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0日 星期五

絲路記憶:胡旋舞墓上的西域舞蹈

 新消息報

靈武絲綢之路出土文物靈武絲綢之路出土文物
胡旋舞墓——跳在墓門上的西域舞蹈
1985年夏,在靈武與鹽池毗鄰的蘇步井鄉硝池子村窨子梁,發現6座唐代墓葬,墓誌銘記載墓室主人為中亞粟特何國人氏,在6號墓室兩扇石墓門上,雕刻一對跳胡旋舞的胡人。 胡旋舞是一種唐代非常流行的樂舞,自西域傳入中原後,長安城內幾乎人人學跳,在宮廷更是深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喜愛。
唐貞觀四年(630年),唐朝軍隊平定東突厥後,於今內蒙古鄂托克旗至鹽池、靈武一帶設置魯、麗、塞、含、依、契六州作為羈縻府州,安置十萬歸附突厥降戶中的中亞粟特人,時稱“六胡州”。 六胡州屬靈州大都督府監管,一些少數民族貴族首領被選為州官。 六胡州中粟特人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被稱為“昭武九姓”。 胡旋舞墓門主人即昭武九姓中何國人後裔,卒於六胡州中的魯州。
胡旋舞石刻墓門與敦煌石窟胡旋舞壁畫形象、舞姿基本相同,為研究唐代樂舞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因其文物價值重要而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2014年歲末,胡旋舞墓門走進國家博物館,參加全國“絲綢之路文物展”,揮舞千年的長袖依然沒有停息,令無數觀眾夢迴西域,浮想聯翩。
瓜果之鄉——落戶在靈武的西域植物互聯互通——新絲路經濟帶重要支點
靈武是寧夏絲路沿線灌區形成時間較早、規模較大的地區之一,素有“水果之鄉”的美譽。 靈州果樹栽培歷史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唐代詩人韋蟾在《送盧潘尚書之靈武》詩中,以“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讚頌靈武的田園美景。
元代詩人馬祖常在《靈州》詩中寫道:“葡萄憐美酒,苜蓿趁田居”,證實張騫將葡萄種子從西域帶回內地後,靈武果農不僅會種植葡萄,而且能用葡萄釀酒,苜蓿也在靈武普遍耕植。
許多蔬菜由絲綢之路傳入內地之前已在靈武種植,如:黃瓜、芫荽、胡蘿蔔、菠菜、大蒜、蠶豆等。 黃瓜原名胡瓜,芫荽原稱胡荽,五胡十六國時為避諱“胡”字稱呼,把胡瓜、胡荽改叫黃瓜、芫荽。 菠菜原產於波斯等地,以前叫“波斯菜”。 胡麻原產於中亞大宛,引進靈武后成為當地主要油料作物。 大量西域植物品種沿絲綢之路傳入靈武,在這塊沃土上生根發芽,豐富了靈武地區的瓜菜品種。
隨著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的提出,靈武作為寧夏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具有區位地緣、能源資源、內陸開放和人文歷史等優勢,提出“建設網上絲綢之路東起點,打造新歐亞大陸橋重要支點”戰略構想,以開放內涵式發展為引領,打造全國縣域經濟發展排頭兵目標。 靈武境內銀川河東機場已開通國內所有省會城市在內的62條航線,以及至曼谷、首爾、台灣、香港、大阪的國際航線,至哈薩克斯坦的貨運包機。
以銀川濱河新區、臨港經濟區、銀川綜保區“三位一體”的開放核心區,成為引領我區開放型經濟發展龍頭。 銀川綜合保稅區重點發展面向阿拉伯國家及穆斯林地區為主的中高端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羊絨精紡面料等產業。 靈武被譽為“國際精品羊絨之都”,羊絨產品走入國際市場。在弘揚絲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進程中,靈武將加速融入“一帶一路”發展大局,繼續譜寫絲綢之路新篇章。
白塔石窟——隱跡在絲路古道的遺窟
我國唐代以前石窟幾乎全部位於絲綢之路沿線,固原須彌山石窟、中寧大佛寺石窟都是寧夏絲路沿線著名的石窟,而隱跡在靈武絲路古道邊的白雀寺石窟,卻在荒漠一角孤寂地沉睡了近千年。
白塔寺又名白雀寺、白泉寺,位於白土崗鄉白塔水村附近的沙漠深處。 數百年來,白塔寺周圍因荒漠化嚴重,村莊外遷,寺廟與石窟逐漸被遺廢。 據白塔水村的老人世代相傳,白塔寺始建於宋元時期,早年這裡建有白塔一座。
白塔寺依山臨水修建在一座山梁頂部,根據地表散落大量建築磚瓦遺跡測量,寺廟院落南北長30米,東西寬22米,南北西牆基由毛石壘,砌高達5米。 白塔寺石窟在半崖外依山而鑿,石窟門高2.5米,寬2.7米,石室東西長5.5米,南北寬4.5米,高3米。 窟內留有泥塑佛像基台,佛像早年已毀,東牆壁上留有漫漶不清的彩繪壁畫。 石窟門前1米之外、8米以下,是一條名為“老虎溝”的季節河。 冬日里來到白塔寺,山樑上東一簇西一團長著沙棘、冬青、沙捌棗等野生灌木。河溝內泉水已凍結成冰,一縷暖陽斜灑在老虎溝的冰面上,訴說著佛窟由絲路古道傳播至此的“身世”。
文物遺珍——具有西域風格的舶來品
1984年,靈武文物工作者在臨河鎮漢代墓葬內發掘出和田玉蟬,證實漢代靈州與西域之間已有玉石流通往來。 2009年9月,文物工作者在臨河鎮下橋村開展文物普查時,在一戶農家院內發現一處倒塌的地窖,地窖內散落部分陶器殘片,將殘片收集修復後,是一件黑漆陶爐。 陶爐腹徑20.2厘米,高17.5厘米,外觀似南瓜形狀。 陶爐底部三足為模製女性浮雕人面造型,突眼、窿鼻、高眉骨、高顴骨,頸部有三道裝飾物,面頰豐滿圓潤,表情嚴肅莊重,具有濃郁西域人像面部特徵。
2014年,文物部門在民間徵集到一隻玻璃瓶,這件無模吹製的淺綠色玻璃瓶器壁較薄,與西安市東郊長樂路隋代舍利墓發掘出的一件文物十分相似。 兩件玻璃瓶材質、形狀、製作手法相同,具有隋唐時期西域風格,應是由絲綢之路傳播來的舶來品。
在寧東鎮西夏瓷窯遺址,文物工作者經常撿拾到鑄造有外文字母的銅鈕扣,證明西夏時期該地燒製的瓷器也與外域流通交易。 此外,文物部門從民間徵集到波斯銀幣、西域人物石刻、鵪鶉造型琉璃製品等外域物品。 大量文物證明,唐宋時期,靈武是絲綢之路重要的商貿、文化交融之地。 這些散落在靈武的外域遺物,千年之後依舊閃耀出歷史的斑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