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淚傳》局部
雖然身處硝煙散盡的和平年代,但我們對革命先烈方志敏的遺書《可愛的中國》並不陌生。 在江西,還有這樣的一位革命先烈——傅學祥,犧牲前在獄中寫下遺書《血淚傳》。 1969年,這封遺書被發現,成為上高縣博物館館藏的一級文物。 8月26日,記者獲悉,該文物出現了嚴重的病害,經國家文物局批复,已啟動保護修復。 按照計劃,年底前完成修復後,《血淚傳》將公開展出。 堅貞不屈至死不渝獻出寶貴生命
傅學祥是上高縣蒙山鄉充武村人,1894年出生。 他從小練習武藝,又上過幾年學,精通文墨。 他講義氣,重交情。 1928年,他參加了革命,並於次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致力於開展反帝反封建鬥爭。
1930年8月,傅學祥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第四軍一個縱隊黨組織取得聯繫,回到傅家圩後發展了一批共產黨員,成立了黨支部和農民協會。 傅學祥被選為支部書記、農民協會主席。 支部成立後,他立即領導農民摧毀了國民黨政府的田南區、鄉反動政權,同時制定了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財的計劃。
在傅學祥的帶領下,上高縣先後建立了田南鄉等8個鄉、村蘇維埃政府、農民協會及富家渡鄉等5個鄉村農民赤衛隊。 1930年9月,傅學祥被敵誘捕。 審訊中,他不畏酷刑,嚴守秘密。 最終,傅學祥被殺害於高安縣(今高安市)縣城石橋頭。
獄中不寫“反省書”趁機寫下《血淚傳》
在獄中時,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傅學祥始終堅貞不屈,嚴守革命機密。 1930年9月,敵人要他寫“反省書”,他趁機寫下《血淚傳》,當作自己的遺書。
這篇遺書字數不多,但字字帶血,句句感人,充滿了強烈的鼓動性。 寫完遺囑後,傅學祥為防止敵人搜查,將其貼身收藏,在親人探監時帶出。 傅學祥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沒有屈服,沒有妥協,以激昂的熱情表達了至死不渝的革命信念和甘願為革命事業奉獻一切的火熱激情。
犧牲39年後被發現定為一級文物
1969年,傅學祥的侄子拆除房牆時發現了烈士寫在一張黃裱紙上的遺書《血淚書》,並收藏於上高縣博物館。 文物專家認為,這份遺書表明了傅學祥對黨的熱愛和對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念,表現了革命者面對死亡的凜然正氣,是一份反映革命前輩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的珍貴實物資料,屬於國家一級文物。
2006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微博]出版的《紅色遺囑》一書,將傅學祥的《血淚傳》等90餘篇老一輩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遺作整理其中。
上高縣博物館館長劉清華介紹,由於該館庫房條件不達標,傅學祥《血淚傳》這一珍貴文物已出現了嚴重的病害,急需進行保護修復處理。 為此,他們聘請了南京博物院設計製作了保護修復方案。
經南京博物院評估認定,該文物病害處於瀕危狀態。 南京博物院的修復過程將盡量使用傳統工藝和材料,最大限度保護文物的價值。 劉清華說,按照計劃,該文物將於年底前完成修復,之後將公開展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