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鼎立的獸面紋鬲
獸面紋四足鬲為商代中期文物,1981年出土於陝西省城固縣龍頭鎮,高22.8厘米,口徑21厘米,腹深16厘米。 這件鬲紋飾清晰,鑄造精美,四足上各有一變形饕餮紋,饕餮的眼睛採用高浮雕手法,裝飾效果極強。 鬲,用大白話來解釋,就是古代的鍋。 它是中國遠古最重要的炊具之一。 大概在新石器時期,就以陶鬲的形制出現了。 陶鬲是商周百姓通用的炊具,主要的用途是煮粥。 粥在《說文解字》中作“鬻”,其下部就是一個鬲,像米置鬲中烹煮之狀。 左右“弓”部象形,表示鬲煮穀米時冒出的熱氣。 鬲是後世許多炊煮器的母體,如甑、鼎等。 蘇秉琦先生還注意到漢語中這一現象:反映人際關係(其實也包括事物之間的關係)的“融”與“隔”,都以鬲為偏旁。 尤其令人深思的是這還是一對反義詞。 對此可以有各種解釋,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至少反映出鬲這一器物和人們的社會生活曾經是多麼密切。
殷商時期,銅鬲在禮器中的地位並不突出,即使在商代後期,殷墟文化統治時期,銅鬲作為食器也沒有取得當時貴族階級的喜愛。 所以,在商代後期的“重酒文化”的背景下,銅鬲並沒有進入青銅禮器的核心;但在西周建立之後,週人摒棄了殷人重酒的傳統,樹立了新的青銅禮器文化——重食文化。 在這個新的文化系統下,食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銅鬲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並有了較大的發展。
關於鬲的基本形制,蘇秉琦先生在《陝西省寶雞縣鬥雞台發掘所得瓦鬲的研究》及《瓦鬲的研究》中曾經做過總結。 他認為鬲是一種“上邊有口,腹壁有紋,三足,曲腳或空足的器皿”。 鬲款足中空是為了容易加大受熱面積,使得其中的食物更容易被煮熟。 三足的設計也很好理解,對於容器而言,這也是最經濟、最穩定的一種結構。 事實上,目前出土的鬲,無論是陶鬲還是銅鬲,都是三足的——除了陝西曆史博物館所藏的這件青銅鬲。 它為何比其他的“同胞”多了一條腿? 這個問題長期以來令人不得其解。 作為全國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件孤品,獸面紋四足鬲因此進入國家一級文物的行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