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為何海南沉香冠絕天下

 文物天地 
沈水奇楠 沈水奇楠 五年生沉香林 五年生沉香林 白木香樹結香部位 白木香樹結香部位
魏希望
海南沉香,古時稱為“崖香”,又稱“瓊脂”,自古以來享有盛譽,被公認為眾香翹楚。
崖香源流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平定南越之後,在南越地區設置交阯刺史部,分置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 其中,珠崖和儋耳兩郡在海南島。 自東漢至北魏時期,海南島改稱珠崖州。 此後,陳朝、北齊、北周時期,唐朝、五代十國時期,均在海南島設立行政建置崖州。 兩宋和元明清,則變建置為瓊州。 後人在沉香貿易中,為了區分產地,就約定俗成的把產於海南的沉香,稱為“崖香”或“瓊脂”。
古代文獻中最早提到沉香,是東漢楊孚的《異物誌》和《交州異物誌》。 《交州異物誌》中說:“蜜香,欲取先斷其根,經年,外皮爛,中心及節堅黑者,置水中則沉,是謂沉香。”
唐 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學泰斗蘇軾,在為其胞弟子由(蘇轍)60歲生日而作《沉香山子賦》中,以燦若披錦的文筆,盛讚海南香:“矧儋崖之異產,實超然而不 群。既金堅而玉潤,亦鶴骨而龍筋。惟膏液之內足,故把握而兼斤。”借海南沉香繪物抒意的詩文古今萬千,而在筆落驚風雨的蘇文面前則稍遜風騷。 《沉香山子賦》,以思與境偕,物我兩冥的意境,成為推介海南沉香的首席美文。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廣引蔡京少子蔡滌佳句,為海南沉香的美譽度一錘定音:“占城(越南)不若真臘(柬埔寨),真臘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萬安黎母山東峒者,冠絕天下,謂之海南沉,一片萬錢。”
北宋宰相丁謂,在謫居崖州期間,寫下崖香名篇《天香傳》。 丁謂把海南沉喻為天香,其實含有三層含義,一曰,海南沉堪稱天下第一香;二曰,海南沉乃天上神仙能夠感知的仙香;三曰,海南沉是天子御用青睞的聖香。
海南沉香最動人的地方,是它的“沉”,蘊含沉靜內斂的品質。 也在於它的“香”,香而不艷,濃而不俗。 入水即沉,映射的是它菁華積結的厚重內涵。 落花飛雨之下,香氣清氛之中,令人沉靜若水,是它物華天寶的魅力一瞬。 自漢以來,沉香就是歷代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競相詠嘆的鐘靈粹珍。 當代著名作家伍立楊先生讚美說,品讀一篇篇香文雅集,如沐寫在紙上的文字的沉香。
在兩宋時期,文人雅士即把“插花、掛畫、鬥茶、品香”,視為修身養性的四般雅事,也由此反映了彼時沉香對文化的影響。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千百年的滄桑歲月中,以不同的文化信仰,影響著人類進程和世界歷史。 儘管三大宗教的信仰不同,但在教義中卻有一個共同的信物,這就是沉香。
中國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生於海南。 相傳,他自幼在定安文筆峰牧羊採藥,一枝海南沉香如意伴隨他雲遊天下,濟貧扶弱。 最終修煉成仙,伴隨氤氳清新的沉香羽化在文筆峰上。
公元742年至753年,鑑真法師應日本天皇朝廷和佛教界邀請,東渡日本傳法。 天寶七年(公元748年),鑑真所乘海船因颱風漂到海南振州(今三亞市),在此留住一年。 其隨行弟子思託所著《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鑑真自振州到崖州界(今海口市),但見“香樹聚生成林,風至香聞五里之外。 ”鑑真東渡就攜帶沉香、甲香、棧香等香料六百餘斤。 據傳,現藏日本正倉院東大寺的“天下第一香蘭著待”,即是鑑真帶去的一塊黃熟香。
2012年5月,筆者在廣東東莞寮步鎮沉香文化節期間,曾同有500多年曆史傳承的日本志野流香道掌門蜂谷宗苾交流,他驕傲的說,志野至今藏有一塊唐朝時期的海南沉香,已成為他們家族香道歷史的見證。 期間,宗苾先生為了深入領略海南沉香的深厚底蘊,跟隨崖香品藏大家張曉武先生到北京,歷時10天而不忍返日。 頂禮海南香如木中舍利的虔誠之心,由此可見一斑。
