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廟宇建築介紹

灣的寺廟包括民間信仰、道教、儒教、佛寺等,原本各教的寺廟各有其建築特色,然而現今所建的寺廟則多已互相融合。
灣的廟宇大多為「南式」廟宇,「南式」廟宇多有翹起及分叉的燕尾式屋脊。本學區內五座重要的廟宇都是南式的廟宇建築,現在將南式的廟宇風格簡要的介紹如下:
一、廟宇格局:
廟的興建必須請堪輿專家看風水、定方位,並且按照主四神的神格等級決定規模的大小。等級越高的神明在格局上可以將廟門朝南正座擁有較多的廟門、配置較多的殿宇和較高敞的空間。
一般說來廟宇的格局分成單殿式、兩殿式、三殿式及多殿並連式等建築格局(圖一),經比對本學區之廟宇除了新建中的中沙村忠安宮為兩殿兩廊之外皆為單殿式曲脊的「南式」建築。(圖二)
圖一
單殿
單殿帶護龍
兩殿兩廊
兩殿兩廊兩護室
狹長形三殿
回字形三殿
多殿並連
圖二
單殿(崑崙宮)
二、空間機能:
廟的空間是依信徒祭拜的過程,依序排列,以主祀神的位置為中軸,左右對稱配置。現將常見的空間機能簡述如下:
一)、山門或牌樓:
獨立建於寺廟前,是界定廟宇內外範圍的出入口。(如圖三)本學區四座廟宇都沒有山門或牌樓。
(二)、廟埕:
各殿前的空地,在廟埕可以看到整座廟的完整面貌,也常是廟會活動或搭建臨時戲臺的空間。本學區五間廟宇都有寬敞的空間,除了上述的功能之外,也是操練宋江陣、開村民大會或作為宴客等集會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童放學後遊樂的好去處。(圖四)
(三)、正殿:
寺廟的主祀空間,通常面積最大、高度也最高、光線最幽暗神像端作中 央,充分流露出莊嚴肅穆的神秘氣氛。正殿內包括神龕、桌案、香爐、燈座、簽筒等文物(圖五)。光明燈上書寫信徒的生辰姓名據說可以逢凶化吉(圖六)。藻井 常做成八卦形,丙學區的廟宇也也做成圓形的。(圖七、圖八)
(四)、護室或廂房:
於寺廟的左、右兩側,可以是陪祀神所在的偏殿,也可以作為廟廟祝或寺 廟管理委員會開會的集會所。本學區內的大同、六嘉、新吉等村落的廟宇,都有宋江陣因此左廂房祀奉金獅爺或田都元帥,而右廂房則作為寺廟管理委員會開會的集 會及辦公處所。(圖九大同金獅爺圖十新吉宋府元帥、圖十一新吉村集會所)
(五)、鐘鼓樓:
及鼓是寺廟重要的文物,一般將其置於正殿的前廊,左側懸鐘,右側掛鼓。有些寺廟還特別蓋起鐘鼓塔來放置鐘鼓。鐘鼓塔多位在兩廂房之上,外觀相當華麗屋頂的形式也相當講究。大同村的鎮安宮就在廂房上建了龍鐘塔和鳳鼓塔(圖十二圖十三大同鐘鼓塔)
3牌樓
4廟埕
5正殿
6光明燈座
7藻井
8藻井
 
