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發行的《向雷鋒同志學習》郵票。 1989年3月發行的《馬王堆漢墓帛畫》特種郵票。 1978年11月發行的《長沙湘江大橋》小型張郵票。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為樂之提供。
本版撰文/記者范亞湘 上個世紀40年代初,國際共產主義的傑出活動家、保加利亞人季米特洛夫說:“郵票是國家的名片。”之後,中國基本上沿用了這一說法,各地向來視能夠入選“國家名片”為最高榮譽。
長沙市集郵協會副會長楊學成介紹,新中國成立後,長沙元素融入郵票的方寸天地在全國同等城市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這些郵票反映了長沙的人物、風光和建設成就,承載著長沙發展的腳步。
A發行面值2元的《長沙湘江大橋》如今市場價格3500多元,系最貴“長沙牌”郵票
長沙元素在郵票中是什麼模樣? 這是為許多長沙人關注的。 近日,記者從市民樂之先生收藏的新中國成立後有關長沙元素的全套郵票中發現,從1964年8月到2013年3月,長沙元素已先後在39套72枚及2枚小型張郵票上亮相。
岳麓書院、愛晚亭、長沙湘江大橋(橘子洲大橋)等這些風景對長沙市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但這些風景出現在郵票上並非廣為人知。
看這枚《長沙湘江大橋》郵票:畫面以淺藍為底色,配以點點白帆。 一座17孔鋼筋水泥的雙曲拱橋蔚為壯觀。 橋分主橋和支橋兩部分,主橋橫跨橘子洲直達岳麓山,支橋垂直於主橋,沿江從橘子洲向南延伸,使整座橋呈奇特的“T”字形。 江水碧綠寧靜,兩岸及江心橘子洲草木成蔭,清澈透明的江水中大橋的倒影清晰可見。 票中的靜與票外百舸爭流的動相呼應,圖中有限的空間與圖外無限的江天相連接,使本套票似乎在不經意之間透出浩大的氣勢。
記者仔細端詳,發現這枚郵票的圖案不但非常精美,而且設計時在實景上有所突破。 這突破主要表現在東邊江岸右側那兩棵樹旁枝斜逸的樹上,據一直生活在湘江邊的市民反映,1972年9月28日湘江大橋通車後,其東頭右邊一直是繁華的鬧市,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才有瞭如今樹木茂盛的湘江風光帶。
1978年11月,為了反映中國公路橋的建築面貌,當時的國家郵電部發行了一套《公路拱橋》特種郵票,全套5枚,其主題為川西三號橋、無錫新虹橋等。 同時發行1枚小型張郵票,而這枚小型張的主題就是長沙湘江大橋,這枚郵票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所發行的長沙元素郵票中的第一枚小型張。
楊學成介紹,小型張是每套郵票的點睛之筆。 它是指在同一套郵票之內,志號相同,卻另外設計圖案的小型整張郵票。 把長沙湘江大橋作為這套郵票的小型張的主體圖案,反映了長沙湘江大橋工程建設當時在國內的成就和地位。
“目前長沙元素的郵票,最值錢的就是這枚《長沙湘江大橋》。當年發行時,這枚面值為2元的郵票,現在已升值了1600倍,郵票市場價格為每枚3500多 元,成為最貴長沙元素郵票。”楊學成說,由於該郵票只發行了15萬枚,現在市面上很少能夠看到,“估計市場價格還會有上升空間”。
1968年5月發行的《沁園春·長沙》和《水調歌頭·游泳》郵票,其背景就是岳麓山、湘江和橘子洲等。 1975年11月發行的秋收起義會師舊址瀏陽文家市郵票,其背景就是當年毛澤東發表“小石子也能打破大水缸”著名演講所在地里仁學校。
B從古代運動造型到彗星圖譜,馬王堆漢墓相關內容或明或暗多次登上“國家名片”