位居“沈檀龍麝”四大名香之首的沉香,堪稱香木舍利、瓊脂天香,是大自然恩賜海南的自然瑰寶。 目前,蘊結沉香的載體白木香樹,為國家二級保護珍稀樹種,經過海南省連續多年的大力推廣,全省種植面積超過三萬畝。 目前,海南香被國內外沉香愛好者廣泛推崇,海南已成為崖香的聖地,名副其實的香島。
海南沉香千金難覓的歷史原因
海南沉香冠絕天下,但是,海南香市場存量有限,特別是上等好香,更是千金難覓,物以稀為貴。
清代張嶲所著《崖州志》,在土貢一節記載,“海南土宜之貢,自漢迄明,歷朝皆有。自雍正間將本色物料編入正賦折徵,每年匯同地丁起運項銀報解,撥支兵餉。”
《後漢書·明帝紀》記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儋耳郡即“慕義貢獻”。 至唐代,儋崖(儋州)“土貢金、糖、沉香”。 到宋代,歸州縣管轄的“熟黎”,需“供賦稅”。 而居黎峒不隸屬州縣的“生黎”,則“不供賦稅”。 然而,黎區高懸海外,州郡巧立名目,“欺敝詭偽”之事層出不窮。 例如,曾任昌化軍副使的李光,在《莊簡集·海外謠有序》中說:“瓊、崖、儋、萬四州,限在海外,地理險遠,輸賦科徭,率不以法。所出沉香,翠羽、怪珍之物,徵取無藝,百姓無所赴訴,不勝其忿,則相煽剽剋。”
蘇軾之子蘇過,在瓊流謫期間,目睹內陸漢人巧取豪奪黎人沉香境遇時,發出這樣的感嘆:“黎人處不毛之地,鹽酪谷帛斤斧器用,悉資之華人,特以沈香、吉貝易之耳,吾焉用此借寇兵而資盜糧哉!”
南 宋禮部侍郎李燾,在其編寫的《續資治通鑑長編》第310卷,朱初平上行奏言中,對瓊州珠崖治所的沉香採辦,直陳陋規:“每年省司下出香四州軍買香,而四州 軍在海外,官吏並不據時實置,沉香每兩隻錢一百三十文,既不可買,即以等料配香戶,下至僧道樂人畫匠之類,無不及者。官中催辦既急,香價逐致踴貴,每兩多 者一貫,下者七八百。受納者既多取斤重,又加以息耗,及發綱入桂州交納,賠費率常用倍,而官吏因緣私買者不在此數,以故民多破產,海南大患,無甚於此。” 兩宋時期,海南歸屬廣南西路,下設昌化軍、朱崖軍、萬安軍、吉陽軍四軍。 權力交叉,官吏不作為。 宋時官吏採辦沉香的腐敗行為,把海南香無辜的推上了奢侈的平台,也由此加劇了沉香生態鏈的斷裂。
對黎族百姓以牛易香,不事農耕的陋習。 內陸人以沉香供佛,黎人得牛又去宰殺祭鬼的陳規俗跡,蘇軾在《書柳子厚(牛賦)後》中述及:“地產沈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祭鬼,無脫者。中國人以沈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燒牛肉也,何福之能得?”
元代,海南黎族地區繼續向朝廷進貢檳榔、沉香等。 據史書記載,元代因供給占城(越南)軍餉,各種朝貢之苛重,較宋代有過之而不及。
及至明代,瓊州府向朝廷貢物,從永樂初形成定制。 據《正德瓊台志》記載,“國初未聞私貢,永樂乙酉撫黎知府劉銘率各州縣土官入貢馬匹、沉香……。後知府黃重用是為例,三歲一貢,其數無常,剝黎邀功。後革土職,貢亦隨廢。”
經過漢朝迄元四朝的無情盤剝,海南沉香幾近枯竭。 鄭和七下西洋,從海外帶回大量香料,加上西洋各國的朝貢貿易,基本滿足了朝廷和民間的用香需求。
順治五年(1648年),清兵佔領瓊州。 1652年,清兵大量渡海,真正統治海南,設立瓊州府。
據《瓊州府志》載:“(官兵)或借官司名色,或借差吏橫眉,飭取貢香、珠料、花梨……等貨,奔走無期,猶索腳步陋規,膏脂盡竭。”此類擾民惡行,在清一代地方誌中比比皆是。 也有剛正之士振臂高呼,為民請命。 康熙七年(1668年),任崖州知州的張擢士,不惜冒犯權貴,呈遞狀紙《張擢士請免供香》書。
書 中曰:“瓊郡半屬生黎,山大林深,載產香料。伏思沉香乃天地靈秀之氣,千百年而一結。昔當未奉採買之先,黎彝不知貴重。老賈貪圖厚利,胃毒走險而進,或有 攜扶而出者。自康熙七年(1668)奉文采買。三州十縣,各以取獲遲速為考成之殿最,滑役入其中,狡賈入其中,奸民入其中。即蠢爾諸黎,亦莫不知寸香可獲 寸金,由此而沉香之種料盡矣。若候再生再結,非有千百年之久,難望珍物之复鐘。先奉部文,本年沈香限次年二月到京,盡因採買艱難,催提紛紛,本年春夏初猶 銀香兌重,及至逼迫起解之時,甚有香重一倍,而銀重二倍者。恐三兩五錢之官價,僅足償買香解香之十分之一耳。況瓊屬十三州縣,供香百斤,而崖獨有十三斤之 數。嗟!崖荒涼瘠苦,以其極邊而近黎也。且香多則解費亦多,籍曰產香,豈又產銀乎?”
