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寧波古董木雕嵌入陀飛輪表

 中國寧波網 
寧波歷史上以出產製作精良、雕刻出挑的甬作家具出名,其間鑲嵌的被現世收藏者稱為“眼睛”的明清吉子木雕,正從歷史深處的塵埃中走來,並在現代工業文明的土壤裡重煥異彩。 代表著東方傳統文化藝術精髓的木雕,與代表西方製表工藝結晶的陀飛輪,巧妙融合在首個香港陀飛輪腕錶品牌萬希泉中———
甬作家具的吉子木雕,世界級奢侈腕錶陀飛輪,相隔千年的兩個“物種”竟會發生聯繫。
浙江籍木雕藏家、同時又是香港陀飛輪腕錶品牌“萬希泉”董事長的沈墨寧找到了它們的共同之處———都有值得收藏的屬性,都在方寸之間將動感美學演繹到了極致。
於是,和合二仙、魚化龍、福祿壽、麻姑拜壽……一款款訴說著中國民間故事的香港陀飛輪腕錶陸續登上世界奢侈品舞台。
而這僅僅是腕錶界中國風的一個寧波版本。 百達翡麗的西漢龍紋玉璧“白玉龍”限量手錶,積家的青花瓷超薄琺瑯彩繪系列腕錶,龍鳳主題的崑崙跳時腕錶……古老的東方文化輕輕一勾指頭,便引來了世界各地收藏者的狂熱追逐。
寧波吉子:
代表古代木雕的最高工藝水準
說到沈墨寧的木雕腕錶,就不能不先說說包括陳龍江(雅昌網名“華少”)在內的一群寧波藏友。
10年前,寧波江南古玩市場的暮色初光裡,古玩販子將慈溪周巷淘來的一麻袋吉子木雕散開放好,然後開始挨個給“老客戶”們打電話。
那時候陳龍江還只是剛畢業沒多久的毛頭小伙子,手中的積蓄也不多,所幸吉子的價格也不高,多數是百來塊的,品相一流的也就2000元左右,在家人的支持下,陳龍江咬著牙收貨,居然慢慢“混”成了販子的第一大“客戶”。
收藏的吉子多了,陳龍江開始研究和整理它背後的文化,漸漸在雅昌的藏友論壇裡也有了名氣。 沈墨寧就是被他在雅昌論壇上發表的文章所感動、進而與之建立聯繫的。
2009年,吉子的價格隨著全民收藏熱潮猛然增了一倍,但讓陳龍江感到遺憾的是了解它的人依舊不多:“談到木雕,甚至很多寧波本地人都只知道東陽木雕,殊 不知寧波木雕才是木雕藝術的'老祖宗'。而被譽為甬作家具'眼睛'的吉子,更是將木雕藝術和南方人的細膩心思發揮到了極致。”
考古發現,中國現存歷史上最早的木雕,就出現在7000年前的餘姚。 1973年,河姆渡文化遺址的發掘現場,一條木雕魚呈現在考古學者的眼前,魚呈“T”字形,像手杖柄,柄上刻有橫線、斜線和直線,這條中國傳統木雕藝術 “始祖魚”從寧波出發游弋於歷史的長河中,寧波木雕工藝在長久的積累中逐漸穩固了自己的風格,直至清中晚期因“千工床”、“萬工轎”而名聲大振。
相比清式京、廣、晉作家具的雕飾往往依附於大的構件上,而甬作家具則另闢蹊徑,在獨立製作、單獨拼裝的吉子上苦心孤詣、殫精竭慮,以達到獨領風騷的境界。 從明式家具中的“矮老”(家具檔槓之間存在的一節節的短而小的豎棖子)到清代中期以後出現的節子(因雕刻題材吉慶祥和而被現代收藏愛好者稱為“吉子”),寧波“雕花匠”(專門負責雕刻甬作家具中的吉子部分)一直代表的是古代木雕工藝的最高水準。
浙東地區最常見的黃楊木的特性也是吉子形成的原因之一,民間有“千年難長黃楊木”的說法,更有“黃楊每歲一寸,不溢分毫,至閏年反縮一寸,是天限之命也”的趣聞。 生長緩慢的黃楊木很難見著大件,因而用它做主材的吉子也就往往成就於方寸之間了。
寧波吉子主要用的是大葉黃楊,容易有划痕和蟲蛀,舟山吉子則多用小葉黃楊,木質更硬、不易被蟲蛀,價格也是寧波吉子的兩三倍,頂級藏品如今已經漲到了三四十萬元。
吉子腕錶:
戴在手腕上的甬式木雕
如果說陳龍江等寧波藏友讓吉子為更多的國內藏友所了解,那麼沈墨寧則為它打開了一條通向世界的道路。
23歲就隻身一人到香港闖蕩的杭州人沈墨寧對家鄉的木雕工藝一直有著濃濃的解不開的情結,每一次回鄉都會奔走於包括寧波在內的浙東各地,收集藏品。
代表了浙東木雕最高藝術水準的寧波木雕———吉子,自然是他的首要收藏對象。 多年來,他一直從寧波及周邊地區的藏友當中收集此類藏品,結識陳龍江後,更是覓到了知音,不僅從陳龍江這裡收集了不少珍稀藏品,還了解了很多有關吉子的典故。
沈墨寧的木雕藏品目前已超過5000件,還出​​了好幾本有關中國木雕的著作,其中一本書名就是《雕風樓月話吉子》。
2010年,沈墨寧回內地考察業務,到自己投資的專業生產機械陀飛輪表機芯的手錶廠考察。 錶廠總經理拿出一款最新的日夜星盤陀飛輪機芯供其參觀。 “我一看就愛不釋手,這種將傳統工藝融入現代工藝的手法很新穎,回公司後我馬上讓設計師將吉子花紋雕在機芯前後夾板上,然後讓外觀科配殼,還在背後刻上自己的大名。戴上手,越看越喜歡。”
不日,沈墨寧再次來浙江,手腕上就帶著這只“吉子腕錶”,藏友們看了,都軟磨硬泡地要他再依葫蘆畫瓢做一隻。 可是廠長不肯,因為錶廠生產的機芯已被瑞士、法國的客商包了,一個成表賣到幾萬甚至幾十萬(當時的萬希泉錶廠只做機芯,不做成表,外商拿到萬希泉機芯,套上殼、針,打上編號,就成瑞士、法國的陀飛輪名表)。
在收藏界,朋友情誼遠比賺錢重要。 沈墨寧硬是留下了20隻機芯,做成“吉子腕錶”,賣給了藏友們。
這個經歷同時啟發了沈墨寧:“將明清木雕用手錶呈現,不但設計新穎,而且可以將家鄉的木雕藝術用一種新的收藏途徑傳播出去並發揚光大!”
