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開示——
大乘佛教徒和小乘佛教徒最大的
差別,在於對眾生有沒有責任感。這種責任感,是對每個眾生都一視同仁,希望所有眾生都脫離輪迴而成佛的心態。具有這樣大膽量和大願力的人,就是大乘佛教
徒,而這種責任心就是大菩提心。一位真正的大乘佛教徒,不在於外相的修持,而在於有沒有從意中,真實流露出菩提心來。
◎六度的善巧與般若
如果你已經具備了世俗菩提心的
願菩提心,那麼,要透過什麼途徑來實踐呢?依照佛陀的教導,有六種方式,那就是透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與智慧等六度的修行來實踐。六度中的前五
度: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禅定,是屬於慈悲的部分,通稱為善巧方便;六度中的智慧,可以讓我們理解勝義空性,圓滿所有的善巧,又稱之為般若。
經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和禅定等前五度的善巧,可以累積福德方面的資糧;依靠六度中的智慧,則可以累積智慧方面的資糧。在行菩薩道時,六度屬於世俗菩提心中行菩提心的學處。
布施波羅密多
◎布施的種類
布施分為三種:財施、法施和無畏施。
物質上的布施,稱為財施,是針對在家人所設。法布施則是以出家法師為主所行持的布施,但對在家瑜伽士或部分居士來講,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第三種為無畏施。
一、財施
財施又分為普通布施、大布施和非常大布施三種。
◎1.普通布施
將一般財物施予眾生的行為,稱為普通布施。比如施給饑餓的人一口飯或一個面包,給他十元、百元,甚至更多的財物;或是寺廟募款、災區急難救助,隨喜認捐的種種善事,都屬於財布施的范圍。
布施時,以非常清淨、無私的心
奉獻,不管布施多少,都有很大的功德。也就是說,布施的重點,在於清淨純正的發心和動機,不在於布施財物的多寡。一個很富有的人,捐出上億的錢財,和一個
很貧窮的人,布施一百塊錢,如果兩者的心都很純正的話,兩人的功德是同等的。布施時,不可以用傲慢、嫉妒或瞋恨心來施捨,這樣就沒有什麼功德可言。如果有
一個富翁,看到有人捐了十萬,為了要和別人相較高下,就捐出一百萬,因為他的心已經不清淨了,所作的功德就不大。
我們布施的對象,不一定限於人類,只要是有生命的眾生,都是布施的對象。佛陀在《三蘊經》中說,只要施捨動物一口飯吃,也可以獲得很多善根功德。有時你到了山上或郊外,施食給一些鳥類、流浪狗或其他動物,甚至喂食家裡眷養的牲畜或寵物,給他們任何一種溫飽,都是布施。
布施,也能以無形體的眾生為對
象。我們身為人,因為有肉體的存在,必須靠色、聲、香、味、觸、法,讓身心得到滿足,可是,對於沒有實質軀體的空中行餓鬼道眾生來講,他們依靠嗅聞食物的
焦煙味道,而得到滿足。在金剛乘裡有下施的白供(素供)、花供,施捨的對象就是以空中行的餓鬼道眾生為主。因為佛陀具有無邊的善巧和無量的大悲心,在佛教
界,依照佛陀所傳授的儀軌和密咒,常舉行瑜伽焰口、煙供或水供等施食法會,將一些食物,經由殊勝偉大的法施力量,加持之後,縱然是幾粒米,在餓鬼道眾生的
眼裡,看來好象是妙高山一樣多;雖然是一小杯水,他們看到的是像恆河或大海那麼廣大。一點點的食物,可以讓千百億的眾生享受到食物的滿足,讓空行餓鬼或厲
鬼得到解脫,利益無數的餓鬼眾;這些鬼滿足之後,不再傷害人類或其他眾生,相對的,因此救護許多有情的生命,所以,施食也是一種無畏施。尤其,水供和煙供
是十分簡單的施法,而且事半功倍,我們應該要常常作。
在西藏,不論是出家法師,或是
在家居士,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第一件事是到佛堂供佛,頂禮三拜,誦經、點香,這是很重要的功課。由於很多家庭主婦,每天要忙著做家事,沒有時間到佛堂念
經,一大早要背著木桶到河邊挑水。她們到河邊取水的時候,手上另外拿著一個小水壺。她們會先把小水壺灌滿水,這是每一天最干淨的第一道水,是用來供佛的。
接著,把木桶裝滿水之後,就開始念六字大明咒,一邊念,一邊往外灑水做施食,將三分之一的水灑出去,再重新裝滿水背回家用。到了晚上,供完佛以後,他們會
很虔誠的把供杯的水拿到頂樓陽台上,一邊念六字大明咒,一邊往外施捨出去,施捨給誰呢?施給餓鬼道的眾生,這些餓鬼們因為長期得不到飲食而受饑渴之苦,持
誦過佛咒的水,可以讓他們得到滿足,這叫做施水法。在西藏,很多人一生會做很多水施、煙供或瑜伽焰口等等的施食。
有
人在布施時,會懷疑行討對象的真假,其實,如果我們已經產生布施之心時,就不要擔心布施的對象是否值得布施。因為,我們的心很純淨的話,布施出去時,功德
就圓滿了,不需要探究對方的真假,那是向你求乞或托缽的人,他們自己因果業報的問題,和你的布施是不相關的。中國人不是講「真布施不怕假和尚」嗎?