言猶在耳,振聾發聵。 香道中人必當扼腕嘆息,以期於心髓。
地方官員暴徵橫斂的行為,不僅破壞了沉香賴以生存的基礎,也動搖了清朝政府的統治。 昌江市石碌鎮水頭村,現保存有一塊禁示碑。 系乾隆四十四年瓊州知府蕭應植頒立。 碑文內容針對地方官吏“騷擾復萌,或借官司名色,或借差役,橫眉飭取貢香……”“許該峒峒長、黎民捆獲解赴”等事。
一葉可以知秋。 清朝時期黎族地區沉香採辦的亂象,足以令人啞然。 眾所周知,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再一次對海南島的沉香資源進行了瘋狂的掠奪,歷史的傷痕至今都不能彌合。
從海南島解放一直到海南建省,在長達幾十年的相對封閉環境下,海南沉香意外地得以休養生息。 雖不足以恢復到它應有的狀態,但已呈現出勃勃生機。
海南沉香冠絕天下的地理因素
海南沉香,為瑞香料沉香屬的白木香樹,受傷後分泌出汁液,凝結為油脂的部分,就是沉香。
白木香樹,是海南島的原生珍稀樹種,1998年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公約》(CITES),1999年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植物,2000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受威脅植物紅色名錄》。
國外學者對沉香的現代研究始於上世紀20年代。 海南學者對沉香的研究始於2005年,迄今為止已在國內外專業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的戴好富博士,組織研究的整樹結香法已取得科研成果。 實踐證明,白木香樹具有很好的結香潛力。
白木香樹區別於其它樹種的主要標誌,是它能夠結出2-(2-苯乙基)色酮類及倍半萜類化合物。
據戴好富博士研究結果表明,沉香的香味來源揮髮油,具有明顯的中樞鎮靜作用。 沉香的香氣成分之一,沉香螺旋醇,具有氯丙嗪樣的安定作用,並可以延長睡眠。 沉香呋喃具有輕度的中樞鎮靜與催眠活性。 沉香白木香酸具有一定的催眠麻醉和鎮痛作用。
沉香之所以神奇,在於它結香的原理。 並不是所有的白木香樹都能夠結香。 只有經過雷擊、蟲蛀、風摧等自然因素,或刀砍、鋸斷、鑽洞等人為因素影響,白木香樹才會在傷口處滲出汁液,凝結為樹脂,白色木質慢慢轉化成黃褐色或黑褐色的油脂,最終形成沉香。
關於沉香的結香成因,學術界主要有四種假說。 其一,“病理學”說。 研究認為,樹幹受損後接入一種或數種真菌誘導寄生,在真菌體內酶的作用下,使木薄壁細胞貯存的澱粉發生變化,多年積結油脂,形成沉香。 其二,“創傷﹨病理”說。 研究認為,創傷是主因,真菌感染起輔助作用,經由聯合形式形成結香。 其三,“非病理”說。 研究認為,樹幹的傷害能夠使其產生沉香類物質,主張對活細胞的傷害程度越大,結香的面積也越大。 其四,“其他產香機理”說。 研究認為,通過激發子誘導白木香懸浮細胞結香,調節植物次生代謝途徑。
海南是島嶼性氣候​​,自南往北橫跨熱帶和亞熱帶交接處。 按氣象學家劃分,北緯19度、年平均氣溫不低於24.5度的地區,屬於濕潤熱帶地區。 北緯20度,年平均氣溫低於24.5度的地區,則屬於亞熱帶。 白木香樹最適宜生長的環境,是處於北緯19度的熱帶地區。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北緯19度線橫跨瓊中、東方。 黎母嶺、五指山兩大山脈也橫亙在北緯19度線上。
從氣候原因上說,北緯20度地區,年平均氣溫23.5,平均極端最低氣溫1至7度。 年日照時數2000至2200小時。 年降雨量及颱風季節降雨量,西部1400毫米,中部1600毫米,東部2000毫米。 颱風路徑及颱風風害自東向西全部處於重風害區。
