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劉盛全
大清銅幣中,有一種中心銘文為“川滇”的銅幣(如圖)。 僅十文、二十文兩種面值,紅銅材質,數量甚少,據說為當年川省代鑄,像這種將兩省同鑄一幣之上,在我國清末銅元中屬僅見。 關於此幣的鑄行,筆者據幣查閱了相關資料,有其複雜的歷史背景:
一、趙門身世述略
趙爾豐原籍山東蓬萊,先世“從龍”為漢軍旗。 其父文魯齋,在山東陽谷縣知縣任內時,因地方發生變亂,文魯齋衣冠整齊坐於大堂,為眾所殺。 據說趙爾豐弟兄三人,長爾震、次爾巽、爾豐居三,文魯齋死時,爾巽、爾豐尚年幼,由後門逃脫。 爾巽、爾豐騰達後,曾以其父事徵集詩文,匯成專集,趙爾巽任四川總督時,曾將這個冊子大批印送,題名《文魯齋陽谷殉難事實》。
二、趙爾豐留駐川滇務邊事
趙爾豐護理四川總督不到一年,改派為駐藏大臣兼川滇邊務大臣。 清廷為了支援趙爾豐,使他辦事不掣肘,還特將乃兄趙爾巽由東三省將軍調任四川總督。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趙爾豐由成都出發準備前往拉薩接替聯豫的駐藏大臣職務。 原駐藏大臣聯豫聽到清廷已任命趙爾豐為駐藏大臣後,即慫恿駐藏僧俗官方向清廷請願,訴說趙爾豐手段殘酷,剿七柑溝、屠桑披寺,有“屠戶”之稱,藏人畏恨,請仍留聯豫駐藏。 趙爾豐到察木多後,知道這些情況,於是就向清廷奏請削去駐藏大臣職銜,專辦川滇邊務,清廷準如所請。 趙爾豐的官銜就改為:欽命頭品頂戴尚書銜,督辦川滇邊務大臣,武勇巴魯。 他所駐的地方就稱為欽差行轅,這樣趙爾豐就留駐“川滇”務邊事了。
三、趙爾豐務邊推進幣制改革
清廷設川滇邊務大臣,轄三壩、定鄉、鹽井、得榮等川西高原地區、趙爾豐為首任川滇邊務大臣,駐節巴安(四川巴塘縣)。 趙氏走馬上任不久,即針對當時藏區實際情況,大力推進幣制改革。 當時的藏區,原鑄半元、一角的銀輔幣,因小巧,多被當地藏民充作飾物,或被寺院用於宗教活動,致使輔幣奇缺。 民 間遂將整塊藏元一剝為二,權作半元,一剖為四,權作一角,俗稱“宰口藏元”,極為不便,尤令當局感到膽怯的是將皇帝像剖開是一大罪,故上書云:“伏念此項 銀元一經分裂,而視廢物……按之銷毀幣制之條,尤為不合。”在此種情勢之下,趙氏認為“與其多鑄小元而致損耗,何如改臻銅元而便於流通”,並規定每枚藏元 法定兌換十文銅元四十萬枚,不准隨意增減。 於是,宣統二年(1910年),“四川省鼓鑄十文銅元一千萬枚,運去關外,俾與藏元相輔而行。”經幾番努力,銅元終於暢通無阻,宰割藏元的現象亦隨之大為減少。 趙爾豐此舉,實際上代表了清政府對川滇邊地這一敏感地區的行政干預和管理,並收到實效。
“川滇”銘文大清銅幣,由於鑄量本身就不多,流通區域又十分有限,人世滄桑,歲月流逝,時至今日,是品不可多見,殊為珍稀!
礙於泉識、史料,管窺所及,當、誤否? 敬請有識方家、同好賜教是幸!
大清銅幣中,有一種中心銘文為“川滇”的銅幣(如圖)。 僅十文、二十文兩種面值,紅銅材質,數量甚少,據說為當年川省代鑄,像這種將兩省同鑄一幣之上,在我國清末銅元中屬僅見。 關於此幣的鑄行,筆者據幣查閱了相關資料,有其複雜的歷史背景:
一、趙門身世述略
趙爾豐原籍山東蓬萊,先世“從龍”為漢軍旗。 其父文魯齋,在山東陽谷縣知縣任內時,因地方發生變亂,文魯齋衣冠整齊坐於大堂,為眾所殺。 據說趙爾豐弟兄三人,長爾震、次爾巽、爾豐居三,文魯齋死時,爾巽、爾豐尚年幼,由後門逃脫。 爾巽、爾豐騰達後,曾以其父事徵集詩文,匯成專集,趙爾巽任四川總督時,曾將這個冊子大批印送,題名《文魯齋陽谷殉難事實》。
二、趙爾豐留駐川滇務邊事
趙爾豐護理四川總督不到一年,改派為駐藏大臣兼川滇邊務大臣。 清廷為了支援趙爾豐,使他辦事不掣肘,還特將乃兄趙爾巽由東三省將軍調任四川總督。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趙爾豐由成都出發準備前往拉薩接替聯豫的駐藏大臣職務。 原駐藏大臣聯豫聽到清廷已任命趙爾豐為駐藏大臣後,即慫恿駐藏僧俗官方向清廷請願,訴說趙爾豐手段殘酷,剿七柑溝、屠桑披寺,有“屠戶”之稱,藏人畏恨,請仍留聯豫駐藏。 趙爾豐到察木多後,知道這些情況,於是就向清廷奏請削去駐藏大臣職銜,專辦川滇邊務,清廷準如所請。 趙爾豐的官銜就改為:欽命頭品頂戴尚書銜,督辦川滇邊務大臣,武勇巴魯。 他所駐的地方就稱為欽差行轅,這樣趙爾豐就留駐“川滇”務邊事了。
三、趙爾豐務邊推進幣制改革
清廷設川滇邊務大臣,轄三壩、定鄉、鹽井、得榮等川西高原地區、趙爾豐為首任川滇邊務大臣,駐節巴安(四川巴塘縣)。 趙氏走馬上任不久,即針對當時藏區實際情況,大力推進幣制改革。 當時的藏區,原鑄半元、一角的銀輔幣,因小巧,多被當地藏民充作飾物,或被寺院用於宗教活動,致使輔幣奇缺。 民 間遂將整塊藏元一剝為二,權作半元,一剖為四,權作一角,俗稱“宰口藏元”,極為不便,尤令當局感到膽怯的是將皇帝像剖開是一大罪,故上書云:“伏念此項 銀元一經分裂,而視廢物……按之銷毀幣制之條,尤為不合。”在此種情勢之下,趙氏認為“與其多鑄小元而致損耗,何如改臻銅元而便於流通”,並規定每枚藏元 法定兌換十文銅元四十萬枚,不准隨意增減。 於是,宣統二年(1910年),“四川省鼓鑄十文銅元一千萬枚,運去關外,俾與藏元相輔而行。”經幾番努力,銅元終於暢通無阻,宰割藏元的現象亦隨之大為減少。 趙爾豐此舉,實際上代表了清政府對川滇邊地這一敏感地區的行政干預和管理,並收到實效。
“川滇”銘文大清銅幣,由於鑄量本身就不多,流通區域又十分有限,人世滄桑,歲月流逝,時至今日,是品不可多見,殊為珍稀!
礙於泉識、史料,管窺所及,當、誤否? 敬請有識方家、同好賜教是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