以前在西藏,曾經發生過糧荒,
有很多乞討的人潮。因為饑荒過久,為數又眾多,很多有積糧的人都不願意再布施。有一次,有一個人流浪到嘉榮地方,非常疲憊饑餓,來到一個人家門口行乞,這
家主人很想給他一些食物,因為這個人穿的衣服很不錯,他的太太不確定這人是真的乞丐,還是假的,所以不願意施給,但是這家主人還是偷偷塞了一個饅頭給他。
好幾年以後,有一天,這位施主到了成都,走在街上的時候,突然間,旁邊來了一個人,握住他的手說:「你還記得我嗎?」他說:「不記得了。」那個人說:「以
前我做生意被搶劫時,遇到饑荒,到處流浪,剛好走到你家門口,當時我快要餓死了,幸好你送了我一個饅頭,讓我活下來,我一直想報答你,可是都沒有機會,今
天剛好遇到你,我一定要報答你當時對我的恩惠。」臨走前,便贈送了他一個金元寶。
西藏人常說:「一個人最大的福報,來自於別人的祝福,尤其是來自瀕臨絕望的人,發自內心的感恩所給予的祝福,這種福報極其殊勝。」如果你能帶給一個對生命絕望的人希望和快樂,他那種出自肺腑的感恩之情,是無法言喻的;他衷心祝福的力量所帶來的福報,會很快成熟。如果我們遇到貧困饑餓或其他痛苦的人,雖然我們很難明白真相,但在不影響自己的生存下,只要有能力,應該以純淨的心,盡可能地去布施。
◎2.大布施
如果遇到眾生有所需求,能將自己龐大的財產、眷戀喜愛的人或很有價值的古董寶物,布施給人,就是大布施。古時候的大布施,是布施大象、房子、兒女、愛人或珍寶;以現代來說,就是布施自己的車子、房子等等。當然,布施時,是以雪中送炭的精神付出,不是做錦上添花式的奉獻。
人
不管多富有,一生中用在食衣住行育樂方面的錢,是很有限的。尤其是西藏人,對於金錢的認知和處理的方式,是現代工商社會的人無法想象的。在西藏,每逢過年
過節,寺廟舉行大法會的時候,有些藏人可以將一年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全部裝在幾個麻袋裡,拿來作供養,自己只留下做生意的本錢。以前,有的大寺廟,多達上
萬個出家眾,這些人會等候在寺廟門口,不管廟裡出來多少出家人,都一律供養。當錢財全部供養完以後,又繼續做生意;到了第二年,他又做同樣的供養。他們不
會等到很有錢以後,或是沒有後顧之憂時,才作供養。他們反而因為這樣的付出,得到更多的財富。
在記憶中,有一件事讓我印象特
別深刻。當我十幾歲時,在西康學佛,當地有一個游牧民族的家庭,是地方上公認最富有的人家。這個家庭成員有十幾個,有一天,他們在拍賣所有的家當。我很好
奇,湊過去看。家當中,有一個很昂貴的馬鞍,是古代純黃金打造的,還有,家庭珍藏幾代的豪華藏服,等等寶貴的收藏品,旁邊還有很多牛、馬、羊等牲畜,所有
的家當以現在價值計算的話,絕對有千萬元以上。那時,我問他:「你賣掉所有的家當做什麼?」他說:「我要帶全家大小去拉薩朝聖。」隔了幾天,他將全部財產