北緯19度地區,年平均氣溫西部24.5度,東部24度。 平均極端最低氣溫,7度至9度。 年日照指數2000至2600小時。 年降雨量及颱風季節降雨量,西部500至700毫米,中部600至2000毫米,東部700毫米。 颱風路徑及風害,西部輕風害區,中部中風害區,東部重風害區。
從土壤構成上來說,北緯20度地區,東部主要是海積潮砂土,中部和西部主要是黃色磚紅壤。 石山、永興、龍塘地區受火山噴發影響,主要是玄武岩磚紅壤。 北緯19度地區,西部沿海一帶是海相沉積燥紅土,中部偏西一帶主要是花崗岩褐色磚紅壤、山地赤紅壤,東部是紅色磚紅壤。
從地勢上講,北緯20度地區,西部海拔50米,中部海拔100米,東部海拔50米。 主要以沖積平原為主。 北緯19度地區,中西部平均海拔50至800米,東部海拔50至300米。 主要以山地、丘陵為主。 沉香最適宜生長的環境是海拔100米至600米之間,喜陽,怕澇。 山地蘊積鐘陽之氣,往往出產上等好香。
南宋進士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志香》卷中,開篇即講“南方火紅,其氣炎上,皆味辛而嗅香。”清代張嶲,在《崖州志》中說:“嶠南火地,太陽之精液所發。其草木多香。有力者皆降皆結,而香木得太陽烈氣之全,枝、幹、根、株,皆能自為一香。故語曰:“海南多陽,一木五香。 海南以萬安黎母東峒為勝。 其地居瓊島正東,得朝陽之氣又早。
據中國天文台測算,中國版圖上每天早晨迎來第一縷陽光照拂的地方,在黃金海岸海棠灣。 這裡瀕臨三亞,《崖州志》中所說“海南以萬安黎母山東峒香為勝”,就離海棠灣不遠。
唐朝在陵水設萬安州,萬寧即萬安,萬安州轄陵水、萬寧、瓊中、五指山一帶。 北宋時期,又在萬寧設萬安軍。 “黎母山東峒”,指的就是黎母山脈五指山以東。
古人說,淮南為橘,淮北為枳。 說的就是環境、地理,可以改變植物的品質。 諸如椰子樹,在瓊北照樣能長出碩大的椰果,而移植到瓊州海峽對面的海安,椰果只能長到蘋果一樣大。 沉香也是這樣,海南島中西部和東北部即涇渭分明,何況兩廣或是越南了。
海南香香氣清雅純正,鮮活靈動;甘甜透澈,遠引篤厚。 於涼甜中浸潤著絲絲花香,在淑雅中游離著裊裊清氛。
四名十二狀
中國古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的侄孫嵇含(公元262年至306年),在其著作《南方草木狀》中,首次把沉香歸結為八類:“蜜香、沉香、雞骨香、黃熟香、棧香、青桂香、馬蹄香、雞舌香。案此八物同出於一樹。”
西晉時期,古人把沉香樹稱為蜜香樹。 在這裡蜜香不能被視為一種香材。 文中所指沉香泛指沈水香。
雞 舌香,《唐本草》解釋說:“出崑崙國及交廣以南。樹有雌雄,皮葉並似栗。其花如梅,結實似棗核者,雌樹也,不入香用。無子者,雄樹也。採花釀以成香。”宋 代趙汝適在《諸蕃志》則有另解:“丁香出大食、阇婆諸國,其狀似丁字,因以名之。能闢口氣,郎官咀以奏事。其大者謂之丁香母。丁香母即雞舌香也。”
而東漢應勳所著《漢官儀》,則描述說雞舌香不可口含。 漢桓帝賜侍臣乃存雞舌香,命他含著以治口臭。 無奈雞舌香辛辣哲口,苦不堪言。 回家後,懷疑皇上賜毒以懲自己過失而痛哭流涕。 同僚解釋疑為香口之用,方解心結,引眾人嗤笑。
經戴好富博士研究,白木香花和果實揮髮油成分中,含有大量脂肪酸和多種香料成分,如風呂草酸、天竺葵酸等,有類似山楂、香水草的香氣,具有開發食用香精的潛力。 但其果實不可含用。 因此,雞舌香並不是特指白木香果,可能是以香花提煉加工類似雞舌的含片。 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宋代謫臣丁謂,在其崖香名篇《天香傳》中,將海南沉香命名為四名十二狀。 四名:沉香、棧香、生結、黃熟。 十二狀:除前四類外,還有八類:烏文格、黃蠟、牛目、崑崙梅格、蟲漏、傘竹格、茅葉、鷓鴣斑。
甲骨文“沉”字由河流的象形和“大”構成。 “大”字是人四肢伸展的象形,整個字的意思是躺在水底的人,表示沉沒。