9大同村金獅爺.
10新吉村宋府元帥
11新吉集會所
12鐘樓
13鼓樓

三、屋頂:
灣寺廟的屋頂,屋瓦常為朱紅色,在大脊上常裝飾了相當華麗的剪黏作品,是整座寺廟外觀中相當重要的藝術表現場所。
(一)、脊飾:
脊的功能是壓住瓦片,因為位置明顯,也成為裝飾的重點。脊飾以剪黏呈現的作品最多,也有以泥塑或交趾陶呈現的。本學區五間廟宇的脊飾都是剪黏呈現。
1.正脊上:
川殿的正脊常放置雙龍搶珠、雙龍護塔(圖十四)、福祿壽三仙(圖十五)等主題的作品。本學區的五座廟宇在正脊上的裝飾都分別為雙龍護塔及福祿壽三仙的泥塑或陶瓷製品。
2.脊堵內:
飾最華麗,題材相當多樣,一般都裝飾人物坐騎。左右門、雙鳳、四獸及魚蝦等。使用魚、蝦等水族類裝飾意味著防火。(圖十六)
3.牌頭:
於垂脊末端,大多以人物故事為題材,常使用熱鬧的武場作品為內容。如三國演義、封神榜等歷史故事。(圖十七)
4.垂脊上:
兩側的垂脊與正脊一樣具有壓住屋頂的作用,常以捲草或鯉魚土水等裝飾,使脊線增加彎曲變化。(圖十八)
(二)、瓦當與滴水:
瓦當」為屋瓦末端的橙色飾物;「滴水」為瓦當與瓦當之間的三角形事務,是屋頂雨水滴落的地方,故稱「滴水」。(圖十九)
14雙龍護塔
15福祿壽三仙
16脊堵內
17牌頭
18垂脊上
19瓦當滴水
四、三川門:
進入內殿的主要通道。土地公祠只能開一門;將軍或王爺級的寺廟大多開三門;帝后級的神明如保生大帝、天后媽祖等正面至少可以開五個門以上。
學區的廟宇都為祀奉王爺的廟宇,因此都有開三個門。進入內殿通常都由左側進入,傳統稱為「左青龍」。(圖二十)左側的門也稱為「生門」。中間的門通常是讓神明進出的。出內殿通常由右側出來,傳統稱「右白虎」(圖二十一)。右側的門也稱為死門。
20左青龍
21右白虎
五、彩繪:
繪是寺廟中重要的裝飾藝術,除了彩繪在門板上的門神之外,主要分成壁堵彩繪和樑柱彩繪兩種。也因為彩繪作品易於損壞,因此傳統寺廟中的彩繪都不容易保持原貌。
(一)、樑柱彩繪:
廟樑柱的底色大都為朱紅色。中脊樑大都彩繪太極八卦、雙龍等圖案;橫長型的樑枋,主要彩繪人物、花鳥、山水、瑞獸等。(圖二十二)
(二)、壁堵彩繪:
多位於殿內的兩側牆面上,題材以人物為主,大都是歷史故事或佛經故事。(圖二十三)(圖二十四)
22樑柱彩繪
23壁堵彩繪
24壁堵彩繪
六、門神:
門上繪製圖像以嚇阻鬼魅的習俗,相傳在商周時代就有了,一直演變到現在成為寺廟不可或缺的彩繪藝術。
寺廟常依主祀神祇,繪製不同種類的門神。常見的有道教的神荼、鬱壘; 秦叔寶、尉遲恭等門神神祇。也有常見於佛寺門神的四大天王;韋駝、伽藍;哼哈二將等。本校學區內之正門門神都彩繪秦叔寶及尉遲恭等威嚇的武將(圖二十五、 二十六)。左右門的門神都彩繪手捧冠、鹿、牡丹、爵,意指「加冠進祿、富貴晉爵」的賜福文臣。(圖二十七)
25門神武
26門神武
27門神文神
七、三川殿:
川殿入口處稱為「前步口」,是寺廟的木雕與石雕最豐富集中的地方。新建的廟宇木雕與石雕已有逐漸被冠模尼做的水泥製作所取代。(圖二十八)
(一) 吊筒:
筒位在簷口下方,是懸在樑下的柱子,末端常被雕成蓮花或花籃狀,所以又稱為垂花或吊籃。(圖二十九、三十)
(二) 斗拱:
與拱是傳統建築的基本構建組。斗有方形、圓形、六角形、碗形等多種形狀。拱是承接斗的小枋材,因具有結構功能,所以通常採用素面或淺雕。(圖三十一)
(三) 托木:
稱插角、雀替,位於樑與住的焦點,是三角形的構材,常見的題材有鳳凰、鰲魚、花鳥等。(圖三十二、三十三)
(四) 獅座、員光:
座位於步口通樑上的木雕獅子,常以木雕的方式呈現。員光是位在步口通樑下高度最低的雕塑作品,常以花鳥或人物為表現的體材。(圖三十四)
(五) 壁堵:
堵指牆壁上的裝飾品,舊有的作品常以石材製作,現今的壁堵有些已改成泥塑製作(圖三十五)。壁堵由上到下,依人體的概念分隔為頂堵、身堵、腰堵、裙堵、櫃臺腳。壁堵若位於左右相對處的兩側牆則稱為「對看堵」,常是左雕青龍右雕白虎故又稱「龍虎堵」(圖三十六、三十七)
(六) 柱礎:
叫做柱珠,是柱子的基礎。有防潮及防碰撞保護柱子的功能。有方形、六腳形、鼓形等多種形式(圖三十八)
(七) 抱鼓石:
鼓石是穩定門柱及安裝門板的構件,位於入口中們的兩側,形狀如鼓狀,故稱「抱鼓石」。(圖三十九)
(八) 門枕石:
枕石的功能和抱鼓石相同,因雕成枕頭狀故稱為「門枕石」。但現近代所見的門枕石已多改為石雕獅子,故稱「獅座石」(圖四十)
(九) 龍柱:
稱為「蟠龍柱」,指的是未升天的龍,所以盤在柱子上。一般為石雕製作,但本學區的龍柱都為泥塑作品。為保護龍柱及防碰撞,故常以欄杆圈圍。(圖四十一)
(十) 廟名匾:
名匾裝置在三川殿,正門的上方清楚的書寫出廟名來。廟中的匾大都為橫式,廟名匾是廟中較特別的豎匾。(圖四十二)
28三川殿
29吊筒
30吊筒
31斗拱
32托木
33托木
34獅座員光
35 壁堵
36石雕龍堵
37石雕虎堵
38柱礎
39抱鼓石
     
40獅座石
41龍柱
42廟名匾



八、廟口石獅:
學區的校與在廟口都有一對石獅,作為廟宇的守護神。通常公獅在左、母獅在右,而公獅常彩球,母獅則有小獅子伴隨。本學區新吉村保安宮廟前的石獅公獅腳踩了球(圖四十三),但母獅沒有小獅伴隨,也踩一鏤空的石球,是較特別的情形。(圖四十四)
43石獅(公)
44石獅(母)
九、金爐:
爐是廟裡頭拜拜之後,燒金紙的地方,普通蓋在廟的左前方,但有時候會因地形因素而蓋在右前方。金爐的樣式也和廟宇一樣蓋的相當金碧輝煌。(圖四十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