通通都賣掉了。賣了以後,他就買了一部兩個輪子的人力推車,再買了上百斤的食物,放在車上,帶一個小帳篷,一個大茶壺,一些鍋具,全家人就浩浩蕩蕩往拉薩
出發。
一路上,全家大大小小一起作大
禮拜朝聖。這樣沿途朝拜,差不多過了七年之後,他們回來了,衣服都破破爛爛的,一無所有。我又問他:「你朝聖回來,現在變成乞丐,感覺怎麼樣?」他說:
「非常好!」再問他以後怎麼過生活?他說:「還是有辦法的。」真的,他的親戚朋友們又幫他籌了十幾頭牛,他們又開始過自己的生活,這些人就是從信仰和布施
中得到了快樂。
◎3.非常大布施
非常大布施,是布施自己的生命、身體或身體的一部分,譬如手或腳,甚至是其他器官等等。
有些人講大供養或極大布施的時
候,強調以身體來供養諸佛或利益眾生,這是我們一般凡夫很難接受的說法,也實在做不到,因為那真的會失去身體四肢或生命的啊!但是,一般西藏人對自己的身
體比較不執著,他們在死之前,會告訴家人:「因為我活著的時候,福報還沒有做夠,希望我死後,能再幫我多做一些功德。」所以,他會選擇一些特別的方式請人
處理自己的屍體,有的邊念火供儀軌,邊以火供方式火化;或把屍體切塊,連內髒全部切除,放在山上,布施禿鷹等鳥類,這就是天葬;或是以水葬方式,丟到水裡
喂魚。對你們來講,這些方式是難以想像的。
在
日常生活中,如果要我們只是在口頭上,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是面對活生生的僧眾,特別是上師們,叫我們去做事,做一次、兩次還可
以,三次、四次以上,我們就會不耐煩,會受不了!如果要我們像菩薩一樣,把頭砍下來給眾生,把身體布施給眾生,當然是不可能的事。
其實,佛經裡對於布施,有一定拿捏的准則,一般來說,必須是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行非常大布施,因為只有真正成就的菩薩,才有能力布施自己的身體;因為菩薩布施頭,只要再發願,頭還會恢復原狀;布施手和腳,再發願,手腳一樣會復原。我們凡夫現在沒有這個能力,只要割傷身上一點肉,就會很痛苦,馬上會後悔退轉。
雖
然我們是大乘佛教徒,但畢竟還是凡夫俗子,沒有成就,需要依靠身體來修行,所以保護自己的生命非常重要。所以,如果布施會造成對自己生存和生命的傷害時,
就不應該去做;在對自己的生存和生命沒有傷害的情形下,可以盡力去布施,如果一旦會傷害時,就用觀想發願的方式去做。在金剛乘裡,把身體當作是壇城,所
以,傷害自己的身體就如同毀壞壇城。不過,非常必要時,為了眾生的生存而布施自己的生命或身體器官,那是非常殊勝偉大的。我們可以發出強烈的願力,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為菩薩,具有能力為眾生布施一切。雖然我們不是菩薩,但也要慢慢體會大乘菩薩的精神啊!