《詩經·小雅·菁菁者莪》有:“汎汎楊舟,載沈載浮”的詩句。 宋胡宿《文菾集》有詩曰:“彩霞按曲青岑醴,沈水薰衣白壁堂。”前者說的是沈水,後者說的是沈水香。 所以,沈水香,意指能夠沉於水的香,表示結香的程度。
《詩·大序》中說,詩有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 風、雅、頌指詩的類別而言,賦、比、興指詩的藝術技巧。 以此概念領會《詩經》,就會便於入詩。
四名十二狀也是如此。 四名,應該是崖香結香標準的總體分類,十二狀指的是沉香樹自上而下結香的種類。
因此,把四名重新定義為:沈水香、棧香、生結、熟結。
四名之一,沈水香。 沉香泛指白木香樹所結諸香品的總稱,在這裡應理解為沈水香。
四名之二,棧香。 《說文解字》說:“棧,棚也。竹木之車曰棧。”嵇含《南方草木狀》說“其乾為棧香。”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解釋是“棧香。出海南。香如猬皮、栗蓬及魚蓑 狀,盡修治時雕鏤費工,去木留香,棘棘森然。香之精鐘於剌端,芳氣與他處棧香迥別。”週去非《嶺外代答》解“香之精,鐘於剌端,大抵以斧斫以為坎,使膏液 凝沍於痕中。膏液垂而下結,巉岩如攢針者,海南之箋香也。”
棧,竹之輕盈和竹絲纖細的意思。 范成大與週去非的解釋吻合說文疏解。 葉 庭珪則另有解:“棧香乃沉香之次者,出占城國,氣味與沈香相類,但帶木,頗不堅實,故其品亞於沉而復於熟,遜焉。”萬震撰《南州異物誌》中說:“其次者在 心白之間,不甚堅精,置於水中,不沉不浮,與水面平者,名曰棧香。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解釋說“半沉者為棧香”。所以,我們理解,半沉半浮是古人衡 量沉香等級的一個標準,棧香就代表了這層意思。
四名之三,生結。 宋 趙汝適《諸蕃志》雲:“伐樹去木而取者,謂之生速,樹僕於地木腐而香存者,謂之熟速……生速氣味長,熟速氣味易焦,故生者為上,熟者次之。”清代屈大均 《廣東新語》裡這樣評價生結:“其樹尚有青葉未死,香在樹腹如松脂液,有白木間之,是曰生香。”“大蟻所食石蜜,遺漬香中。歲久漸侵,木受石蜜。氣多凝而 堅潤,則伽楠成。其香本未死蜜氣未老者,謂之生結。上也。”清代張嶲在《崖州志》中說:“生結者,生樹從心結出。”
白木香樹在自然生長過程中,因雷擊、風摧、蟲蝕、蟻噬等自然因素影響,經年累月吐精納瑞,申旦達夕披氛採蘭。 這種狀態下所結香品,如同雨露摘芽,河蚌取珠,真的是天香爍爍。
四名之四,熟結。 宋代葉廷珪在《南番香錄》中說:“曰熟結,乃膏脈凝結自朽出者。”“生結為上,熟脫次之。”熟結也稱死結,指的是白木香樹自然死亡後,所結香品在樹體倒伏後埋於土中,或遺於水中。 朽木蛻去,香自秀出。 倒架即屬此類。 由於熟結是香樹死亡狀態下的香品,不能與承接朝陽之氣的生結媲美。
丁謂在《天香傳》中把黃熟奉為四品之一,難免偏頗。 黃熟固然很好,但畢竟涵蓋面單一,只能歸類到十二狀中。
我們總結崖香十二狀的初衷,是本著尚古而不泥古,創新而不悖離傳統的觀點做這項工作的。 在總結丁謂十二狀的基礎上,我們堅持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十二狀必須是白木香樹在自然狀態下,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而結出的沉香,而不包括人工因素所結的沉香。
十二狀包括:1.雞骨香、小斗笠、青桂、頂蓋、包頭、倒架、吊口、樹心格、蟲漏、蟻漏、馬蹄香、黃熟香。
雞骨香。 唐 陳藏器《本草拾遺》:“亦棧香中形似雞骨者。”宋代葉廷珪在《南番香錄》中說:“或沈水而有中心空者,則是雞骨,謂中有朽路,如雞骨血眼也。”西晉嵇含在 《南方草木狀》中記述:“與水面平者為雞骨香。”《粵東筆記》中也說:“至若雞骨香,乃雜樹之堅節,形色似香,純是木氣。”雞骨香主要生長於稍粗一些的樹 枝上,枝節中有節眼的地方常有發現。 因樹枝往往不夠緊實,結出的雞骨香以中間虛空居多。 香氣清越,隱隱之中,感覺有白木香樹香花晨放時的果香味。
