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核:把玩手腕上的文化 橄欖核:把玩手腕上的文化
近年來,隨著核桃熱的不斷升溫,手腕上的把玩之物開始受到藏家的追捧,而橄欖核也成為藏家關注的新焦點。 談起橄欖核,很多人都會想到上學時學過的那篇《核舟記》。 在大約一寸見方的桃核上微雕,在我們國家可謂歷史悠久,據說其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戰國。 到了明代,曾風靡朝野,不僅皇帝喜歡,連民間也極風行,並成為文人雅士顯示身份地位的寵物,甚至被視做當時的時尚。 橄欖核和其他收藏不一樣,雖然目前本身材料價格已水漲船高,但一顆橄欖核的真正價值貴在人工,講求的是精細和藝術表現。 幾年前,橄欖核雕的市場價還多在50-100元之間,工精質優的也僅200元左右。 但時過境遷,如今橄欖核雕僅是一般技師或工藝師的作品,也要賣到1000-3000元,甚至上萬元。 如何挑選橄欖核
■先看顏色:看顏色是否均勻,有無花點。
■再看核肉:要看橄欖核的皮薄不薄、核肉厚不厚,以肉厚皮薄的橄欖核為最佳。
■三挑怪核:橄欖核如果是特別大或特別小,比較稀少的價值就會更高。 如果是佛手核或多花核,那更是萬中無一的佳品。
如何保養橄欖核
■防曬
太陽光或高溫燈光長時間照曬易導致開裂。
■防水
橄欖核作品掉進水里或用水刷洗清潔,空囊進水後蒸發很慢,外表蒸發很快,導致由內向外膨脹而開裂。 如果著水,可放在食品保鮮袋中打一鬆結,讓水分慢慢蒸發,切忌速乾。
■防風吹
風吹是導致開裂的重要原因之一,橄欖核長時間放置在乾燥的環境中肯定開裂。 建議在暖氣環境中使用加濕器。 冬季有很多收藏者將橄欖核作品放入內衣口袋“珍藏”,這就容易開裂。 所以冬季將橄欖核放在外衣口袋就不易開裂。
■防“花點”
橄欖核在材質上也有講究,即材料自然、顏色均衡,色調特深處即為“花點”。 出現“花點”就會降低藝術效果。 很多“花點”是後天產生的,所以在用油刷清理時,切忌刷油過多。
橄欖核的分類
■單核:也叫做大核,一般長度超過5厘米,比較適合雕刻單件作品,價值很高。
■小核:與單核相比,小核是很小的,市面少見,價格較高。
■怪核:就是形狀比較奇怪的橄欖核,如佛手,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品。
■細長核:形態狹長,一般用來雕核舟一類的題材。
■圓核:形體通圓,就是最常見的雕刻十八羅漢的核,這類橄欖核比較常見,也常用來製作素珠。
按照顏色分類
■黑金剛:表皮發黑,肉極紅,易發漿,上色快。
■紅金剛:表皮發紅,肉色稍紅。
■鐵圓核:表皮偏黑,白筋密度大,穩定易刻。
■紫核:表皮發紫,普通用料,用來製作創意核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