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雍正官窯瓷器鑑賞

 文物鑑定與鑑賞 
劉麗文
清雍正一朝,雖僅存13年,但製瓷工藝發展達到了歷史上的新水平。 器形之美,可與纖細秀麗著稱的明永樂、成化瓷相提並論,在產品質量和工藝技術方面均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其大器不顯厚重,小器雋巧玲瓏。 不論是器形的比例關係,還是線條、畫工,雍正官窯瓷都有很高的標準。 尤其是在色釉瓷方面成就卓越,仿古創新,集中國古代色釉瓷之大成,創燒出數十種具有宮廷風格的色釉瓷器,釉色純正高雅,超凡脫俗,代表雍正官窯的最高水平。
鎮江博物館收藏的雍正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生產的瓷器近百件,有青花、五彩、鬥彩以及仿宋代五大名窯及新創的釉色品種,仿古水平極高。 現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瓷器作一介紹:
青花:
早期青花瓷器風格與康熙晚期相似,中期以後出現模仿明永宣青花瓷,以較濃的青料在紋飾上點染,達到永宣時青料所形成的疵斑。 如青花纏枝紋貫耳瓶,高54.5厘米,口徑12.3厘米,底徑18.2厘米(圖1)。 長頸,頸部設一對貫耳,折肩,下腹內收,淺圈足。 整器繪纏枝花卉紋。 底有“大清雍正年制”三行篆書款。 胎體精細,重量較輕,修胎一絲不苟,厚薄均勻。 釉面光亮瑩潤,青花髮色濃重艷麗,色調深藍,是少見的仿永宣青花大器。
图1-1 青花缠枝纹贯耳瓶 圖1-1青花纏枝紋貫耳瓶
图1-2 青花缠枝纹贯耳瓶-4 圖1-2青花纏枝紋貫耳瓶-4
青花器除了仿明永宣色調濃豔之外,還有仿明成化色調淡雅。 如青花纏枝牡丹紋碗,圓唇,深弧腹,圈足。 內底、外腹繪纏枝牡丹紋。 足內雙圈有“大青雍正年制”雙行楷書款。 高6.6厘米,口徑13.1厘米,足徑4.6厘米(圖2)。 青花色調淡雅,圖案紋飾輕描淡繪,線條纖細清晰。
图2-1 青花缠枝牡丹纹碗 圖2-1青花纏枝牡丹紋碗
图2-2 青花缠枝牡丹纹碗 圖2-2青花纏枝牡丹紋碗
图2-3 青花缠枝牡丹纹碗-1 圖2-3青花纏枝牡丹紋碗-1
五彩:
五彩盛極於康熙時期,而雍正時期的五彩有其獨特的面貌,色彩一變前期的濃艷為淡雅,紋飾纖細疏朗。 如五彩海石榴紋碗,高6.2厘米,口徑12.4厘米,底徑4.4厘米(圖3)。 斂口,深腹,下腹內收,圈足。 碗內心與外壁繪五彩海石榴紋。 圈足內有“大清雍正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 海石榴係從伊朗傳入,最早出現在唐三彩陶器上,多與寶相花、蓮花、葡萄等相配。 其形像是在盛開的花朵中心露出飽綻的石榴,被民間視為像徵多子的祥瑞之果。
图3-1 五彩海石榴纹碗 圖3-1五彩海石榴紋碗
图3-2 五彩海石榴纹碗 圖3-2五彩海石榴紋碗
图3-3 五彩海石榴纹碗 圖3-3五彩海石榴紋碗
鬥彩:
鬥彩為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彩瓷裝飾工藝。 用青花在胎上勾描出完整構圖的紋飾輪廓,然後罩透明釉入窯高溫燒成,再於釉上青花輪廓線內填畫各種彩料完成彩色圖案,復入彩爐低溫二次燒成。 此時鬥彩多為仿明成化鬥彩品種,有瓶、杯、碗、盤等。 如白地鬥彩瓜楞直口瓶,直頸,溜肩,瓜楞腹,淺圈足。 頸部繪穿花龍紋,腹部為松竹梅等花卉紋。 紅彩油潤,綠彩瑩亮明澈,圖案佈局簡潔雅緻,器形小巧玲瓏。 圈足內有“大清雍正年制”雙行楷書款。 高10.5厘米,口徑1.7厘米,底徑3.4厘米(圖4)。
图4-1 白地斗彩瓜楞直口瓶 圖4-1白地鬥彩瓜楞直口瓶
图4-2 白地斗彩瓜楞直口瓶 圖4-2白地鬥彩瓜楞直口瓶
白地鬥彩八吉祥紋高足瓷碗,敞口,深腹,高圈足,圈足中部有一道凸棱。 內底心為一“壽”字,口沿下為菱形圖案紋,外腹繪八寶紋,近圈足處繪蓮瓣紋;足上部為迴紋,中間為花卉紋,下部為變體蓮瓣紋。 圈足內有“大清雍正年制”三行篆書款。 高10.8厘米,口徑18.4厘米,底徑7.4厘米(圖5)。 八吉祥紋是宗教紋樣之一,又稱八寶,八吉祥物為: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雙魚、盤長結,由西藏喇嘛教流傳而來。
图5-1 白地斗彩八吉祥纹高足碗 圖5-1白地鬥彩八吉祥紋高足碗
图5-2 白地斗彩八吉祥纹高足碗 圖5-2白地鬥彩八吉祥紋高足碗
图5-3 白地斗彩八吉祥纹高足碗 圖5-3白地鬥彩八吉祥紋高足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