小斗笠。 香農俗稱小筍殼。 古人所說的蓬萊香,就有這種香品。 《崖州志》中非常形像傳神的描述“蓬萊香,即沉香結未成者。多成片,如小笠,及大菌之狀。有徑一二尺者,極堅實,色狀皆如沉香,惟入水則浮,刳去其背帶木處,亦多沈水。”小斗笠因形狀像黎族人戴的斗笠,或像翠竹叢中脫落的筍殼一樣而得名。 俏麗可愛,令人愛不釋手。 小斗笠大多隱逸在樹幹枝杈脫落處,或大的樹枝節眼處。 品鑑香氣清淑的小斗笠,恍惚之中似乎不期而遇扎著兩個羊角辮的小姑娘,令人愛憐的俏麗之美油然而生。
青桂。 嵇 含《南方草木狀》解釋:“細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香。”宋孔平仲《談苑》雲:“沉香依木皮而結,謂之青桂。”西晉嵇含《南方草木狀》還記載了青桂香的另一種 用途:“蜜香紙,以蜜香樹皮葉作之,微褐色,有紋如魚子。極香而堅韌,水漬之不潰爛。泰康五年,大秦獻三萬幅,常以萬幅賜鎮南大將軍當陽候杜預。令所撰春 秋釋例及經傳集解。”日本正倉院藏中國古代沉香貼片畫箱,正是由青桂香製作,油脂通透,散漫出一道紅黃相錯的瑚珀光芒。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如茅竹葉者”、“至輕薄如紙者,入水亦沉。”皆指青桂。
因青桂是在樹皮上結香,香農稱它為皮油。 古人所說麻葉也是青桂。
崇山峻嶺,猿鳴鳥啼。 勁風吹拂之下,香樹枝幹搖擺,皮骨扭傷,汁液泛出。 香樹以皮肉之苦,練達青桂馥郁之氛。 青桂香氣清淡,閒適之中傳遞出蘭花一樣的雅緻。 香氛來過,有如山澗浮萍,小溪泛芝,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頂蓋。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說:“蓬萊香即沈水香,結未成者多成片。”“有徑一二尺者。”張嶲引述《府志》雲:“油速者,質不沉,而香特異。藏之篋笥,香滿一室。速香者,凝結僅數十年,取之太早,故曰速香。”瓊島黎山,每有雷雨風暴,香樹必有摧折。 強風摧斷香樹枝幹部分,歷經陽光照拂,雨水浸漬,在斷面處汁液上湧,凝結成脂。 因曝露在外,黎人極易發現。 理去表層朽木,脂液覆蓋形成的一層薄片即為頂蓋。 所以,黎人也稱它為薄片。 以鋸伐去枝幹,幾年之內也可結成薄片。 古人說的蓬萊香中也有此類薄片。
頂蓋香,氣尤清揚,甘甜涼逸。 大多數不沈水,但製粉搓撚線香或理灰做篆則是上乘香料。
包頭。 蓬萊,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史記·封禪書》記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中國古人以蓬萊命名海南香,直接表明了他們鍾愛崖香的香癡情懷,也隱喻了古人超然物外,視崖香為天香的偏愛心情。 善意的提醒愛香之人,天香既得,當沐手供養,豈以暴殄。 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因包頭形狀酷似蓬萊仙山,而欣然記述為蓬萊香。 後人多以轉摘,奉為圭臬。 因蓬萊香表述特徵囊括了小斗笠、頂蓋、包頭諸香,而三種香品又各自成立,代表了不同的結香方式,所以只能忍痛割愛。
包頭與頂蓋,都是因勁風摧折枝乾後,在折斷面仰天結香。 但其區別在於,頂蓋結香時間短即被取出,自然香氣不足。 包頭一般形成於深山老林,人跡罕至,結香時間長。 其次,形成斷折面後,經上百年癒合後,樹皮簇擁,形成包裹。 自幼生長於黎區的王海師,曾在10年前隨同前輩,在大山深處採摘到一塊包頭,結油滿足,入水即沉,紫褐相間,頭香持續一個小時而不散,香氣涼甜,雋永悠長。
倒架。 張 嶲在《崖州志》中解釋:“樹僕木腐而香存者謂之熟速,其樹木之半存者謂之暫香。”明代王圻《稗史彙編》說:“有曰熟結,自然其間凝實者。脫落,因朽木而自 解者。”葉庭珪總結說:“生速氣味長,熟速氣味易焦,故生者為上,熟者次之。”香樹因年代或自然原因,倒伏後經風吹蟲蝕形成的不朽香材就是倒架。 熟結、死沉同為一物。 脫落、暫香意為結香時間短的香。 水沉、土沉是死沉的別名。
