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宋元時期的銅鏡與特徵

收藏界 
圖1 圖1 圖2 圖2 圖3 圖3
文/陝西 王冬華
古城長安在宋元以來雖然失去京城地位,但是,它仍是西北重鎮,又是通往西北、西南的交通要道,是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重要城市,遺留下來的文物與遺跡極為豐富,據老一代文物工作者講述,當時在徵集文物中遇到這一時期的各類文物佔的數量比重很大。 西安市博物院收藏的宋元時期銅鏡較豐富,現選部分介紹如下:
1.纏枝花紋銅鏡,宋代(圖1)。 直徑12厘米,西安市東門外自來水配件商店徵集。 呈八瓣菱花形,背面寬邊緣,內為一凸弦紋,中心有圓鈕,花瓣形鈕座。 其間盛開花朵繁茂,以枝幹串連,其特點從整體看紋飾為“淺浮雕”,佈滿鏡面,寫實性強。
2.八卦銘文銅鏡,宋代(圖2)。 直徑22厘米,西安市徵集。 呈圓形,背面素邊緣,中心圓鈕,六邊形鈕座,鈕與邊緣間四道細弦紋,有三環區間,外環為十八字篆書銘文:“水銀呈陰精,百煉得為鏡,八卦□□,神永保命。”中環為八卦符號,第三環銘文為八卦名稱。 傳說這類鏡可以辟邪除妖,八卦紋與當時社會流行道教有關。
3.鐘形“録事司驗記官”銅鏡,金代(圖3)。 長15厘米,寬10.6厘米,1972年西安市東郊修堡子村通往洪慶的戰備路出土。 呈鐘形,頂有橋形鈕,弧肩,下漸擴,底為連弧形。 背面素邊緣隨鐘圍繞一周,內又有二道細凸線隨邊緣圍繞一周,中部設三道細橫直凸線,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又設四道細豎直凸線分左右兩部分,在上下左右各設雙凸線長方形框,在下左右長方形框間設凸圓,周圍有放射短線,在其左側刻六字款:“録事司驗記官”。 後有花押。 其造型罕見。
图4 圖4
4.盾形爐紋銅鏡,宋代(圖4)。 長15.7厘米,寬14厘米,西安市唐華賓館工地出土。 呈花瓣盾形,背面上設有圓鈕,並佈滿紋飾,中部為三足雙耳香爐,爐口冒青煙上飄,爐兩側各有道符與祥雲,下設魚、刀紋與卷草紋,上面的凹痕可能原還鋃嵌寶石,現已脫落,其紋飾為道教特色,魚紋有“年年有餘”吉祥意,上面道符說明銅鏡與道教有關。
图5 圖5
5.蓮池游魚紋銅鏡,宋代(圖5)。 直徑14.9厘米,陝西省物質回收公司庫徵集。 圓形背面中心為一圓鈕,花瓣鈕座,外有兩細凸弦紋,之間有一道寬素帶。 邊緣內有一周凸弦紋,其間為水池,生滿蓮花、花苞、蓮葉及蓮蓬,其間有一對鯉魚,前後淺遊。 游魚的魚與餘同音,吉祥意“連年有餘”。
图6 圖6
6.“煌丕昌滅”行舟紋鏡,金代(圖6)。 直徑17厘米,西安市北郊大白楊徵集。 八葵瓣形,背面中心圓鈕,鈕上有:“煌丕昌滅”四字,意為“天下平安”之意。 整個面為海水波濤,內有一艘帆船破浪而行,船上站立多人,有觀望者,有划船者,表現海上航渡的情景。
图7 圖7
7.犀牛望月銅鏡,金代(圖7)。 直徑18厘米,西安市徵集。 圓形,背面素邊緣,圓鈕,海水波濤上空有一圓月當空照,旁有明星與雲朵​​。 下岸邊臥一牛,昂首高望明月,此為“犀牛望月”的傳說故事,因為江南天氣炎熱,牛畏熱天氣,見到明月誤當成太陽,立即氣喘不息,反映了江南農村小景。 邊還刻有銘文:“陝西東路鑄鏡所官”。 後有一花押。 此鏡為陝西東路所鑄。
