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街頭古董詐騙升級:袁大頭竟是白銅

 現代快報 

漫畫 俞曉翔漫畫俞曉翔
在一些旅遊景區和仿古街道,不時可以看到售賣“古董”的攤點,從陶瓷字畫到錢幣銀器,讓人眼花繚亂。 有人抱著撿漏心理而來,把花錢買來的贗品當國寶。 最近,一名網友在微博上向警方求助,稱自己的母親買了一堆“銀器”回來當寶貝,誰勸都不聽。 南京江寧公安分局官方微博“@江寧公安在線”鑑定後發現,這些“銀器”基本都是白銅製品。
實習生王煜
現代快報記者陶維洲
老人買的“袁大頭”網上僅售2.6元一枚
微博名“@我的名字是溫暖”的網友最近有點煩,她的母親前不久淘回家一堆“銀器”,從“袁大頭”到刻著四大美女的腰牌,可謂應有盡有。 老人抱著這些“銀器”當個寶,誰說都聽不進去。 無奈之下,她將這些“寶貝”拍照上傳到微博,希望江寧警方幫她做鑑定。
“一看就知道,這都是銀器替身白銅。”在查看了相關照片後,“@江寧公安在線”很快就做出了鑑定。 在對“銀器”進行細節放大後,江寧警方還在淘寶網上找到不少“同款”,價格都很便宜。
在淘寶網上輸入關鍵詞“銀器”後,現代快報記者發現了不少“熟面孔”。 旅遊景點常見的“寶貝”在網上均有銷售,價格也是低得驚人。 以民國銀元“袁大頭”為例,最便宜的批發價只有2.6元。 這樣算下來,10塊錢就能買4枚。 古董市場常見的摸起來“沉甸甸”的所謂“銀錠”,批發價則從12元到28元不等。
便宜“銀器”多是白銅製品
這些看起來光澤有質感,價格又異常“親民”的“銀器”,究竟是用什麼做的呢? “@江寧公安在線”發帖解釋,市場上的便宜銀製品,主要成分是白銅,即以鎳為主要添加元素的銅基合金,呈銀白色,有金屬光澤。 近年來,白銅的價格保持在每千克65元左右。
“@江寧公安在線”介紹,這些年賣得很火的藏銀和苗銀也大多是白銅製品。 傳統的藏銀為30%的銀加上70%的銅,因為硬度較高,可以雕刻複雜的圖案,不少手工飾品多采用藏銀。 而苗銀只是在器具表面鍍上一層薄薄的銀,主要成分依舊是銅。 “實際上,藏銀和苗銀的價值在於其表面精細高超的雕刻技藝,而非材料和質地。”“@江寧公安在線”提醒網友,購買此類產品時,如果自己特別喜歡某個款式並且價格高得不離譜,還是可以入手的。
想“ ​​撿漏”得先學幾招鑑別方法
如何鑑別白銅製品與銀器? 警方介紹,鑑別方法主要有辨色法、折彎法、拋擲法等。 看上去有“銀白色”而不是“銀色”的一般就是仿銀製品;用手輕輕折動,易彎不易斷的通常成色較高,僵硬、勉強能折動的成色較低,能折斷或用錘子敲幾下就會裂開的是包銀首飾;將銀製品拋在台板上,彈跳不高、聲音平穩的為成色高的銀器,而跳得較高、聲音尖亮的,就是仿冒品。
此外就是看價格。 白銀價格較為公開,那些售價與市售銀器差距懸殊的所謂“銀製品”大多有貓膩。
“如果賣家把白銅製品打著銀古董旗號高價賣出,就涉嫌詐騙。”“@江寧公安在線”提醒,想“撿漏”得先學幾招,別貪小便宜上當受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