釋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曾經生
為一國的小王子。有一天,這個國王的三個王子,到花園中去玩耍,看到森林裡面有一群小老虎,因為小老虎的媽媽沒有東西吃,所以小老虎也就沒有母奶可以喝,
幾乎要餓死了。這位小王子看到了,就大發慈悲心,當他的哥哥們回家後,就躺在森林裡,讓母老虎把自己吃掉,讓它有足夠的奶水喂小老虎,這是佛陀在過去生
中,曾經捨身喂老虎的故事。
還有,因為樂行國王的兒子想要得到王位,而請求龍樹菩薩布施生命,龍樹菩薩很樂意地把頭布施給這位王子。這些捨生的布施就是非常大布施。這種非常大布施是法布施之外,布施中最高的精神表現。
現代社會中,有人在倡導器官捐
贈,這是很好的事情,這就類似非常大布施了。很多佛教徒認為:「我是佛教徒,我往生以後,願意捐獻我的器官來利益人。」但是,如果你活著的時候不能接受這
些觀念,臨終的時候就難以面對。雖然這些觀念,需要一段過程,才能被認同,但是你可以慢慢訓練自己。現在有很多身體健康的人,自願捐贈自己的器官,救助和
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人,這種布施,沒有大膽量的人是做不到的。還有,很多人常常捐血,幫助千千萬萬需要輸血的人,讓很多病人受益,這種布施是很值得贊歎
的。類似這些都是非常大布施。
◎4.其他布施
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奉獻自己的能力或勞力,幫助他人,也是一種布施。比如,從事慈善事業,擔任社會義工,利用一點時間,去照顧孤苦伶仃的人,如貧窮的孤兒、老人等等,類似這些社會服務,都是累積資糧的方式。這種布施是多多益善的。
在西藏,有些人沒什麼錢財,很
貧窮,可是他們會用自己的勞力來累積資糧。我們可以看到,在馬路上,很多人拿著掃把,沿路將一條條道路,掃得干干淨淨的。雖然沒有人安排他們去做這些事
情,也沒有人會付薪資給他們,可是他們認為,能給大眾一條干干淨淨、沒有石頭障礙的道路,是對社會大眾的一種布施。
還有,當地方上蓋廟時,很多人
會義務幫忙,不求回饋;不管一個月、二個月或兩三年,甚至有人一輩子都這樣發心做下去。我以前有個大伯,他有非常好的手工藝,擅長木雕和切割石頭。當西藏
嘉榮地區蓋寺廟的時候,他自願參與建廟的工程,他認為這是上供諸佛最好的方式。有時候,地方上有人要蓋房子,需要木工,沒有人給他報酬,他也會去幫忙。他
一直都非常熱心,大家稱他為菩薩。他除了很勤於奉獻之外,其它的時間就是持六字大明咒,平時默默做事,很少講話。他謙虛到連寺廟給他的一杯水,他都拒絕接
受。他說:「家裡有茶葉,我要喝茶的話,會回家喝,這是大眾供養寺廟用的,我不喝。」後來,噶陀寺要蓋廟,他又從嘉榮去到噶陀蓋廟。他一生付出很多的心力
和體力,只要能供僧眾聞思修的事,他都去做。他始終覺得很快樂,很滿足。有些有錢人雖然有財富,卻不能為大眾做什麼事,他雖然沒有錢財,卻可以無怨無悔地
付出。
除了為社會大眾服務之外,我們
好好照顧自己家裡年邁的父母,也算是一種布施。父母養育我們,從嬰兒一直到成人,即使我們老了,在父母眼中,永遠是小孩。每個老人從年輕到老的一生,都為
國家社會和兒女付出過;當他們失去工作能力的時候,很多做兒女的,就會開始嫌棄他們,覺得他們啰裡啰唆、愛管閒事,老是障礙自己的理想和前途。西藏人有一句警語說:「切記!小狗、小貓和小孩是人人歡喜的來源,老狗、老貓與老人是令人討厭的來源。」這是一般人最會犯的毛病。但是,如果你是修行人,要將這句話修正過來:「雖然小狗、小貓與小孩討人歡喜,但是對老狗、老貓與老人,更要去喜歡,要去照顧。」因為我們都忽略自己有一天也會生病,也會老去,到時候也沒有人喜歡理睬我們。所以現在要好好對待病人或老人,常去照顧他們,多講一些好話給他們聽,要把他們當成令人喜歡的小朋友看待。這些都是不需要太多的金錢和能力,就可以做得到的事啊!
