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翡翠首飾真真假假迷人眼(圖)


市民正在選購翡翠飾品.馮亞博/圖
    1500餘件送檢 真貨寥寥無幾
    強酸強堿溶液浸泡、上色、注膠、打磨……3·15期間,央視播出了關於翡翠造假的新聞,轟動全國.隨著翡翠身價的連番上漲,翡翠造假已成為業內公開的 「秘密」,不過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一些假翡翠的高仿真度令行家都會走眼,唯有在儀器鑑定之下,才能去偽存真.
    3月24日—3月25日,山西省珠寶玉石首飾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為太原市市民進行了兩天免費的珠寶鑑定,其中共檢測翡翠首飾1500餘件,據悉,在這 1500餘件翡翠飾品中,絕大多數為贗品或是經過人工處理的,真材實料者寥寥無幾.同時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被檢測出有問題的「翡翠」,有九成是市民在展 會上或是旅遊景點內購得的.
    3月26日,山西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長梁宜民告訴記者,翡翠目前有非常好的投資潛力,但最大的投資障礙是難斷翡翠真假.
    去旅遊 淘回假貨
    去哪裡買翡翠?相信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云南,隨著翡翠的身價暴漲,不少人前往云南淘金,山西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長梁宜民告訴記者,有的人的確買到了真寶貝,不枉費一番奔波,但也有人花了十多萬元,買回的卻是個假寶貝.
    梁會長向記者講起來前段時間發生在他辦公室裡的一件事情.當時正值午後,陰沉的天氣令人昏昏欲睡,突然辦公室裡來了兩位不速之客.兩位女士剛從云南旅遊歸 來,興沖沖地告訴梁會長:「會長,我們在云南買了一些翡翠,想請您看看.」雖然素不相識,但每天來找梁會長幫忙鑑定的人有不少,於是梁會長便拿出工具開始 仔細鑑定,「這個是兩萬元買的,這個是三萬元買的……」兩位女士將「淘」來的寶貝擺滿了辦公桌,「我們有個朋友懂玉,他說都是好東西,您給看看.」其中一 位還頗有些沾沾自喜,梁會長將滿桌的「寶貝」檢測完畢後,看到其中一位女士手中還握有兩個翡翠吊墜,「這兩件不用看嗎?」「不用了,都是一兩千元的東西, 不值錢,肯定是假的.」梁會長擺了擺手,拿過這兩件便宜貨也進行了細緻的檢測,檢測過後,梁會長不無遺憾地告訴兩位女士,滿桌的翡翠飾品中,只有兩件是真 的,就是那兩件不被人看在眼裡的便宜貨.「一定要慎購旅遊景點和展會上的翡翠飾品.」3月26日,山西省珠寶玉石首飾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站長史偉不止一次 地提醒道.
    石變玉 花樣翻新
    梁會長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商業品級的翡翠玉石有95%是來自緬甸,之所以有「玉出云南」的說法,是因為翡翠的開採、運輸、加工、銷售歷來是云南人所為. 史偉介紹到,翡翠是在低溫高壓的情況下形成的,屬於近地表的礦產資源,但經過600年的開採,可以說翡翠的地表原料已經出現枯竭,這也正是翡翠近年來身價 上漲的主要原因.而一些商家正是看到了翡翠背後巨大的利潤,開始將一些不好的原料通過人工處理而獲取暴利.
    在檢驗站內,史偉向記者展示了一系列人工處理翡翠的圖片.一塊從外觀上看很難和翡翠聯繫在一起的石頭,放入盛有強酸或強堿溶液的大鍋內煮制三四天或一星 期,撈出後的石頭就變得雪白.經過酸煮漂白的石頭,質地變得鬆散,接下來就要進行注色加工,造假者用筆點染,然後利用高壓設備往石頭內注膠,利用這一工序 將膠填充到石頭鬆散的結構間隙中.一系列工序完畢後,奇蹟發生了,原本無色無光的原石廢料變成了一塊水潤清透的玉石,再經過一番打磨、拋光,醜陋的石頭華 麗地變成了上等的美玉.「在業內,翡翠製品被分為A貨、B貨和C貨.A貨就是地地道道的真貨,是將天然的翡翠原料經過純物理切割、雕琢之後做成的翡翠製 品.而B貨是指透明度經過處理的翡翠製品,其顏色是真的.這種翡翠製品的原料在經過打磨後,其透明度不理想,通過漂白、注膠等化學處理,讓其看起來美觀漂 亮.而C貨是純粹的假貨,它主要是在翡翠製品的顏色上作假.這種作假通常是將最低廉的翡翠原料進行人工著色,使其成品外觀極其秀美,同時價格也就被提升 了.」史偉表示,目前翡翠造假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首先,翡翠手鐲注膠的有機膠越來越高級.過去翡翠手鐲的B貨注膠主要是一般的樹脂類有機膠,其強度 低,硬度不高,但流動性好,易於填充,該翡翠B貨往往表面光澤不強,敲擊聲音比較沉悶,相對容易鑑別,而當今的「高B貨」翡翠填充的有機膠強度相對要高, 導致「高B貨」翡翠也顯示比較強的光澤,敲擊聲音也比較清脆,與A貨相差無幾.其次,就是單一的C貨開始向B+C貨發展.常見的C貨翡翠僅僅是在顏色上作 假,通過肉眼很容易就能識別,但B+C貨是先染色後注膠,或加注有色膠,在注膠過程中,會使染料顏色淡化以及趨向於均勻,給鑑別增加了難度.最後,造假翡 翠的顏色開始從翠綠色向灰綠色、暗綠色轉變.史偉解釋道,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變化,一方面是因為目前翡翠造假的工藝還不足以模仿冰種以上的高品質翡翠,一般 模仿糯米種及以下的中低端翡翠較多,另一方面,模仿油青種或藍水翡翠,染成灰綠色、暗綠色或藍綠色會更容易讓人們走眼,因為油青種和藍水的翡翠價值不高, 人們往往不會懷疑被染過色.
