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0日 星期五

漫談獨步古今的中國青花五彩

 新浪收藏

漫談獨步古今的中國青花五彩漫談獨步古今的中國青花五彩
中國青花瓷的發展歷經唐代的萌芽、宋朝的沉寂、元代的橫空出世、明清的繁榮。 康熙青花,稱得上是青花瓷最後一座美麗的山峰。
康熙時期,政局已趨穩定,社會經濟逐漸恢復,以青花瓷為主流的製瓷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陶雅》記載:“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青花一類,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以獨步本朝矣。”此時的青花瓷器,官民窯界限已沒有前朝那麼嚴格。 胎土淘煉精細,質白縝密,堅硬純淨,分量較重,素有“糯米胎”、“似玉”之美稱。 釉有青白色、粉白色或漿白色,更兼釉質細潤,緊密熔於胎骨之上,渾然一體。 器型豐富多彩,陳設觀賞瓷數量大增,且多大件器,如棒槌瓶、大方瓶、鳳尾尊、觀音瓶、花觚、筆筒等。 青花料早期使用浙料或江西青料,呈色灰藍。 中期使用雲南珠明料。 這種青料提純由水沉法改進為火鍛法,色彩明淨艷麗,清朗不俗,時代特徵十分鮮明。 人們往往譽其為“翠毛藍”,“墨分五色”、“青花五彩”。 康熙早期官民窯青花上大量使用花押、堂名款、干支款以及仿明朝款識,中後期書寫本朝款已經盛行,後期還出現篆書款及私家款。
民窯畫工筆下的花鳥、動物、山水、人物,無不神態生動、意趣萬千。 花鳥題材主要有月影梅花、歲寒三友、雙犄牡丹、雉雞牡丹等。 青花山水瓷畫早期有晚明畫風,筆意曠達,還有一類畫意謹嚴,似萬曆天啟時的鐵線描畫法。 青花山水還深受明末清初畫家董其昌等人影響,構圖舒展,意境深遠。 繪畫題材以遠山近水和四季風光為主,有的添加配景人物,如松下讀書、高士對弈、溪山行旅、湖畔泛舟、攜琴訪友等。 人物繪畫題材多取自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如“西廂記”、“三國演義”、“封神榜”。 由於康熙廣開科舉,弘揚漢文化,瓷器上還大量書寫詩文辭賦,“獨占鰲頭”、“狀元過街”、“金榜題名”等畫面的出現,正是這種社會背景的體現。 康熙民窯青花上還較多表現刀馬人物及清裝人物狩獵場景,這與康熙皇帝吸取明亡教訓,告誡皇族子孫習文尚武,不忘馬上功夫的政治背景有關。 同時還流行“漁家樂圖”和“耕織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清代社會升騰發展時期,人民安居樂業的現實。
康雍乾之後,製瓷水平每況愈下,製作粗糙,俗味的吉祥圖案增多。 辛酉政變之後,進入了所謂“同光中興”時期,長期不景氣的製瓷業稍有復蘇。 光緒青花仿康熙風格,被譽為“小康”,不少仿品幾可亂真。 但總體造型矮拙、胎體輕薄、釉面僵白、色彩浮艷、繪畫線條纖弱,與康熙青花貌合神離,大相徑庭。
青花瓷器的發展產生過四個高潮,元青花、永宣青花、成弘青花和康雍乾青花。 元青花霸悍張揚,永宣青花舒展飄逸,成弘青花淡雅雋永。 而康熙青花瓷以其美輪美奐的造型釉料,青翠欲滴的藍色,清純秀雅、分水技法成熟的瓷畫藝術,使人們觀其器賞其境,便有空谷絕響、餘音繞樑之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