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 道法三奶派介紹 ~




       民間重要的巫術法師,無不上閭山學法而後成神,除龍巖漳平的曹四公、張四公外,最為盛傳的就是福州陳靖姑的上閭山學法。
 
        三奶派的形成,是從唐代以來福建民間女神陳靖姑信仰為依託,成為具體宗教教派。其中大部份保存源頭許遜信仰的宗教儀式(如斬蛇妖、治疫疾),再轉以婦女生產關聯的主軸,形成以陳靖姑信仰為核心的新閭山法, 與同門師妹林九娘、李三娘共稱三奶夫人。
 
          陳靖姑信仰肇於唐,興於宋,其原型應為閩中之巫女靈異崇拜。相傳,其為唐大曆初年出生於福州下渡(今有遺址)之世巫之家。據福建最早的宋代誌書之一的《仙溪誌》所載的『陳夫人』,其事蹟較簡單,『生為女巫,歿而祠之,婦人妊娠者必禱焉。

 
         明末成書的《三教搜神大全》第四卷《大奶夫人》條中也說到,陳四夫人(姑)之兄陳二相公在收蛇妖時,因不敵妖而被擒之,幸瑜珈仙顯靈罩之於金鐘之下。該書
      進姑年方十七,哭念同氣一系,匍往閭山學法,洞主九郎法師[許遜] 傳度驅雷破廟罡法,打破蛇洞取兄,斬妖為三。

 
        《海遊記》上卷《靖姑學法救法通》一則中,陳靖姑與兄陳海清及誼妹林九娘、李三娘等人渡沉毛江,過麒麟、猛虎三重門,方進得閭山堂、拜閭山九郎法主。在經過閭山學法之後,陳靖姑等人方由一個凡身而成為能收妖除怪、神通廣大的閭山法神。
                     
建陽三奶教道壇詩唱本《奶娘宗祖》中說道:
    娘娘來到沉毛江,沉毛江水浪滔天。……上有十里又無渡,下有十里又無船。又無船舟並渡口,如何得過此條江。太白星君雲頭現,從頭說與靜姑知:小娘學法不要忙,閭山條路海中藏,小娘學法不用驚,閭山條路海中央。
       
         白玉蟾所說的巫法三種,即閭山法、靈山法、盤古法,三種之中以閭山法最有影響,其他靈山法(後世稱「金山科」)、盤古法(後世稱「車山科」)均被閭山法所包容。而在閭山派道壇資料中,代表巫法的應是閭山、橫山、蒙山(或「茆山」),三山之中又以閭山處主導地位,統領三山的是『江州府閭山正堂』。
 
          三奶派的宗教形式, 如龍巖廣濟壇科儀本《敕符變符一宗》云:
角鳴階前連聲聲,臣今拜請當何神。拜請中座排衙推鬼官,閭山三官神九郎,左典橫山七金主,右典茆山十郎神。……

         師公行法時,以頭部為閭山,以左手執鈴為橫山,右手執龍角為茆山


明代興化府之《遊洋誌》所載略詳,其誌稱:
廣福娘廟,在縣西興裡。姓陳氏,福州侯官人,世以巫顯。舊誌雲:閩人疫癘,凡經其咒治者,悉皆痊活。沒後,裡人德之。家奉香火。
 
            福州古田縣:順懿廟,在縣口臨水。神姓陳,父名昌,母葛 氏。生於大唐大曆二年。嫁劉杞。年二十四而卒。臨水有白蛇洞,中產巨蛇,時吐氣為疫癘。一日,有朱衣人執劍,索白蛇斬之,鄉下詰其姓名,曰:『我江南下渡 陳昌女也。』忽不見,亟往下渡詢之,乃知其為神,遂立廟於洞上。凡禱雨晴,驅疫癘,求嗣續,莫不回應。宋淳祐間,封崇福昭惠慈濟夫人,賜額『順懿』。


    陳靖姑信仰的傳說很多,其中突出地表現於兩方面的題材,一是護產除妖,一是斬蛇禳災。


            徐清叟〔浦 城人〕。子婦懷孕十有七月不產,舉家憂危。忽一婦踵門,自言姓陳,專醫產。徐喜,留之以事告陳,婦曰:『此易耳。』令徐別治有樓之室,樓心鑿一穴,置產婦 於樓上,仍令備數僕持杖樓下,候有物墜地即捶死之。既而,產一小蛇,長丈餘,自竅而下,群僕捶之,舉家相慶。酬以禮物俱不受,但需手帕一方,令其親書『徐 某贈救產陳氏』數字,……後清叟知福州,憶其事,遣人尋訪所居鄰舍,雲:『此間止有陳夫人廟,常化身救產。』細視之,則徐所題手帕已懸於像前矣。人歸以報 徐,徐為請於朝,贈加封號,並宏其廟宇。

        陳靖姑投拜的師父, 是西晉末,旌陽縣令許遜者,得道於豫章西山,江中有蛟蜃為患,旌陽沒水拔劍斬之。後不知所在,頃漁人網得一石甚鳴,擊之聲聞數十里。唐朝趙王為洪州刺史,破之得劍一雙,視其銘一有許旌陽字。

《太平寰宇記》卷107所收南齊劉澄之《鄱陽記》一文中,即已記述許氏在貴溪馨香巖的一則傳說,其文曰:
昔術士許旌陽斬蛟於此巖下,緣此名焉。

許遜(許九郎)成為閭山法主,在延平府塗洋九里潭插竹鎮收伏三蛟,有詩嘆曰:  
迢迢千里到南閩,尋覓蛟精駕霧雲。
到處留名留異跡,今人萬古仰真君。
 
        明嘉靖、萬曆間吳根子集、建陽熊氏忠正堂刊本《海遊記》開宗明義曰:
        自天地開闢之後、人民安業,以儒、釋、道、巫四教傳於天下。儒出自孔聖人,居人間以孝悌忠信行教;釋出自世尊,居西境以持齋行教;道出自老子,居鍾南以修煉行教;巫出自九郎,居閭山 行教。
 
        三奶教,在閭山派中也有多種涵義,在閩西及江西客家地區,它是閭山派的代名詞;而閩中古田、福州等地之閭山派中的閭山科指的是夫人教;閩東不稱夫人教,而其為法教、閭山教;在閩西南道壇中之夫人教稱王姥教,指的也是閭山派中的巫法科儀。
 
         夫人教,又稱『師教』、『武教』、『法教』、『巫教』、『王姥教』,具有原始巫法、巫術、法術、武術的多種文化品質。其主要特徵有:夫人教的法師稱師公、尪師,取法號、壇號;夫人教的教主為閭山許九郎,法主為臨水陳夫人(包括陳靖姑之義妹林九娘、李三娘); 夫人教的罡法系承繼女巫系統、亦與古代王母信仰有關,或稱之為『王姥行罡』,亦稱『王姥教』;夫人教的法科以禳災保病、除煞收妖為主,被稱為『紅事師』, 又稱頭紮法冠、紅神衣而被稱為『紅頭師』;此教派間或有為非正常死亡而做的『破殤』法科,但不做正常死亡的功德道場;夫人教科儀中有文科,即祈福禳災性的 科儀,而又必須具備武科,即上刀梯、過油火、上幡竹等武術(或法術)性科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