倒架香氣純正,清遠。 土沉,醇厚中瀰漫著一縷悠遠的土香味,冥冥之中好像同兩漢雅士把盞酩茶,撫今追昔,篤厚的香氣成為穿越時空的信使。 水沉,溫潤中流淌著一股透澈的甘霖,清越之中尤覺來到青藏高原,與藍天白雲呢喃,純淨的香氛化作冰清玉潔的白鶴。
吊口。 “出海南山西,其初連木狀如粟棘房,土人謂之刺香。刀刳去木而出其香,則堅致而光澤,士大夫曰蓬萊香。”葉庭珪《南番香錄》裡的評價儼然一安全告示。 范成大於《桂海虞衡志》的說法,誠如一積極的響應:“香如猬皮、栗蓬及漁蓑狀,蓋修治時雕鏤費工,去木留香,棘棘森然。香之精鐘於刺端,芳氣與他處棧香迥別。”
因強風摧折、飛石撞折、雷電擊斷、野豬啃咬等自然因素影響,香樹枝幹折斷面沖向地面,汁液流注凝結成脂以後,形成吊刺一樣的形狀,把白木理清以後,就是香如猬皮的吊口。
吊口香大多數不沈水,屬於棧香類。 倒置朝上又像蓬萊仙山,所以,古人也把它歸類到蓬萊香序列。 吊口香氣飛揚,穿透力強。 吊絲與油線互交錯,白木與脂液相纏繞,鮮活與卓犖共綿長。
樹心格。 張 嶲在《崖州志》中對“格”這樣解釋:“州屬材木,有有心者,有無心者。有心者謂之格木,無心者謂之雜木。俗謂木心為格,木膚為漫。漫蛀蟲,格不蛀蟲。格與 漫,隱有界限一線之分。格堅實而漫松浮,格細結潤澤而漫粗疏燥澀。色亦分別。《易》曰'其為木也為堅多心',疑即此意。至於梓、松、黃楊、香槁等,無心之 木,入地耐久,不蛀蟲蝕蟻,此又材之良者。”在這裡,格為樹心。
丁謂在《天香傳》中說:“曰烏文格,土人以木之格,其沉香如烏文木之色而澤,更取其堅,是格美之至也。”丁謂所言烏文格,指的是沉香樹樹心所結的香格。
李 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木之心節,置水則沉,故名沈水,亦曰水沉。”宋朝陸佃《稗雅廣要》著述:“木心與節堅黑沉水者為沈香。”明代顧岕在《海槎餘 錄》記述了黎人採香的過程:“當七八月晴霽,遍山尋視,見大小木千百皆凋悴,其中必有香凝結,乘夜月揚輝探視之,則香透林而起,用草系記,取之。大率林木 凋悴,以香氣觸之故耳。其香美惡種數甚多,一由原木質理精細,非香自為之種別也。”據老的香農講,沉香樹葉枯萎,而周圍植物繁茂,就說明此樹必有樹心格。 依科學道理,實際是指油脂集驟樹心成格,把樹幹導管全部堵死,香樹不能正常吸收水分,汁液不能流通所致。
樹心格,既有堅致如金,潤澤如玉,清癯如鶴骨,遒勁如龍筋的糖結紫棋楠。 也有晶亮通透,膏液內足的白棋楠。 還有綠意盈融,流青滴翠的綠奇等等。
清 朝詩人吳琦,撰有《嶺南風物記》,其中,作者提到一款異香:“至於馬尾浸,則香之植硃砂黃土中,歷年久而自成者一線,光黑如漆浸於香上,體質堅凝,肌理密 實,乃香之浸液積結而成,其氣味與生結等,而更悠揚,此所以為貴也。”實際上,馬尾浸也稱馬尾絲、麻絲,也是樹心結香。 海南秋冬時節,時有龍捲風為害一方。 然而,龍捲風纏裹住香樹,瞬間會把香樹連根拔起。 遇到堅挺大樹,即便不能僕地,也能把樹幹扭成麻花一樣。 奇蹟也就是這樣發生的。 樹身嚴重扭傷,樹心傷口汁液四溢,扭曲成麻絲一樣的白木纖維,浸漬香脂,而成崖香孤品麻絲。 其香詭異甜美,與棋楠香氣比肩。
《崖州志》曰,沉香質堅,棋楠性軟。 入口辛辣,嚼之粘牙,麻舌,有脂,其氣上升。 掐之痕生,釋之痕合。 挼之可圓,放之仍方。 鋸則細屑成團,又名油結,上之上也。
紫棋,香氣醇厚,有一種在騎樓老街品啜咖啡的厚重感。 間或在火山口,以火山石築造的古村落裡,噉食荔枝的美感。
綠棋,香氣鮮靈,恍覺霽雨初晴後漫步在百花叢中般爛漫。 亦覺繁星點點的月夜,穿行於蟬蟲低吟的稻田,忽聞鷺鳥脆鳴的靈境。
白棋。 香氣清越,含蓄內斂。 猶如徜徉在海天一色的紅樹林畔,卻是萬般空寂。 也許是踏浪的腳步,驚醒了小憩中的海鳥。 少頃,萬鳥齊飛,如泳鱗出水,扶搖綺天。 天際線上,又多了一道別樣的彩虹。
