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嶺南欖雕的獨特風格

廣州日報
《果熟來禽》 欖雕 《果熟來禽》欖雕 《大肚佛》緬茄雕 《大肚佛》緬茄雕
蘇鎮煥,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在從事雕刻創作前是一個成功的設計師。 他在藝術院校畢業後創辦了自己的設計公司從事平面設計,屢獲大獎。 1997年,他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設計獲優秀獎,應邀出席人民大會堂頒獎典禮,獲頒4兩足金金牌一面。 還多次獲得中國之星設計大獎和廣東之星等設計大獎。 在設計領域他如魚得水。 一次偶然的機會,為了給女兒雕刻玩具,他與欖雕對上了眼,從此痴迷。
方寸之間大千世界
去過“台北故宮[微博] ”的人,相信對微雕《核舟》這件作品記憶尤深——這只由橄欖核雕刻的小舟是“台北故宮”最小的珍寶之一,雖然只有拇指大小,卻巧妙雕刻成一小船,船上四扇花窗可自由開合,船裡坐有八人,細如米粒,但人物動態神情具備,惟妙惟肖。 船底還刻有蘇軾《後赤壁賦》全文三百餘字,巧奪天工,可謂欖雕藝術的巔峰之作。 創作這一作品的是乾隆年間廣東人陳祖章。
作為中國民間傳統工藝之一,欖雕始創於嶺南現廣東增城新塘鎮,距今有三四百年曆史,在明清時期發展輝煌,入選過中學課本的明末學者魏學洢的《核舟記》對這種民間工藝進行詳細描繪,文中記錄了明人王叔遠高超的雕刻技藝和才華——這也是對核雕這種傳統工藝最早的文字記錄。 當時,在廣東、江蘇、福建等地出現了很多核雕藝人,他們用​​一生的心血把這種“雕蟲小技”發揮到極致。 文人墨客和達官貴人把它同珠寶玉器一起作為身上的裝飾配件和扇墜等,以顯示其獨特的身份。 此後,由於其工藝的複雜性和審美趣味的改變,欖雕工藝日漸式微。
注:本版欖雕作品除署名外均為蘇鎮煥創作。
為女兒雕玩具,從此痴迷
對於這種瀕臨失傳的優秀民間工藝,在廣州,卻有人執著地在堅守。 蘇鎮煥就是其中之一。
蘇鎮煥告訴記者,一次偶然機會,他在廣州光孝寺附近得到緬茄籽兩顆,為了給女兒雕刻玩具,他開始創作了自己第一件作品,從此喜歡並一發不可收拾。 最早是雕刻緬茄,2008年開始自學雕刻橄欖核,其間正職以設計為主,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欖雕,痴迷研究古代藝人的雕刻技術。 2012年他把公司交給別人打理,全心投入欖雕的創作。
記者在蘇鎮煥的工作室看到,在一顆顆拇指大小的欖核上雕刻如葫蘆萬代、或瓜果綿綿、或釋道人物,無不惟妙惟肖,清雅別緻,小巧可人。 蘇鎮煥告訴記者,由於欖雕的原材料——烏欖盛產於廣東新塘、番禺、中山等地,核大質堅不易開裂,是核雕的最佳原材,所以江浙一帶的手藝人都要南下來尋找這種原材料。 天時地利的因素,明清時期廣東的欖雕獨樹一幟,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欖雕作品和藝術大師,此後日漸衰落,上個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末,由於國外客商在廣東大量尋找欖雕工藝品,使這一傳統工藝又盛行一時,從業者眾。 時至今日,除了幾個老藝人在苦苦堅守之外,這種優秀的傳統工藝幾乎後繼無人。 而且欖雕目前雖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目錄,但在廣東還沒有真正地認識到這種傳統工藝的可貴性,缺乏足夠的收藏、消費群體,廣東藏家普遍有重材質輕工藝的傾向,一般看不上欖核這種低廉的材質,他們更傾心於名貴材質的藝術品。 而在上海、江浙地區卻很多人中意收藏把玩這種傳統的欖雕工藝,甚至有人把這種欖雕當作扇子或手機的吊墜使用,顯得別緻和與眾不同。 這也顯示了玩家群體中存在地域上的審美差異。
嶺南欖雕的獨特風格
嶺南欖雕除了傳統的吉祥圖案、釋道人物、蘇東坡泛赤壁等核舟題材外,還把嶺南佳果以及佛手石榴等作為雕刻對象。 在雕刻手法上借鑒廣式木雕中的薄意浮雕以及牙雕的鏤空、透雕手法,造型秀麗、精細入微,有著強烈的嶺南地域特色。
癡狂:固執堅守傳統雕刻工藝
蘇鎮煥堅持傳統全手工製作,從設計、開胚、雕刻到打磨等工序完全手工製作,以保持傳統手藝的純粹性。 由於欖核很小,雕刻的時候要隨時轉動欖核和調整刻刀的方位,所以蘇鎮煥習慣把欖核抓握在手上雕刻,欖核質地堅硬,一不小心就會劃傷手指,但蘇鎮煥認為這樣才得心應手,使用工具固定欖核來雕刻反而沒有了手感。
對於現在市面上一些使用機器開胚成型再手工雕刻的做法,蘇鎮煥表示自己決不會去嘗試,由於自己的作品的收藏群體都是發燒友——玩家,對作品的挑剔程度達到極致,對於電腦雕刻的作品極端排斥。 而且由於狂熱地喜愛這種傳統工藝,他們對於全手工和電腦雕刻半加工的作品有足夠的分辨能力。
創作者和玩家的這份狂熱和執著,正是這種傳統民間藝術得以傳承的重要動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