图8 圖8
8.承安三年雙魚鏡,金代(圖8)。 直徑16厘米,西安市徵集。 圓形,背面中心圓鈕,素邊緣,內有兩道弦紋,分為內外兩區,外區有銘文一周:“承安三年(公元1198年)上元日,陝西東路運司官局造,作匠杜虎,監官鏡事任(花押)提控所轉運使高。”其後有一花押。 內區為雙鯉魚,首尾相接,在水中飄遊,水面波濤翻滾,真切清晰。 此為陝西東路造。
图9 圖9
9.海水波濤銅鏡,金代(圖9)。 直徑16.5厘米,西安市徵集。 圓形,背面中心圓鈕,鈕頂平,素邊緣,內為低邊寬弦紋,其上有楷書十六字銘:“陝西東路轉運司鑄鏡局監造官録制張”,押記。 內為海水波濤紋。
图10 圖10
10.四龍紋銅鏡,此為宋初鏡(圖10)。 直徑10厘米,西安市南郊徵集。 八葵瓣形,背面緣光素,中心圓鈕,以鈕為中心,由變形雙葉紋分四區,每區各有一夔龍,挺胸昂首,圓目張口內含一小球,雙耳直豎,身上翹曲尾向上,雙雙對應,以誇張手法表現頭與尾,以短弧線表示海水,外在一周連珠紋。
图11 圖11
11.雙鳳穿花銅鏡,元代(圖11)。 直徑20.5厘米,西安市徵集。 圓形,背面寬素緣,中心圓鈕,多層花瓣鈕座,內飾花卉,其間有一對鳳鳥,鳳鳥尖啄,圓目,高冠上卷,昂首繞鈕雙雙飛翔,後拖長長卷羽尾,展示了鳳鳥的美麗。
图12 圖12
12.蘆鶴池塘銅鏡,元代(圖12)。 直徑20厘米,西安市北郊徵集。 圓形,背面中心圓鈕,素面緣,在池塘邊生滿蘆葦,四隻鶴鳥,有站立靜觀流水,有引頸尋食,有回首觀望,有邊行邊左右尋物,空中云間兩隻鶴鳥自由飛翔,整體如同一幅花鳥圖。
西安市博物院收藏的銅鏡原收藏於西安文管會,據前輩文物工作者講,主要是從1965年以來在西安市地區徵集,串門走戶,普遍收集,當時徵集的條件差,經費少,外出主要靠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 當時還有錯誤看法,對徵集宋代以後的文物沒有必要,理由是時間距今短,但是在深入社會徵收文物中,遇到很多這段時期的文物,它是西安市宋代以後政治、經濟、文化的反映,故在徵集中重視了這一時期文物的徵集,宋代以後的銅鏡也是如此。 從宋代起鑄造業除大量鑄造銅鏡、貨幣、宗教造像、宗教用器外,還有日常生活用品,其它銅器都少見了,也就是說銅器的鑄造走向尾聲。
鑑別銅鏡首先要區別宋代及以後的銅質,其與商周以至五代,特別是唐代的銅質不同。 宋代及以後是用黃銅,黃銅是銅與鋅的合金。 宋代的白銅生產是銅與鎳的合金,故與前代​​的白銅也有區別,從表面也能觀察到它們之間的差異。 其次從造型看,主要是延用傳統器型,有圓形、方形、方形圓角、亞字形、菱花形、葵花形等,帶柄形等,新出現的器形有鐘形、盾形、桃形、長方形等。 紋飾豐富多彩,有雙魚紋、雙龍紋、雙鳳紋、行船紋、八卦紋、荷花紋、連錢紋及人物故事紋等,還有字紋:長命富貴,“壽山福海”等,紋飾主要特徵是以寫實為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