士卒,所描述的似為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愛情故事。 兩側小框內刻花卉紋。 從雕刻風格看時代為清中期。
圖14
清孝子故事石供桌座(圖14) 高67厘米,長130厘米,寬63厘米。 為分體式。 裙面分為3個方框,中間大框內雕屋外古樹下影壁前,一官人模樣者向站立的一老婦人跪拜,老婦人身著寬袖衣,下著長裙,手持拐杖,站立門前,此當為急於見老母的孝子朱壽昌,即畫面表現的是“二十四孝”之一的“棄官尋母”。 從雕刻手法看,其為清代中後期作品。
圖15
清博古紋石供桌裙面(圖15) 高67厘米,長168厘米。 為分體式。 分上下兩層紋飾。 上層兩長方形框,內雕刻相對的方折夔龍,一頭雙體,體分兩側。 下層分3個長方形框,中間雕博古圖,上置一方鼎,兩側各有一花觚,內置筆與翎毛。 左右兩框內分別為折枝牡丹與折枝蓮花。 從紋飾造型看為清代晚期之作。
圖16
清雙螭壽字石供桌裙面(圖16) 高50厘米,長110厘米,厚10厘米。 為分體式。 桌裙面紋飾分上下兩層,上層雕博古圖,其中間為雙耳三足爐,兩側分別為壺、爵杯與方鼎。 下層雕雙螭龍共戲團“壽”字,其意與二龍戲珠相同。 從紋飾風格看,其時代為清代晚期。
這批石供桌的雕飾,圖案有人物、動物與花卉,或整體構圖,或分區構圖。 雕刻手法基本為浮雕與陰刻線相結合。 其中8件有紀年款識,為我們了解其時代工藝特徵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從總體上看,明代早期的石供桌雕飾畫面比較純樸,構圖簡單,豪邁樸實,粗放雄勁,高浮雕突出。 到了明代晚期以後,畫面繁縟,雕工精細,富有變化,人物形象適度誇張。 清代初期至乾隆早期,仍還具有明代的一些特徵,但浮雕卻不高突,古拙感已消失。 乾隆以後,清王朝走向衰敗,雕工也由精緻趨向簡陋,缺乏力度,造型呆板,缺少生氣。
關於石供桌的使用場所,可從一些有紀年的石刻件中了解到。 例如萬曆款石香爐刻有“萬曆三十六年八月十四日,平□里大賈村重修顯聖廟,塑神□象(像),立石供棹(桌)、香爐”;萬曆款雙龍紋石香爐刻有“萬曆貳拾二年捌月二十一日,會人重塑壺間帖金上顏賈香爐、石供桌……”從這兩件石香爐的銘刻可知,石供桌是給廟宇裡使用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