長沙是一座有3000餘年悠久歷史文化的名城,從上個世紀30年代末四羊方尊出土以來,相繼出土了眾多著名文物,一向注重歷史文化底蘊的新中國郵票青睞長沙歷史文物,其中,1972年至1974年,馬王堆漢墓發掘出土後的文物就多次登上“國家名片”。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了我國已知畫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藝術性最強的彩繪帛畫。 畫面呈“T”字形,上部寬92厘米,下部寬47.7厘米,長205厘米。 屬旌幡一類的用品,出殯時放在行列前面,落葬後覆蓋在棺上。 它是我國漢初繪畫風格的主要體現,反映了漢代藝術的傑出成就,在我國繪畫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1989年3月,發行了《馬王堆漢墓帛畫》特種郵票一套,全套三枚,第一枚8分,第二枚20分,第三枚30分。 同時,還發行了一枚面值5元的小型張,這枚郵票也是長沙元素郵票中的第二枚小型張。
據楊學成研究,馬王堆漢墓元素除了1989年3月“明”的登上“國家名片”外,還在1984年7月和1986年4月兩次“暗”的登上“國家名片”。
1984年7月,發行的一套《第2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郵票6枚和同時發行的一枚小型張中出現過。 該套郵票圖案中跑道上的我國古代體育運動造型和小型張裝飾圖案中的古代體育運動造型,是根據馬王堆漢墓3號墓發現的帛書中的《導引圖》繪畫的。
1986年4月,發行面值20分《1985-1986哈雷彗星回歸》的特種郵票一枚。 該郵票圖案展示出哈雷彗星的瑰麗風采,畫面下部是地球,而地球與彗星之間所繪的古代標誌彗星的符號,是採用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彗星圖譜第四種圖譜。
1964年8月,為了展示我國古代青銅器藝術的輝煌成就,發行了一套8枚《殷代銅器》特種郵票,其中,第五枚面值10分的郵票就是“四羊尊”(四羊方尊)。 據悉,這是長沙元素第一次登上新中國“國家名片”。
1979年3月,為介紹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發行了一套《中國繪畫·長沙楚墓帛畫》特種郵票2枚。 第一枚“龍鳳引魂昇仙帛畫”郵票面值8分,這幅帛畫是1949年2月在長沙陳家大山楚墓中發現的。 第二枚“人物馭龍(也稱御龍)帛畫”郵票面值60分,這幅帛畫是1973年5月在長沙子彈庫楚墓中發現的。
C從1964年9月到今年3月,雷鋒成為除毛澤東外郵票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湖湘名人
近、現代以來,長沙名人輩出,名人系列自然也是“長沙元素融入郵票的方寸天地在全國同等城市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的重要原因。
1964年9月,雷鋒頭像出現在《知識青年在農村》第三枚郵票上,這是長沙籍名人第一次出現在新中國的郵票上。 1965年7月發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郵票一套8枚,其中第二枚“五好戰士”圖案中,首次出現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手跡,1967年3月發行的《毛主席的好戰士-劉英俊》郵票第四枚,劉英俊在製作雷鋒事蹟幻燈片。
1978年3月發行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紀念郵票一套3枚,全套郵票面值0.24元。 3枚郵票票圖名稱分別為: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主席的光輝題詞、華國鋒的題詞、雨露滋潤禾苗壯。 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推出的第一套以雷鋒為題材的紀念郵票。