蟲漏。 張 嶲《崖州志》中註解:“蟲漏者,蟲蛀之孔,結香不多,內盡粉土,是名蟲口粉。肚花劃者,以色黑為貴,去其白木,且沈水。然十中一二耳。黃色者,質嫩,多白 木也。露頭香者,或內或外,結香一線,錯綜如雲。素珠,多此物為之。”“蟲結者,因蟲食而結,其色皆黑,如墨。性硬,而味較茄楠微燥。擲水可沉。藏之,歷 久而色不變。”蔡絛(蔡京少子)著《鐵圍山叢談》中,也談到蟲漏:“謂之蟲漏,因傷蟲而後膏脈齊聚焉。”
蟲漏是熱帶森林中,常見的一種粗胖平頭的白色肉蟲,在靠近根部的樹幹上咬啃成洞後形成的結香。
蟲漏香具有一種特別的香氣,厚實而有張力。 把內裡粉土清理乾淨,是製作線香的上乘選擇。 蟲漏有沈水和不沈水之分。 沈水蟲漏黑中泛紫,如漆似墨,香氣穩定,歷久彌真。 淡潤的涼意析縷出蘊藉的甘甜,令人回味。
蟻漏。 蟻漏是白蟻和黑螞蟻蛀蝕後形成的結香。 因白蟻和黑蟻喜好陰暗潮濕的環境,蟻蝕主要在香樹根部。
《崖州志》雲:“凡香木之枝柯竅露者,木立死而本存,氣性皆溫,故為大蟻所穴。大蟻所食石蜜,遺漬香中。歲久,漸侵。木受石蜜氣多,凝而堅潤,則伽楠成。”
這裡所說“大蟻所食石蜜,遺漬香中。”描述的是這樣一種自然奇觀:大蟻築穴本為謀生,不意蜜蜂也來造訪。 蜂遺香蜜,樹脂交融。 天香卓犖,實為自然造化。 崖香諸品中,有大蟻穴一說,即是白蟻、蜜蜂的傑作。
蟻漏香氣清鬱,芳華流洩。 蟻香一抹,豈不是人與自然的一次對話兒;蜜香一掬,正所謂天地同心的一幕嘉言懿行。
馬蹄香。 嵇含《南方草木狀》雲:“蜜香、沉香、雞骨香、黃熟香、棧香、青桂香、馬蹄香、雞舌香,案此八物,同出於一樹也。”陸佃《埤雅廣要》曰:“其根節輕而大者為馬蹄香。”《唐本草》注:“杜衡,葉似葵,形如馬蹄,故俗云馬蹄香。”
馬蹄香生於香樹根部,狀如馬蹄,極為稀少。 馬蹄香中多空虛,結香緊密,香氣芳馨。 入爐飄逸風雅,香而不艷,濃而不俗。 恰如香草杜衡的清雅高潔,有契合金蘭之美。
黃熟香。 中國古人特別鍾愛黃熟香,丁謂直接把它列入四名。 《唐本草》“今復有生黃而沈水者,謂之蠟沉。”意指黃熟。 《大明一統志》直點其名“瓊州崖、萬、瓊山、定安、臨高,皆產沉香。又出黃速等香。”丁謂在《天香傳》中還說:“餘杭市香之家,有萬斤黃熟者,得真棧百斤 則為稀矣。百斤真棧,得上等沉香數十斤,亦為難矣。”清代詩人黃琦,撰有《嶺南風物記》,書中云:“何謂黃熟?香樹不知其幾經數百年,本末皆枯朽,揉之如 泥,中存一塊,土氣養之,黃如金色,其氣味靜穆異常,亦名熟結。”張嶲《崖州志》中又說:“黃速香,色疏黃,質輕,氣微結。高者類茄楠,而氣味各殊。不可 不辨。”“曰黃沉,若敗沉者,木質既盡,心節獨存,精華凝固,久而有力,生則色如墨,熟則重如金,純為陽剛,故於水則沉,於土則沉。此黃熟之最也。其或削 之則卷,嚼之則柔,是謂蠟沉。”日本正倉院所藏黃熟“蘭奢待”,正是此類。
《崖州志》頌揚海南香“香尤清淑,如蓮萼、梅英、鵝梨、蜜脾之類,焚之少許,氛翳彌室。雖煤燼而氣不焦,多醞藉而有餘芬。”對應棋楠和黃熟香的香氣,則非常貼切。
黃色,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訴求,象徵著金貴,光明與希望。 上乘黃熟金黃通透,既有琥珀的潤澤,又有玳瑁鱗片的迷離。 恰如中山王劉勝賦文中所讚美的:“色比金而有裕,質參玉而無分。”
黃熟、蟲漏、蟻漏、吊口、青桂,是製作香線、理灰作篆的黃金組合。 黃熟的鮮活,蟲漏、蟻漏的靈動,吊口的清越,青桂的飛揚,為古今香家所推崇。 崖香堂、昆泰,多年來以五香為基礎料,添加一定量的棋楠,為製作高端線香進行了積極的嘗試。 事實證明,崖香十二狀,任何一狀都是變幻無窮的天之瑰寶,香之靈境。
《國語》說:“其德足以昭其馨香。”香樹歷經傷痛,集天地之精華,香成而樹枯。 亦若佛家修持,佛成而仙去。 以香沐德,以德履行。 崖香當裕後焉,香島當載道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