但將甬式木雕融入手錶談何容易? “一塊木板很有立體感,又可以看到很幼細的手工,這是木雕的氣質及韻味,但手錶的表面更小且更薄,它很難傳遞出相同的韻味?”何況不僅是美不美的問題,還 有技術方面的難題———能不能在工藝上做到位,就必須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來找到技藝高超的師傅,二要克服K金脆弱易斷問題。
幾 番努力,沈墨寧終於完成了二者的“嫁接”:福祿壽木雕吉子成了一款陀飛倫手錶的主題,福祿壽三個中國傳統吉慶人物圍成一圈躍然表面,隨著時針轉動栩栩如 生;清朝的壽星童子木雕板則被設計做成一款長方形陀飛輪;清朝中期樟木木雕建築構件(俗稱牛腿)上的和合二仙圖案則被沈墨寧拆分做成了男女對錶,成了情侶 們的心愛之物;其他還有郭子儀帶子上朝、李白醉酒……被搬上陀飛輪表上的這些木雕故事,大部分都是出自寧波甬式床上的黃楊吉子。 一般每款限量30至50只,市場價約2.5萬元左右。
紀念版陀飛輪:
高價尋求蛇題材的木雕件
鐘錶的奢侈品身份使得製表商下的工夫也最深。 在格拉蘇蒂、雅典、蕭邦等世界名表上,熊貓、中國龍、孔雀等中國元素隨處可見。
去 年是龍年,“龍”題材更是頻頻見諸腕錶市場:百達翡麗推出的“白玉龍”限量手錶取材於中國西漢時期的龍紋玉璧,古雅質樸的錶盤構圖顯現出密中求疏的獨特風 格;芝柏關於中國元素的運用極為出彩,在中國龍作為主題的WW.TC Enamel腕錶中,紅色的中國龍造型躍然盤面;各大瑞士錶廠也都推出了龍圖案表和龍陀飛輪表……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的龍為什麼要讓外國人專享呢?”沈墨寧開始琢磨生產一款陀飛輪龍表。
用哪種龍圖案? 清代銀元上的龍圖案,已經被很多錶廠用過,思索良久的沈墨寧在一次和同行們的閒聊中突然靈光一閃———為何不用自己收藏的清代古董木雕“魚化龍”的故事作陀飛輪表面呢?
和寧波的藏友們一溝通,大家都覺得這個創意不錯。 此板是清代乾隆時期一間大寺廟中殿大門腰板(當時尋常百姓家不能有龍圖案),這是沈墨寧十五年前花300元在慈溪周巷買來的。 雕得很活,有神。 “魚化龍”典故的寓意是只要努力不懈,即使是平凡的魚,也能化作蛟龍。 “魚躍龍門、魚化龍”故事本身蘊含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粹。
沈墨寧決定用此圖案作藍本,經過二十三稿的修改,最後定型;並經過四五十道表面雕刻、加工、電鍍等工序,克服很多困難,終於成功生產出“萬希泉壬辰龍年紀念陀飛輪表”。
這款“魚化龍”龍年龍表,售價港幣2.68萬元/只,原準備做100只,那知大受歡迎,銷量一路增加,到目前已售出450只左右了。
“國內國外的手錶品牌眾多,如何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特色之路,沈墨寧已經找出了一個答案,那就是充分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與腕錶相結合”,寧波一位雕友對此評價道,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糅和中華文化的精美手錶設計出爐,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會喜歡佩戴這類腕錶。
蛇年快到了,眼下沈墨寧正向寧波、舟山等地的浙東藏家們四處問詢,欲高價尋求蛇圖案或白蛇傳故事木雕花板或木雕件,用於製作蛇年紀念陀飛輪腕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