有一次,我們到新加坡,去看當
地佛教社團興建的兩處老人院,一處有七百多人,另一處是二百多人,很多老人幾乎面臨快要臨終的狀況。當我們一進門時,大家看到我們好高興,叽叽喳喳地講
話。他們大多數彼此語言不通,有的講閩南語,有的講廣東話,有的講馬來語,每個人講不一樣的語言。雖然老人院是佛教徒興辦的,裡面卻住著不同的信徒。當
時,有的人念阿彌陀佛,有的用基督教的方式,有的用伊斯蘭教的方式,來歡迎我們。他們心中的歡喜,沒有辦法形容,全都流露在臉上。這種付出時間和能力的慈
善行為,是大家都有能力做到的,不一定需要施捨錢財。這也是屬於財布施的一種。
布施不只是捐贈錢財去蓋寺廟、
醫院和學校,或是用金錢去救濟窮人,只要有人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不管我們用什麼方式幫助他人,貢獻自己的心力,這就是布施了。如果我們常常無所求
地為人付出,那麼,以後當我們有困難時,也會得到別人的援助。你擁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事情,你有能力的話,像古時候印度的富商一樣,可以養幾百個、幾
千個人、幾萬個人都沒有關系。如果沒有能力的話,至少要學會關照自己的心,在日常生活中,將正確的發心用到布施上,譬如,在吃飯的時候,想想身體裡面有很
多微生物和我們一起生活,把它們當作布施的對象,也一樣可以作布施。
◎少欲知足
很多人享有福報的時候,常常心
存驕慢,不管擁有多少,總覺得不夠,就算他得到整個世界的財富,還是不斷拼命貪求,心中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有的人雖然有龐大的財產,卻常常覺得自己一無
所有,習慣緊緊守著錢財,捨不得用來做對自己今生或來世有意義的事,如果你教這些人去布施累積功德,他會說:「等我賺到更多的錢再說吧!」西藏人評論這種
人說:「這些人活著的時候,已經擁有很多的財富,還覺得饑渴,不滿足,在現世就感受餓鬼道的等流果啊!」更多的財富只會帶給這些人無止盡的欲望,而無止盡的欲望帶來的是更深的痛苦。
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自己現在所擁
有的福報,都是前世所累積的功德,是取之有限的,如果沒有好好珍惜,不懂得惜福,會很快用盡。就像我們將錢存進銀行裡,如果經常去提款取用,卻不存款進
去,總有一天會用完。珍惜福報的人,懂得不斷累積資糧,讓福報不斷增長;不珍惜福報的人,就會開始衰敗墮落。所以,我們應該要常常上供下施,上供所有諸佛
菩薩,下施六道所有眾生來累積資糧。凡是有需要我們幫助的地方,應該盡自己能力去做。沒有人會因為布施而變得貧窮,如果我們用清淨心和慈悲心去布施或供養
的時候,最後得到福報的是自己。
我們看看,現在很多六、七十歲
老年人,懂得優游自在,游山玩水,非常安逸地度過晚年;相對的,也有很多擁有巨額財富的人,雖然年紀很大了,每天還在追求金錢,他們一直忙到面臨死亡的時
候才不得不放下。這兩種人,哪一種才算是有福報的呢?真的很難說。如果後者認為這樣的付出,是為了養活很多員工的話,當然是慈悲的表現。假如只是為了讓自己累積更多的財富,不管他擁有多少錢財,都沒有辦法享受的話,那就和餓鬼道的眾生沒有兩樣了。很多人認為,不多賺一點錢,就沒有能力供養,沒有辦法下施,雖然這是一種願力,但是拿上供和布施當藉口,增長貪欲,而要做的功德,卻放在一邊,永遠等著擁有更多財富再做,這是不恰當的。
密勒日巴尊者曾經說過:「要懂
得從自己的嘴中,取下食物,施捨給別人。」這是勸戒人要捨棄私欲的意思。一個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的人,就算擁有了全世界的財富也不會滿足。一個懂得布施的
人,他的心胸會越來越寬廣,人生會過得非常快樂。你想被不知足的心捆綁呢?還是用布施來解放自己的貪婪呢?
財布施主要是引導在家居士修學
的善行,而出家眾要修學的是少欲知足。末法時期,有些出家眾放掉寂靜苦修和精進修持的本分,以欺騙造作惡業的手法經商,以經商得來的財富來上供下施,自以
為這樣是在累積功德,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出家眾應該以少欲知足為要。還有,很多人在世間上依靠狡詐的方式,或以殺生等等不善的方式來累積財富,自認為用供
養就可以消掉業障,這種心態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他們已經失去真正純潔的心,同時還在造作惡業。
附注:本文節選自《大圓滿前行(下)——普賢上師言教集》(嘎瑪仁波切
|
||
中國五千餘年藝術文化延續,是炎黃子孫共同責任,在復興中國夢的指引下,和睦共處、團結友愛,讓全球華人緊密團結在一起,唱響民族團結一家親不要忘本與根,也使中華文化藝術要薪火相傳,立天地之心,立生民之命,在中華優秀文化的啟迪之下,開萬世之太平。與北京車管家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於2017年7月向台灣新北市提出申請註冊,為中華新聞社。並於八月六日台灣新北核准,經登字第1068123401號函註冊登記,並於2021年6月2日經台灣新北市經濟發展局核准商業變更登記,即日起更名為中華聯合新聞社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嘎瑪仁波切: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