今年3月5日,發行了《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五十週年》紀念郵票一套4枚,全套郵票面值4.4元。 該套郵票以雷鋒當時的部分照片和事蹟為素材,4枚郵票分別為: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鑽研、愛崗敬業、助人為樂。 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推出的第二套以雷鋒為題材的紀念郵票,同時也是第一次同一個長沙名人題材再次登上“國家名片”。
據楊學成考證,名人登上“國家名片”最多的當屬毛澤東。 “雷鋒前後5次亮相在10枚郵票上,所以,雷鋒成為毛澤東外登上'國家名片'次數最多的名人。”
昨日,記者走訪清水塘古玩一條街、步行街街口郵幣卡交易廳發現,雷鋒郵票走俏。 其中,1964年發行的雷鋒郵票,市場價值為50元左右;1965年發行的雷鋒郵票,市場價值為280元左右;1967年發行的雷鋒郵票,市場價值為650元左右。 這3枚雷鋒郵票市場價值已較其面值均上漲了2000~3000倍。 1978年發行的《向雷鋒同志學習》郵票,市場價值為一套150~200元,較其面值24分已升值800多倍。 今年3月發行的《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五十週年》一套叫價20~25元,市場價值已是其面值的4~5倍。
1978年3月發行了一套共2枚《中國婦女的光輝榜樣》的紀念郵票,其中,第二枚就是“楊開慧烈士”。 這枚面值8分郵票上的楊開慧像是採用1924年6月楊開慧在上海拍攝的母子三人照片中的圖像。 這之後,黃興、劉少奇、何叔衡、李維漢、李富春等長沙籍名人和張孝騫、周光召、周建平等三位長沙籍著名科學家紛紛成為郵票中的人物。
因毛澤東年輕時在長沙求學和探求真理,郵票中的青年毛澤東往往少不了“長沙背景”。 除了1968年5月發行的一套14枚《毛澤東詩詞》郵票裡多次出現長沙元素外,1996年9月9日發行的一套4枚《毛澤東故里》特種郵票明信片裡,第一枚面值15分郵資圖案毛澤東像,就是採用1919年4月毛澤東與母親和毛澤民、毛澤覃兩個弟弟在長沙合影裡的照片。
黃興是第一個在中國郵票上亮相的長沙名人
我國郵票的發行始於清代。 1878年3月,海關試辦郵政,約於7月下旬發行我國第一套郵票,全套3枚,集郵界習稱“大龍”。
1896年3月20日,大清郵局脫離海關,光緒皇帝御准開辦“大清郵政”以後第一次正式發行的郵票,它是中國郵票史上首次由皇帝親自御批的郵票,被稱為蟠龍郵票。
1906年4月10日至12日,長沙郵局徵得上級局的同意,發行使用蟠龍對剖票,系統將蟠龍紅色2分票,對角斜剖作1分票貼用,這是中國郵票史上第一次有了“長沙動作”。
1932年8月發行烈士像郵票一組,共6種圖案12枚,其中,棕紅色黃興像2角票一枚,橘黃色黃興像4角票一枚。 1940年印刷發行的烈士像郵票分有水印和無水印6種中圖案兩套,其中,是年12月3日,發行淡藍色黃興像無水印2角票和橘黃色黃興像有水印4角票各一枚;12月22日,發行橘黃色黃興像無水印4角票一枚;12月25日,發行淡藍色黃興像有水印2角票一枚。
據楊學成考證,黃興是第一個在中國郵票上亮相的長沙名人,民國期間,黃興像先後6次出現在郵票上。
新中國成立前夕,金圓券一貶再貶。 1949年4月,湖南百姓群起拒用金圓券,湖南郵政管理局下令所屬各局,自4月25日起以銀圓收費,並重訂各類郵件資費。 於1949年4月28日發行一組湖南郵區加蓋銀圓單位郵票,共四枚,由長沙南嶽印刷所分平信、掛號、快遞、航空等系列分別在不同方位加蓋一個“湘”字。
同時,湖南郵區還出現了一組4枚加蓋銀圓基數郵票,面值分別為1分、2分、5分、1角四種。 長沙南嶽印刷所用小五號宋體字,黑色加蓋,郵資數值兩字加蓋與票的右上角,郵票的左下角加蓋一“湘”字。
這是“湘”字首次出現在郵票上。 “加蓋郵票,又稱改值郵票,即採用加蓋方式改變原郵票的面值。”楊學成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