    謎團多 五問釋疑
    對於翡翠,中國人有著特殊的情結,但由於贗品橫行、以假亂真的情況頻頻出現,讓眾多「玉迷」們顧慮重重,疑惑種種.3月25日,記者在鑑定現場也蒐集了一些翡翠愛好者的疑問,針對這些謎團,專家也給出了相應解釋.
    問題一:造假翡翠會對人體有害嗎?
    張女士表示,前段時間看了有關翡翠造假的新聞,觸目驚心的場面令人難忘,張女士表示,造假者多用強酸、強堿等強腐蝕性的物質進行加工,加工而成的翡翠手鐲會不會帶有有害物質?會不會對人體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
    對此,史偉解釋道,石料在經過強酸、強堿溶液的煮制後,一般會有一個沖洗的過程,如果造假者沒有將酸沖洗干凈,就直接進行注膠等工序,酸性物質就會被膠封存在飾品中,膠亦有其老化過程,一般為兩年,一旦膠被老化,對人體有害的酸性物質就會被釋放出來.
    問題二:有雜質的才是真翡翠嗎?
    在市面上,往往能看到水潤透亮、沒有雜質的翡翠飾品身價不菲,但也有不少行家表示,沒有雜質的翡翠是不存在的,有雜質才是真正的天然翡翠.
    史偉表示,一般來說,越難看的翡翠越真,越水潤透亮的翡翠越要仔細鑑別,因為很多被處理過的翡翠都是通過溶液將雜質去掉,令其質地看上去純凈.
    問題三:翡翠會被養「綠」嗎?
    史偉指出,確切地說,天然翡翠會被養「潤」,因為人體分泌的油脂會讓翡翠更水潤.當然,養「綠」的幾率也存在,不過會因人而異,由於人體分泌物的酸堿度各 有不同,會讓翡翠內的物質產生一些化學變化,從而產生顏色的擴散.「由於翡翠是在低溫高壓的情況下形成的,所以翡翠對於溫度變化也比較敏感.」當人體體溫 發生變化時,翡翠的顏色也會相應地有所變化,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在佩戴翡翠期間一遇到生病,翡翠顏色就會發暗.
    問題四:投資哪種翡翠比較有前景?
    梁會長指出,投資翡翠講求「真、精、稀」,「真」即真品,「精」為質地精良、做工精細,「稀」就是罕見稀有.翡翠由於其產地的唯一性、成礦的複雜性以及產 量的不確定性,使之一直是珠寶翡翠收藏中的佼佼者,做工精良的翡翠首飾和工藝品的價格更是年年看漲,一般來說,越是高檔的翡翠,上漲的幅度越大.
    問題五:在哪裡能買到貨真價實的翡翠?
    梁會長建議,消費者最好能去正規經營、規模較大的「放心示範店」內選購,因為這些「放心示範店」一般能保證商品的品質及售後服務,消費者的權益可以得到有 效保障,萬一發現問題,維權也比較方便.在旅行途中儘量不要購買翡翠首飾.目前在旅遊市場購買的珠寶首飾,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價格明顯偏高的情況比較普 遍.
    斷玉難 專家支招
    人常說:「神仙難斷玉.」神仙都難辨翡翠真偽,更何況是咱這肉眼凡胎,對於翡翠的鑑別還真難倒了不少「玉迷」.這不,專家也給支了不少招.
    史偉表示,消費者在購買翡翠產品的時候,一定要看清以下幾點:
    1.看表面是否有酸蝕網紋,天然翡翠的表面是光滑的;
    2.看結構是否混濁,顏色是否漂浮,天然翡翠的質地光澤明亮圓潤;
    3.如果顏色集中在一條線上或是呈網狀的,就有染色的嫌疑;
    4.如果是翡翠手鐲的話,要在輕輕擊打過後聽其聲音,天然翡翠的聲音清脆餘音長,而經過人工處理過的翡翠,聲音是沉悶的,且餘音短促.
    梁會長則建議消費者在選購翡翠飾品的時候,最好隨身攜帶兩個重要工具——手電筒和放大鏡,用手電筒來看翡翠的透光性並檢查是否有瑕疵,用放大鏡來看清翡翠的結構.
    最後,梁會長也提醒消費者,選購翡翠飾品一定要看清「身份證」,看是否具備國家權威部門發放的合格鑑定證書,如果仍吃不準的話,也可以及時到權威檢測機構進行鑑定.
來源:山西新聞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